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聚青春力量,踔厉奋发,传承文化薪火

来源:兰州大学文学院 作者:赵彤

聚青春力量,踔厉奋发,传承文化薪火。

兰州大学文化行者岳藏之风教育计划服务团队,秉承童享教育的宗旨,自7月25号至8月19号,赴甘肃省陇南市宕昌县官鹅藏族小学开展为期二十多天的暑期实践活动。

教育,是点燃不是灌输,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童享,促进孩子的自我实现,让“乡土的孩子”成为一个闪亮的名片。童享教育,点亮乡土夏令营,让乡土成为滋养之根。

小队集结,邂逅官鹅的夏天。

2023年,八月骄阳,岳藏之风小队派出了“先遣小队”进行调研,带着极大的热情和向往,他们来到陇南市宕昌县官鹅小学。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先遣小队对于之前的任务安排做了进一步的安排与处理,7月25号,大部队从兰州出发,在县城结束物资购买后,团队终于赶在日落之前到达了官鹅藏族小学。

杨文礼校长热情地接过队员手中的行李,介绍着学校与宿舍,“夜晚总是比兰州凉一些,你们要盖厚一点,不要感冒了”,并带着队员们详细了解了学校的情况,教室、操场、办公室……这次实践从小队的汇合开始,杨文礼校长主持会议与小队进行交接,明确教学安排与目标。杨校长强调学生们大多都是留守儿童,小队更要注重教学过程中的方式方法,对任务安排进行灵活调整。

多样课程,与小朋友们的相遇。

“月光呀月光,穿越山河的阻挡,流照着思忆漫长~”稚嫩的童声在校园上空飘荡。授课队员对民谣改编作品《岳藏》进行课堂弹唱,注重以小见大,从欣赏藏谣深入到加强传承意识,从历史故事引申到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时代主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课堂的最后,小朋友们打着节拍齐唱《岳藏》,相信他们心中的种子已经在慢慢长大,民族文化也在生根发芽。

(“藏音灵籁”课上学唱《岳藏》,霍家珍摄)

同样地,针对当地历史文化特色,团队还开设了“官鹅情歌”课程,以民族文学为切口,进行当地特色官鹅情歌的情景剧排练,官珠、鹅嫚、铁布……官鹅沟的起源在同学们的演绎中愈加神秘宏大。“次仁拉索”翩然出现在藏族小学里是什么感受?极其自然地,同学们挥起手臂,跟着授课队员的节拍舞动起来。当队员带着学生们在篝火晚会上起舞歌唱时,仿佛就看到了童享教育的如何真正点燃乡土名片。

(“藏舞翩跹”课程教授次仁拉索,邵芮豪摄)

(篝火晚会上大家欢欣起舞,吴若水摄)

团队坚持理论讲解与亲身实践相结合,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每门课程都会让同学们进行自我创作。每个灵魂都有诗性,乡野写诗课程在知识讲解后鼓励同学们进行主题创作与想象创作,看图说话,听雨写诗。小朋友的想象力天马行空,长着翅膀的鱼、三只脚的大象……其实当看到教室后面的图书角后,似乎就可窥见一些源头。图书角的绘本故事对孩子们的想象进行了启蒙,提供了巨大的发挥空间。,团队也进行了童心阅读课程的开设和图书角的建设完善。与此同时,对课程所得诗歌进行汇总展示,整理出一部孩子们的诗集。

(小朋友在听雨写诗,霍家珍摄)

(同学们在进行阅读,邵芮豪摄)

走近乡土,探寻心中的藏风。

在授课的同时,团队还有一个很有意义的任务——为小朋友们拍摄全家福。提前询问好同学们的意见确定人选,护送他们回家的同时,帮忙拍摄全家福。在这个过程中,团队了解到一些同学的家庭情况,在之后进行了相关引导。同时,岳藏之风团队聚焦民族特色,规划出四个板块任务:藏韵探秘·文化寻味;藏地寻踪·自然探索;细嗅藏风·艺术启迪;藏情融融·志愿助民,借助拍摄全家福的机会进行宣传普及科学知识与民族文化。当然,主要的渠道还有课堂互动传授,比如民族团结教育、急救知识传播……还进行了藏服装饰的课程,用于团队“细嗅藏风·艺术启迪”板块的开展。

(摄影组的队员在拍摄全家福,谭自立摄)

(全家福图片,吴若水摄)

前路漫漫亦灿灿。

前期活动准备和活动过程中小队对教学实时进行调整,辛苦在所难免,但每个课程的顺利开展,小朋友们的笑容都是团队的所得所值。经过十天的相处,岳藏之风团队在官鹅藏族小学的教学活动已圆满完成。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团队将继续努力,进行后期工作总结与调研。“路漫漫其修远兮”,兰州大学岳藏之风团队有信心,有决心,完成此次实践活动,给当地小朋友们带去一个充实快乐的暑假!

(兰州大学岳藏之风教育团队乡土夏令营结营合照,谭自立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588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星火燎“援”,志愿你我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昨晚观看完“中国青年志愿者”线上培训讲座后,我深有感悟。今天下午第二节课是我第一次在二年级上课,我一走进教室就有一个小男孩仰起头问我“老师,你是教什么的呀?”我回答到“…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让绿色生态永不息
【呵护生态,共建绿色家园】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类取得了许多科技和经济上的成就,但与此同时。环境问题也日日益严峻。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退化等问题对我们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保护环境,…
山东大学“耘耘”众生与千古江山调研团 民生与大地——农业开发与环境改造
本次调研团葛洁同学进行了线上调研学习,跟随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韩茂莉研究了农业开发与环境改造,收获颇多。农作物植根在土地上,但在人类操持农业生产之前,大地上布满了天然植物,并没有农作物的任何空间,农…
浙江农林大学“党在心中,实践于行”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浙江农林大学“党在心中,实践于行”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团浙西南,这块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留有多处革命遗址,值得重视与挖掘的红色圣地,在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曾经孕育了伟大的浙西南革命精神。浙西…
安徽学子三下乡:宣传垃圾分类,争当时代接班人
安徽学子三下乡:宣传垃圾分类,争当时代接班人学校:安徽工业大学作者:陆航摘要:本次实践报告记录了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实践队的一次寻访之旅。我们学习了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在社区讲解员的带领下…
曲园社会实践——泰山行,为中国添绿
【推环保生活,促绿色发展】环境就是民生。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共识和呼声。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植树树成林。大家都树立起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责任意识,争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寻访红色印迹,传承红色基因
红色基因镌刻在红色印记中,沉淀在红色故事里。我国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红色资源星罗棋布,保存着许多珍贵文物、遗址、遗迹。每一件革命文物、每一个红色故事,都是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
倡导食安走基层,服务乡村促振兴,加强基层安全知识
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进行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望来路,向新程”社会实践团走近扬州老兵,感悟革命精神
为感悟抗美援朝时期的峥嵘岁月,传承和弘扬抗美援朝战争中涌现的英雄精神,激发当代青年的爱国主义精神。南京中医药大学泰州校区以及南京中医药大学翰林学院“望来路,向新程”实践团以“追寻红色足迹,延续…
从《华为基本法》看华为文化
1994年11月,华为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公司一跃成为热门企业。视察过该公司的上级领导都称赞华为的文化好。干部员工也常把企业文化挂在嘴上,但到底企业文化是什么,谁也说不清。于是,任正非就指派一位副总监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