以青春之力助力乡村振兴
)7月20日,武汉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智行筑梦”暑期社会实践团成员带上运用专业知识研发的微水流发电装置,前往黄冈市黄梅县的农田大棚进行实地测试,开启了他们的乡村振兴实践之路。
据了解,该实践队研发的微水流发电装置可以将灌溉时流经管道的水的动能高效地转化成电能,并存储进蓄电池,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高山环绕的复杂地形情况下,农田的接线布线的难题。同时微功耗技术可以实现免维护的功能,大大节省了人力。此外,装置的无线组网系统结合了LORA扩频技术,农户可以通过控制面板设定自动灌溉时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能灌溉。
来到当地农场后,实践队成员跟随农户走进农田大棚,了解农作物的大致生长和灌溉情况。在农户的教学指导下,成员们连接水管进行调试,由于实际情况的差异,在一开始的测试过程中出现了出水口无法正常出水、信号不能连接等问题。经过共同努力,克服了这些难题,最终装置调试成功,在农田中正常灌溉运行。
为进一步对研发的装置进行测试,实践队成员来到农场的番茄大棚,安装微水流发电装置。“我们的装置在安装成功后出水灌溉作物,当湿度传感器到达设定的数值时,电磁阀产生脉冲控制开关,停止出水灌溉,湿度低于设定数值时可继续正常工作。”实践队队员李林昌介绍道。
“此次实践给予了我锻炼的机会,让我走进山村生活,在实践中了解到了科技对于农业发展的意义所在。”实践队成员王毅成感慨道。
“未来,我们可以根据当地的种植作物情况研发土壤墒情传感器,实现土壤和大棚内的数据的实时传输,推广智慧农业。” 团队成员陆生博表示,下一步,实践队成员将会继续改进和完善装置,进一步利用专业所学,以青春之力助力乡村振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56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寒假,我参与了一项特殊的活动——“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