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韵纵横皆风骨,云停尘下歌朗然
抵达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次日,韵隆挑画——乡村振兴观察实践队深入草原村,探访非遗代表性项目——呜哇山歌的市级传承人陈治安和国家级传承人戴碧生。
呜哇山歌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湖南省非遗项目,是花瑶历史文化中特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也是联络花瑶人民精神文化的桥梁和纽带。
呜哇山歌的历史渊源
花瑶呜哇山歌历史悠久,据当地人民传说,呜哇山歌由秦始皇修长城时期的孟姜女所创,取材于瑶族祖先劳动时的劳动号子。
花瑶人民在劳动生产中常唱山歌,且有一人专门负责打锣以统一步调,起着调动情绪、鼓舞土气的作用。在反抗封建统治者对瑶民的残酷镇压的斗争中,祖先们的劳动之歌,部分演变成反抗压迫的战斗之歌。如今,每逢花瑶传统节日、红白喜事,花瑶人民便聚集在一起,以对歌的形式表达情感、沟通心灵。从古至今,呜哇山歌作为花瑶男女老少之间的心灵桥梁,见证了隆回花瑶的独特历史。
鼓也拥有着不凡的历史
传承人目眺远方
呜哇山歌的继承与创新
呜哇山歌的国家级传承人戴碧生出生于1949年,2009年5月26日被入选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国内、国际上获奖无数的老艺术家至今仍过着朴素的农家生活。虎形山脚下一座简陋小院里,实践队员见到了身着瑶族传统服饰,正准备用自家所种山李招待来客的戴碧生。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戴碧生与实践队交谈
戴碧生告诉实践队员,在唱词特点上,呜哇山歌“见子打子”,歌词带有很强的即兴性。每种调子都有三个字组成的固定名称,类似于曲牌名,这是其他山歌所没有的。在音律特点上,由于花瑶人隐居深山密林,力求声音传得遥远、听得清晰,因此呜哇山歌音调高扬、声音绵长。
“我年轻时嗓子最好,现在嗓子虽然不如以前,但我还是在教年轻一代把呜哇山歌传唱下去。”提到呜哇山歌的传承,戴碧生面带微笑,眼神坚定。实践队员了解到,戴碧生仍然会带班教授青年学生,每次二十人左右。采访中,不远处的“草原小学”传来合唱呜哇山歌的清亮歌声,这所小学也是戴碧生常去教授的地点。
市级非遗传承人陈治安演唱呜哇山歌
草原学校
呜哇山歌的国家级传承人陈治安,十二岁跟随父辈开始学习呜哇山歌。从模仿到理解,从继承到创新,陈治安接过文化的火种,身体力行,让其发扬光大。
陈治安告诉实践队员,花瑶呜哇山歌内容丰富、题材广泛,在此基础上,陈治安又加入许多现代元素和新鲜故事。例如,他曾关注大学生“送法下乡”活动,并为其作歌一首;在建党百年之际,陈治安作“建党百年唱一首,唱首好歌献党恩。功勋卓越说不尽,劳苦人民翻了身。”陈治安指出,现在的年轻人大多崇尚流行音乐,对传统山歌不一定感兴趣。如果不能得到传承,文化便会流失。让古老的呜哇山歌在新时代重焕生机是陈治安的毕生追求。
由于情歌是呜哇山歌中最为精彩的部分,在随后的采访中,陈治安邀请另一位当地女歌者一同为实践队员演唱了一曲锣鼓伴奏、自由抒发的呜哇山歌。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戴碧生接受实践队采访
获奖证书一
实践队员采访前村书记
前村支书陈老书记接受实践队采访
随后,实践队前往陈老书记家,以呜哇山歌传承中出现的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为切入点,对陈老书记进行了专题采访。
陈老书记说,对于年轻人敢于创新、坚持宣传的想法,首先是肯定的、佩服的,但是,新形式的呜哇山歌包含太多现代元素,失去了花瑶独有的韵味。陈老书记认为呜哇山歌可以在歌词和内容方面进行创新,但是唱法必须保留,因为这是花瑶呜哇山歌的血脉和底蕴。
最后,陈老书记表示希望能借韵隆挑画实践队的平台,扩大花瑶呜哇山歌的影响力,吸引更多人向往草原村,光临草原村!
呜哇山歌的传承价值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戴碧生演唱呜哇山歌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戴碧生和他的老伴
实践队成员与市级非遗传承人陈治安共同体验呜哇山歌
获奖证书二
花瑶呜哇山歌是一部花瑶的成长史。那“呜哇”的甩腔,象征着他们勇于斗争、敢于进取的顽强性格,反映出花瑶人坚定乐观、真挚热情的民族性格。
花瑶人热爱美、追求美的美好心愿,全都浓缩在花瑶呜哇山歌激昂高亢的旋律中。它反映了花瑶民族在自然、社会、历史变迁中的种种感受,也反映了花瑶民族崇尚自然、追求和谐的理想。
在党的二十大精神引领下,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人士向花瑶呜哇山歌投来了更多的目光,隆回县的生活条件与村落环境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修路通网,到全面小康,隆回县花瑶人民一路歌唱,不仅唱出了古老的民族文化,也唱出了新时代的繁荣发展,更唱出了乡村振兴的厚重乐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56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