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用实践凝练知识,用参与学习法律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作者:陈馨伊

8月12日,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法治中国青春行”实践队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依法治国的战略方针,提高社区居民的法治意识,于8月12日前往合肥市包河区佳源社区中心开展了以“用实践凝练知识,用参与学习法律”为主题的《民法典》社区普法活动。宣讲团以见义勇为中的“救不救,扶不扶”问题为切入点,切实将《民法典》传播到人民的日常生活中去。

在本次社区普法活动开展前,“律博士”法治社会实践宣讲团的实践队员们准备了充足的宣传活动。队员们通过制作宣传单并加以公示的方法来提高社区居民对本次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以求体现社会性与法律性的相结合,用贴近生活的语言介绍专业化的民法典知识。在活动过程中,实践队员们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道德基础,以“救不救,扶不扶”为问题导向,就民法典中社区居民有关见义勇为相关热议的问题进行了讲解,旨在正确引导社区居民对于见义勇为中美好品德与法律知识相结合的观念。此次普法活动的开展,不仅使佳源社区居民对们于《民法典》中的见义勇为中受到了不法侵害如何保护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更倡导他们要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精神,共建和谐家园。

普法宣讲进社区,民法典来暖人心

8月12日上午九时许,“法治中国青春行”实践队的成员来到了事先取得联系的合肥市包河区佳源社区中心。实践队员首先与社区工作人员进行沟通,传达此次活动的宗旨,并简单介绍实践团队后,与工作人员开展和实施具体的活动方案。“法治中国青春行”实践队的实践队员们将活动前印制好的关于《民法典》中的见义勇为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单张贴到佳源社区的各个宣传栏中,以求通过宣传栏加大对于《民法典》的宣传力度。

宣传单中关于民法典中的知识主要涉及对于见义勇为的法律保护、见义勇为的宣传意义以及如何自我救济和自我防护几个小部分。实践队员们采用生动真实的案例的漫画图片的方式提高来往居民的留意和关注,以求提高居民对相关生活中的法律知识产生兴趣。宣传单的核心在于以“救不救,扶不扶”社会热点话题为问题导向,以中华民族传统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基础,讲解了民法典中有关见义勇为的具体条文,深刻宣传了见义勇为有法可依,为法所倡。实践队员们通过张贴宣传单目的在于努力引导居民们知法、懂法、尊法、守法,并提出“鼓励救,鼓励扶”的宣传口号,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贡献属于自己的力量。

图为居民正在浏览宣传单。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陈馨伊摄

热点问题处处是民法典来解解难

“法治中国青春行”实践队的实践队员们将活动前印制好的关于《民法典》中的见义勇为相关法律知识的宣传单发放给佳源社区的居民们,而接过宣传单的居民朋友们都对传单上提出的有关见义勇为的法律问题感到疑惑,同时对与宣传单中的漫画内容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实践队员们便针对于居民们提出的问题一一上前解答。通过举实例的方式向他们讲解见义勇为相关的法律条文。队员们采用漫画图片、真实案例等形式向居民们询问如何进行见义勇为后的自我救济。居民们以实践队员们提出的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同时也可以提出自己的疑惑。此环节通过以相互沟通、询问的方式以更好让民居加深对法律知识的认知,同时也能解答他们内心真正的疑惑。实践队员们通过宣传单上的见义勇为的漫画图提出的问题与居民沟通,并向其讲解具体民法典中法条的含义,鼓励见义勇为的行为,提出学习法律知识不仅可以保护自己也可以影响身边人,无论是自我还是他人在见义勇为时受伤或者权益受到了损害,都可以通过民法典的手段进行救济和保护。

图为实践队员正在讲解见义勇为相关内容。中国青年网通讯员陈馨伊摄

见义勇为有救济,民法典的立意深

在此次活动中,“法治中国青春行”实践队的队员们以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道德基础,以“救不救,扶不扶”为问题导向,就民法典中社区居民有关见义勇为相关热议的问题进行了讲解,旨在正确引导社区居民对于见义勇为中美好品德与法律知识相结合的观念。此次普法活动的开展,不仅使佳源社区的居民们对于《民法典》中的见义勇为中受到了不法侵害如何保护自己有了全新的认识,更倡导他们要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精神,共建和谐家园。而通过此次活动,确实也让社区的居民们对于见义勇为的相关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本次社区普法活动不仅仅是一次简单宣传,是实践队员们将生活与法治结合的成果体现,是道德与法律的融合的实例展示,更是对于我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实践落实。此次宣讲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法治社会正在建设,法治精神还在延续。更好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正在向我们招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59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建设绿色家园,低碳让生活更美好

当今社会,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突出,如全球变暖、森林锐减、臭氧层破坏等,环境污染已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尤其是近些年来,气候变暖导致的极端天气事件不…… 万千归途.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为爱救助,与爱同行

今天“为爱一起奔跑”志愿服务队走进安阳市流浪动物保护协会。面对40度的高温挑战,志愿服务队成员们顶着烈日为流浪小动物们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成员们自身也通过这次难忘的经历也收获…… 万千归途.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为爱奔跑,我们在行动

今天是“为爱一起奔跑”志愿服务队2023年度暑期社会实践的第一天,也是团队成员首次聚集在一起开会。本次会议的主要目的是向团队成员介绍本次暑期社会实践的具体安排以及每个小组各自的分…… 万千归途. 安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从弃物到宝物:创新方程式

从弃物到宝物:创新方程式近日,在我们温馨的宿舍里,一场别开生面的“废物利用大变身”活动如同一颗创意的火种,悄然点燃。…

马克思主义学院——前程似“锦”服务队走进高唐县:探秘锦鲤养殖“金钥匙

为响应国家号召并深入贯彻乡村振兴战略,2月1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前程似“锦”服务队走进聊城市高唐县锦鲤小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锦鲤游出致富路 乡村振兴绘新卷”社会实践活

【马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锦鲤游出致富路乡村振兴绘新卷”社会实践活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响应…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

“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在这个寒风凛冽的冬日,一场特殊的温暖由返乡大学生通过“福”送万家暖人心活动送到周边社区,通过学…

寒假“返家乡” | 青春扬帆正当时,志愿践悟展新篇——兰州交通大学经济管

随着国家对乡村振兴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高度重视,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力量,肩负着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的重要使命。2025年寒…

最新发布

安徽学子三下乡:走进东北沦陷史陈列馆,感悟红色历史
中国青年网长春市8月10日电(通讯员张桐)为重温红色革命历史,了解中国人民在抵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过程中的艰苦斗争。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实践队在8月10号上午于东北沦陷史陈列馆开展以“红色烈火…
安庆师大学子三下乡:关爱留守儿童,赓续红色血脉
为加强和改进河南乡村学校的基层思想教育,6月27日,安庆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陪伴乡村儿童,厚植家国情怀,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前往河南省商丘市,对河南乡村教育学习共同体观堂镇汶河小学进行…
甘肃学子三下乡:体悟远古文化,感受古迹魅力
(通讯者罗纯)为了探索文物足迹,传播历史文化。7月10日,西北民族大学赴新疆“文铸火州”红色文化宣讲实践团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了新疆吐鲁番市高昌区吐鲁番博物馆进行参观和学习。博物馆内从刀耕火种的远…
追忆红色记忆,发扬红色精神
追寻红色记忆,发扬红色精神为追寻红色记忆,发扬革命烈士不怕吃苦,不怕牺牲,艰苦奋斗创建新中国的革命精神,今天上午时分我来到了河南长垣烈士陵园图为在烈士纪念碑前留影来到烈士陵园,首先映入眼帘的便…
画笔描绘青春,色彩绚烂赵鹏
7月8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艺起向未来”志愿服务队在安陆市赵鹏镇进行了以展现美丽乡村风情风貌的墙绘活动。为了更好绘画文化墙,志愿者们跟随社区干部走访了当地的美丽风景以及地方特色。再此帮助…
延续城市历史文脉,弘扬时代精神
矿冶工业文化是黄石市的特色文化,为了让学生们了解家乡特色文化,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文化速递实践队在湖北省黄石市排市镇山田村山田完全小学进行支教的过程中,举行了一次特殊的班会,以矿冶工业文化为主题…
曲园学子三下乡:留住绿水青山,共建居民生态福祉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是我们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的基本逻辑。深刻认识和把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内在逻辑,加强实践深化总结,积极宣传推广实现生态文明的鲜活实践,对建设美丽中国、生态中国具有…
湖师学子三下乡:走进支教,让世界更美
为促进教育资源共享,让同学们在暑假期间丰富自我的同时向更多的地方传播知识。2023年7月6日,由湖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23文化速递实践队开展的暑期实践活动正式开始。在到达黄石市排市镇山田村山田完全小学实践…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打击非法传销 共建和谐社会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打击非法传销共建和谐社会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网络技术的迅速进步,传销问题日益严重。不法分子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对广大民众进行各种传销诈骗活动,给社会带来了极大…
曲园学子暑期行——抵制邪教,牢筑防线
抵制邪教,牢筑防线“治国者,必以奉法为重”。为提高公众对邪教组织的警惕性、鉴别力和防范能力,2023年8月12日曲阜师范大学计算机学院“同心振乡,普法律动”实践队前往菏泽市嘉园社区,进行为期一天的反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