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暑期实践队开展乡村教育帮扶实践,五彩课堂赋能乡村振兴

来源: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作者:井智 刘韫璇 刘烨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暑期实践队开展乡村教育帮扶实践,五彩课堂赋能乡村振兴

志合越山海,同心同向行。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切实践行乡村振兴重大战略决策,深化新发展阶段闽宁协作,推动农村教育助力乡村振兴,8月5日至6日,在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辅导员尚策和龚巧彬的带领下,“筑梦隆德 兴牧启航”实践队与“化被万方”实践队共同前往宁夏固原市隆德县沙塘镇张树村,为当地中小学生进行为期两天的教育帮扶实践,通过五彩课堂赋能乡村振兴。

前期,实践队同厦门大学的挂职干部、驻张树村第一书记戴立欣进行联系,深入调研张树村教育现状,了解中小学生教育需求,精准选择支教主题并认真筹备课堂内容,通过海报进行广泛宣传。8月5日,在微生物菌剂生产车间二楼,实践队队员们与当地30多名中小学生们展开分组座谈,了解他们学习、生活、家庭情况,在愉快的氛围中,五彩课堂正式拉开帷幕。

推进素质拓展,浸润“美育”“体育”

“中国结是一种手工编织工艺品,展现了我国五千年文明的雅致与智慧……”张树村的教室里,队员顾雅妮生动地为孩子们介绍着中国结的历史底蕴并讲解编织中国结的技巧。课堂上,幻灯片上五颜六色、各式各样的中国结展示图一下子吸引了孩子们的眼球。在实践队队员们的耐心指导下,孩子们跟着步骤学习,逐渐能够灵巧地缠绕编织绳,按自己的喜好编织平结、云雀结、双联结等。

“姐姐,我要把我金红色的手链送给妈妈,希望妈妈能永远平安开心”“哥哥,这个送给你,谢谢你一直教我”“没想到我也编出来了,得好好收藏起来”。编好后,有些孩子选择将中国结送给父母,有些选择送给实践队队员,有些则是自己收藏。在他们心里,小小的中国结不仅是一件美丽的工艺品,更是表达对父母的感恩、对实践队队员们的感激、对自己的认可。中国结,正是爱的联结。

为引导孩子们提升身体素质,队员顾雅妮和朱奕辰将在学校体育课上所学的中国传统养生功法“八段锦”带到课堂上教授给孩子们。“八段锦”既结合了太极拳的松沉,又融合了瑜伽的拉伸,还融合了中医的传统养生理念,是一门无论男女老少都适合的健身方式。过程中,孩子们认真学习,在舒缓、连贯的动作中,让身体得到有效的伸展和运动。回家之后,也可以和家里的长辈们一同强身健体。

一条条中国结,编织出孩子们一个个五彩斑斓的梦想;一套套运动动作,体现出孩子们元气满满的精气神。在素质拓展中推进“美育”“体育”,不仅能让孩子们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同时也能使孩子们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孩子们具备创造力的审美文化素养和坚持不懈、永不服输的体育精神。

朋辈经验分享,激昂青春理想

“大学之大,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队员闫羽佳和李可彤以视频、图文等多种形式,分别从点面分享了 “我的大学生活”。闫羽佳讲述了厦门大学悠久的人文历史、催人奋进的优良校风,展现了学习生活、社团活动和校园环境。李可彤则是结合自己辩论队和学生工作的相关经历,与孩子们积极互动,引起了孩子们对大学生活的兴趣。两位队员精彩的介绍增加了孩子们对大学生活的向往和努力学习的热忱。

在问到为什么要读书时,小朋友们各抒己见,其中小学五年级学生陈楠的回答让队员们印象深刻,她说,“读书是为了要养活家人,然后努力报效祖国”。队员刘韫璇和王宇驰分别为孩子们讲述了“读书的重要性”和“知识改变命运”,并用航天员桂海潮从大山里的县城冲上太空、最终做宇航员圆梦航天事业的视频鼓励孩子们努力读书、学习知识、开拓视野、获得力量,在未来人生道路上通过不懈努力实现人生价值。

为了使孩子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学习方法,实践队队员、来自隆德县的吴璇更实用更针对地为当地的孩子们分享自己是如何从宁夏地区考上厦门大学的学习方法。课堂上,她向孩子们介绍了以思维导图绘制梳理学习思路的方法,并现场组织孩子们进行自我介绍的练习。她还为孩子们提供了康奈尔笔记法,介绍其如何应用在学习记录、总结、回顾等方面,为孩子们高效学习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体验化学实验,点亮科学之光

“为什么用铜锅用久了锅底会变黑?为什么钻石和铅笔都由碳组成却相差甚远?”生活化的问题引发了孩子们的积极思考和举手回答。由队员周瑜瑶开展的“化承天下 学载未来”主题宣讲,从“化学是什么”“为什么要学化学”“化学对生活的影响”“化学的最新科研成果”四个方面为孩子们普及了化学学科的基本知识。在宣讲的过程中,孩子们不断开启一扇扇化学之门。

在基础知识普及后,队员黄海容引领孩子们亲身体验化学实验,用食用油、小苏打、食用色素等安全无害的实验试剂进行制作熔岩灯和点亮碳量子点实验。“哇,化学好神奇!”有趣的熔岩灯现象一下子吸引了座位上的孩子们蜂拥而上,围观惊叹。

在实践队队员们的引导下,孩子们分组根据实验步骤亲手操作,每个人都全神贯注地投入到实验中,目不转睛地盯着颜色现象的变化。

第一个实验结束后,孩子们意犹未尽。黄海容继续引领孩子们进行碳量子点亮实验。实践队队员们将前期在学校实验室中准备好的原料、器材分发到各小组。在团队合作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过滤、搅拌实验操作,看到了美丽荧光的实验成果。“化学实验让我看到以前没有看到过的东西,居然可以制造出全新的物质!”一位孩子欣喜地表达出实验后的感受。在祖国西北的阳光下,熔岩灯与碳量子发出的灯光略显微弱,但却悄悄点亮了张树村孩子们心中科学之光,指引他们探索科学新知、发扬科学精神。

“牛吃什么?冬天怎么办?”博士研究生陈锦良以专业理论的角度,为孩子们介绍了生物发酵技术和微生物饲料的相关知识,并现场演示了微生物菌剂处理玉米秸秆的方法,让孩子们从生活经验中感悟到了科学的魅力。

在课堂的尾声,实践队给每一个孩子两张印有厦大标志的明信片,一张写上了鼓励与祝福,饱含对孩子们学有所成、为家乡和祖国做贡献的期许。另一张,则是一张空白待写的“回信”。稚嫩的脸颊下,部分小朋友还不能流利地书写汉字通顺地表达所思所想,但略显歪扭的一字一句中皆是孩子们的真挚感谢和不舍感情。

五彩课堂五育并举,为期两天的教育扶贫实践中,实践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志愿服务“要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进基层”的殷切嘱托,结合自身专业和特长为张树村中小学生推进素质拓展、分享学习经验、宣讲科学文化知识,助力农村教育,赋能乡村振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595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新推广活动成功进行

为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升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与实践能力,2024年2月2日至2月18日,山东大学文学院“承文”赴四省八地传统文化创…… 何栩漾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循迹”赴江西新余关于文化旅游发展情况调研活动圆满结束

随着社会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旅游业逐渐成为国民新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在美丽乡村建设及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发展乡村旅游成为缩小城乡差距、盘活乡村闲置资源的新路径与新动力。2024年……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活动顺利举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深刻理解和把握红色文化的内在逻辑,盘活红色资源,促进乡村振兴,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坚实支撑……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的指示精神,以青年担当传承爱国主义精神,以青年实践凝聚磅礴发展力量,2024年2月,我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依托各地红…… 于翘楚、钟炜焘、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文学院“爝火薪志”红色文化调研团社会实践启动仪式顺利进行

红色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文化内涵,在乡村文化振兴的背景下,探究红色文化保护传播路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世界优秀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2月1日晚,山东大学文学……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谨防短视频危害,营造健康网络环境

2022年3月28日至4月25日,短视频群体影响调查小组通过多次腾讯会议,研究确定调查活动主题和小组成员分工,并利用知网等线上平台以及学校图书馆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通过问卷星等方式发放调……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文学院“寻迹文化”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感想

这个暑假,我和来自学校各个学院的同学们一起加入了“寻迹文化”的大家庭中,为寻迹文化少儿人文导读课程的线上推广而一起努力。在本次实践活动中,我们经过慎重讨论后,最终决定选择线…… 张潇月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寻迹社会实践心得

随着暑假的到来,我们的实践团队也逐渐展开了我们的工作。近年来,“大语文”教育成为了热点话题,“大语文”致力于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开拓、延展,全方位地与他们…… 于翘楚 山东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二师学子下乡:与孩童同行
2023年7月12日,志愿服务队的志愿者们再次展开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志愿服务活动,为社区的孩子们带去了温暖和关爱。首先,志愿者们为孩子们开展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消防安全知识讲座。在这个讲座中,志愿者们向孩…
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文明宜居社区
为了更好的了解新时代背景下社区基础设施建设状况,6月29日,曲阜师范大学“隐入烟尘”实践队前往潍坊市寒亭区万春园社区,实地考察社区基础建设的状况,为打造文明宜居社区建言献策。走进万春园社区,见证社…
安徽学子三下乡:寻陋室遗韵,齐心共筑乡村梦
2023年7月25日,我独自追寻“寻古风遗韵,齐心共筑乡村梦”前往马鞍山和县陋室公园参观并制作了介绍报道。陋室,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和县历阳镇陋室东街,是唐朝长庆四年(公元824年)诗人刘禹锡任和州刺史时所…
湖二师学子三下乡:增添科学色彩
湖二师学子三下乡:增添科学色彩短暂的两周支教生涯给我的大学带来崭新的一面,给我的人生增添不平凡的一页,这段经历很值得我去纪念。我们支教的地点是安陆孛畈,初来乍到,我们对这里一无所知,孛畈领导给…
梦企航支教团成功开展“第二天教学计划”
梦企航支教团成功开展“第二天教学计划”7月19日,经过开营仪式后,梦企航支教团正式开始授课。上午,由于下雨,原定一个小时由班主任带领的趣味运动会取消,改为室内主题班会,一到五年级的六个班级有序开展…
“托+育”缓解婴幼儿抚养压力
在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的大背景下,探索我国高质量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建设路径,澄明其现实诉求成为首要之义。为了探求三孩政策背景下,普惠托育服务的供给与需求,我和小伙伴一拍即合,建立南…
东湖学子在行动:“学习二十大精神,争做新时代好队员”全国少先队宣讲团进校园
水是生命的源泉,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之一,节约用水是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一进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节约用水的重要讲话精神,引导少先队员从小树立珍惜每滴水的节水观念,增强对水资…
安徽学子三下乡:车城藏古迹,山林遇武当
8月2日,身为安徽工业大学“寻古风遗韵,齐心共筑乡村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小队里一员的我踏上了寻找武当遗韵的道路。八月的烈日将山边的白云融入瓦蓝的天空,乘坐着居民专线客车,体验着崎岖山路的颠簸,…
巢院学子三下乡:蚂蚁清城,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
2023年7月2日,巢湖学院教师教育学院“童心向党,争做新时代好少年”实践团前往合肥市滨湖公园开展“蚂蚁清城,引领垃圾分类新时尚”活动,旨在提高少先队员们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他们…
红星闪闪寻足迹,革命后代传基因
中国青年网潍坊7月26日电(通讯员:桑雨绮)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到西柏坡七届二中全会旧址,从沂蒙老区到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习主席的“红色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