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重庆学子三下乡:探寻巷间非遗历史,见证苗寨文化飞跃

来源: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政治与法律学院 作者:熊俊麟

中国青年网重庆7月19日电(通讯员 熊俊麟 胡宁慧 冯文钰)推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在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中实现“率先突破”,突出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工业文化、民族文化主线,推动非遗传承发展,建强用好非遗文化体验馆,挖掘盘活红色资源,2023年7月7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学子“探究国情民生史,见证古镇新飞跃”实践团在邹杰老师的指导下赴贵州黔东南西江县千户苗寨开展了实地调研,成员团们穿梭在大街小巷中,去探寻独属于千户苗寨的非遗古迹,探究民俗文化继承的痛点难点问题,探索千户苗寨衣、饰、食方面的生活习俗,充分发挥非遗红色精神文化力量。

第一站,醇香独酿,千年印章;银丝线融,民俗其中。

关于苗酒,乾隆《贵州通志》说,主要产于都匀府各属,为苗族、布依族人民酿造饮用,它“色红而味醇厚”。实践团成员来到了西江千户苗寨的酿酒坊,通过对酿酒老板的访问得知除了拥有千年历史苗族米酒之外,还延伸出了玫瑰、黑米、桃花酒等,米酒的醇香熏陶着该地的民风民俗,其独特的酿酒技艺不得不让人称赞。一点酒酿,一土风情,或许在这风情中浓久不淡的仍会是那醇香的酒酿。

苗族银饰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历史上曾被许多民族青睐,成为多元文化交流的载体之一。在这一载体中,融合有来自南方少数民族的“耳档”,起源于北方少数民族的“跳脱”,以及从古代饰物中沿袭而来的 “步摇”、“五兵佩”和中国传统的龙、凤、鳞纹样等等。实践团成员访问了苗族银饰锻制技艺非遗传承人穆修和,作为贵州省工艺美术大师、民族民间工艺大师,他向成员们讲述了银饰制作的不易以及传承的忧虑:五代相传,破除传男不传女的旧思想,却依然缺少热情的年轻人去传承这项非遗技艺,这无不映射出非遗所面临的窘境,该怎么去传承,又该如何传承,需要做什么,这些问题在实践团的讨论中变得清晰起来。

第二站,生活写照,色彩艺术;精巧建筑,构架瑰丽。

七彩的颜色,精彩的生活,交相辉映着苗族生活中的真实写照。民族画家李玉福从小就养成了喜欢边务农边画画的习惯,这也是造就他独特绘画风格的原因之一,实践团成员在李玉福的讲解下探寻到那一笔一画下多彩的贵州苗族生活。从一副画看风土人情,从一浓彩品精彩生活,一点一滴的交织成美丽精彩的苗家风情,让实践团叹为观止。那一副副画中,色彩的光阴交错,是它独有的魅力;画下,一个个不同的载体,却承载着它不一样的绚丽。

西江苗族博物馆里一座座缩小的苗家独楼建筑,精巧别致,瑰丽的外观吸引着路过的游人凑近观看。其中著名的吊脚楼最为瑰丽:吊脚柱居外为二楼,四周转角回旋。山地吊脚楼建于斜坡上有上下相连的地基,下方有鹅卵石堆砌而成的牢实保坎,斜坡吊脚。底层柱脚往内收缩,使中心向内,避免下层屋基崩塌。吊脚楼通常分为三层,第一层堆放生产工具、关养牲畜或者用作厕所;第二层用于家庭成员居住,中间是堂屋,一般安放着象征祖先的神龛,两旁则分布厢房和卧室;第三层可堆放粮食、饲料等生产、生活物资。实践团成员从一个个精巧别致的建筑中感受到地域差异与文化间的融合,那种内敛的江南气息仍在此有所体现。微建筑中蕴藏巧构,架起苗族博物馆中独有的瑰丽场景,或许这成为它独一无二的璀璨。

第三站,蜡染纺织,文化传承;苗寨探史,见证飞跃。

以“蜡染”为例,作为我国民间传统的纺织印染手工艺,本来是人们出于美化服饰的需要,而发明的一项印染技艺,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的蜡染工艺更多的是文化传承的载体,而且已经名列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说起蜡染的制作流程,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以刀作笔,以蜡为墨,在布匹上绘制和染制美丽的图案。实践团成员从一件件蜡染艺术品中感受其中的独特魅力,从一条条手工纺织巾中触摸到文化的力量。“抬手,扯线,一勾一转便织成一块手工布,这块布再压深颜色,就能在墨染缸中展现出它的魅力。”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不仅让团队成员们更加了解深入探究到非遗文化苗家乡土人情间的魅力,也为他们带来了深刻的反思:通过此行,以非遗为切入点,深入领悟苗家各方面的独特风俗,也深知非遗文化在传承上遇到的困难问题,并极力探索解决道路。一杯杯独酿醇酒,一件件手工染布,一座座瑰丽建筑却透露出一思思担忧,他们还能有希望吗?在面对如此巨大的困难,青年便站了出来,因为青年是历史诞生的最有活力的力量,他们以独有的智慧和有理想有担当的勇气去作出自己的那份伟大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61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分别于3月14日和3月28日下午成功开展红色观影活动。3月14日放……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青马工程”培训班于康美校区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开展“礼仪赋能……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多彩社团|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与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

2025年3月9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漫手作协会携手闽南科技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青协于闽南科技学院康美校区旧社区举办公益手工展,众多学生响应并积极参与其中。在这次开展的公益手工展活……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职’点迷津 巾帼护航|闽南科技学院开展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

为进一步弘扬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时代精神,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于菲华楼C102开展“‘职’点迷津巾帼护航”女企业家进校园宣讲活动,福建理想实业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南安市……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心潮澎湃!闽南科技学院团学骨干认真学习热议两会精神

3月4日、5日,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开幕。这次全国“两会”是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迈入新的历史时期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为……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平台系统操作培训会

为进一步推动闽南科技学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落地实施,3月5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于康美校区菲华楼C102及闽南科技学院美林校区启慧楼2-201开展第二课堂系统培训会,闽南科技学院校院各……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开展2025年度学校共青团工作部署会议

为精准锚定2025年度学校共青团工作方向,凝聚奋进力量,进一步推动闽南科技学院共青团工作高质量发展。3月7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在图书馆2楼会议室召开了2025年度学校共青团工作部署会……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挺膺担当 志愿同行 | 闽南科技学院2025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来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坚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结合学校迎评促建中心工作,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团委决定开…… 闽小科新媒体工作 闽南科技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以关怀为介,护生命飞扬 ——人文学院开展2025年春季学期“生命守门员”培训

3月30日晚,人文学院组织2024级宿舍长、各班心理保健员参加“生命守门员——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培训。本次培训由应用心理…

最新发布

不啻微茫 造炬成阳——“服务在行动公益小组”开展暑期调研
志愿服务是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公民意识的充分觉醒。为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号召志愿者积极回报社会,服务社会,为社会贡献青春力量,“服务在行动公益小组”于2023年7月开展了各项公益服务活动。社…
走近韦家庄 走进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是指通过改革创新、产业发展、生态保护、社会建设等综合手段,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社会进步的发展战略。它旨在实现城乡发展协调、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民持续增收和乡村社会…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关爱留守儿童,用心呵护梦想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起向未来志愿服务队”来到了安陆市王义贞镇汝南村,留守儿童是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为了给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让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于是志愿服务队积极开展关爱活动,切实关爱、帮助…
“花开半夏·青春筑梦”
青岛科技大学“花开半夏·青春筑梦”实践调研团赴新疆兵团三十一团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鼓励各级干部在新…
青春献身于志愿,在服务中绽开绚丽之花
中国青年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李强)近年来,为了帮助残疾人更好的融入社会,关爱,帮助残疾人的氛围愈加浓厚,同时为了响应“国家助残日”,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2023年6月27日上午8点,…
兰州理工大学 绿色长征——青海生态环境科考实践活动团赴青海西宁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三
兰州理工大学绿色长征——青海生态环境科考实践活动团赴青海西宁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7月28日,兰州理工大学设计艺术学院“绿色长征-青海生态环境科考实践活动团队”暑期调研前往青海省西宁市的住宅区进行绿植…
重庆学子三下乡:书香氤氲酉阳,孩童未来希望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通讯员熊俊麟)书本是艺术,艺术也是一本厚重的书,书中自会有促人成长、助人强壮、铸人理想的诗章。2023年7月16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组织的“探访非遗文化,传承非遗星火”实践团队前…
基层连线,共铸曙光——安工学子三下乡实践活动。
近日,安阳工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的志愿者队伍以“基层连线,共助曙光”为主题开展了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该实践队队员们回到自己的家乡,深入社区和乡村,积极参与基层服务工作。这次活动不仅使队员们…
兰州理工大学 绿色长征——青海生态环境科考实践活动团赴青海西宁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二
兰州理工大学绿色长征——青海生态环境科考实践活动团赴青海西宁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兰州理工大学的绿色长征——青海生态环境和保护野生动物的科考实践活动团赴青海西宁市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是一次有意…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子三下乡:助力乡村支教,温暖留守儿童
2023年7月12日星期三,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起向未来志愿服务队赴烟店镇分队来到了袁畈村村委会,与妇联一同展开“小涢朵”爱心助学活动,给大山环绕的留守儿童们带去新的知识。天高云淡,七月的暖风,在这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