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巢院学子三下乡感悟收获:见微知著——从农民职业心理观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来源:巢湖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作者:李玉洁

农业产业现代化转型是当代中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主题。为了了解该主题下的农民心理及其对该主题的影响,趁着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一支由巢湖学院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组成的团队于2023年7月1日起就“在健康中国背景下,聚焦中青年农民职业心理健康,助力农业产业现代化转型”对黄麓白鹭湖农业园、合肥巢湖市双牛农机合作社开展了对农民职业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对农村产业现代化转型的积极影响的走访与调研。

(图为调研巢湖市双牛农机合作社途中通讯员李泽慧摄)

7月2日我们团队来到巢湖市双牛农机合作社,在简单的参观了解后,指导老师、团队成员都与主要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在交流中我们逐渐了解到现在的机械化涵盖了从种植到收割,甚至于烘干、分装以及信息化时代,手机上足不出户就能看到农场里的情况,极大便利了负责人对农场进行全面掌握。交谈和参观让我们都意识到农业产业现代化转型从来就不是单独某一方面的改变那么容易,在这个时代,国家根据具体国情制定了农村相关的多方面政策,农民早已不再是仅仅埋头只种自家“一亩三分地”。

乡村振兴还在如火如荼进行时,农事服务又成了一项新举措。负责人表示随着长期的建设,这十年来,农场发展地越来越稳定。加上在这个时代,因为机械化程度的提高,两万亩田地在农忙时期也只需要二十人左右就能完成所有任务。从前我对农业方面了解的比较匮乏,曾经在新闻中偶尔一见的名词:“农事服务”,好像突然从一个平面上跳跃来到了立体的现实世界。恍然之间,我惊讶地发现从前我认为遥远的政策真的一直就在我们身边,从点点细节之中改变着人们的生活。

(图为双牛农机合作社负责人与指导老师交流通讯员黄越摄)

负责人向我们介绍时曾提及政府的扶持与帮助,不仅定期有人会来田地里进行进行肥料、除虫的实验,而且还有专人将最新的土地政策对农民们进行讲解。农民职业心理因为这些不同的人才多方通力合作,更加安心,对大规模的耕种也更加有信心。农民的劳动付出也得以最大程度的收获,从而让农民能高效地劳动。乡村振兴还在路上,聚焦农村产业现代化转型,既助推了振兴又反作用于自身,二者相辅相成。

真正走进田间地头,去听劳作的人们的真实感受,去看那些被广泛利用的土地,才能更深刻地感受到科技与政策给普通农民的生活带来的巨大改变。实践前了解到的理论知识太过抽象,难以真正深刻理解。这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让我们更加直观的了解到新时代的农业方针政策带来的种种影响以及健康中国背景下,农民职业心理健康对产业振兴的积极影响。因为对中国共产党充满信心、对国家政策理解后的信任,让更多农民放弃进入城市务工,选择乡村的土地扎根,其中不乏不少年轻人。

农民一直是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见微知著——从看似小小的农民职业心理健康也可以延伸到其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影响。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本质就是实现农民的现代化。通过这次巢湖学院赴巢湖市乡村振兴背景下中青年农民职业心理健康教育调研实践活动,加深了我们对当下农村发展情况的了解,也让我们学会将所学知识更好地应用于社会实践,进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620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环保在我心,环保宣传初见成效

通过我们一行人长达两个星期的努力,同学们节能低碳的意识初步形成,同学们对各项环保措施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今天的活动就是验收本次暑期环保科普之行的大检查,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这里有话说”线上采访圆满结束

为了能够更好地调查民众对环境保护概念,以及对“碳达峰”“碳中和”等词语的了解程度,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于7月26日展开了线上问卷调查的调研活动。调研问题主要以……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环境保护,你我在行动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增加,环境危机频繁出现,人类的生存正在面临严峻挑战,生物多样性在不断减少、冰川融化……为了缓解环境的危机,世界各国提……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把环保“袋”回家——环保袋设计绘画活动顺利完成

为了响应本次活动的主题:绿色出行,白色远离。环保你我,健康环境,理学院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机动组的全体成员于7月25日在理学院二楼开展了把环保“待遇”回家——环保袋设计绘画活动……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设计环保袋,绘画绿色图

今天上午由理学院志愿者策划、组织的“把环保‘袋’回家——环保袋设计绘画”活动在理学院圆满结束。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不仅在动手制作方面收获了很多,而且在活动中了解了环保袋对于环……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把环保“袋”回家

作为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的成员,我们今天进行了环保袋的学习与制作。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二氧化碳问题严重,资源逐渐短缺,但是人们却依然铺张浪费,上超……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折纸活动,寓教于乐

古往今来,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最近几百年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下,被过度消耗了太多。我们每天都在产生垃圾,而它们原本也是自然界中的资源,如今他们不仅被我们丢弃,还得支付一笔……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环保小发明作品展圆满完成

为了启发大家创新性的思维,并得到动手实践的机会,同时为了响应“环保”这一主题,环保科普团队于七月二十四日在墙壕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本次环保小发明作品展活动。科普环保团队……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贡献青年力量,书写民族担当
7月10日,“勇担青春新使命,民族团结我践行”三下乡实践团来到了重庆市酉阳县龙潭镇,寻访了一位备受赞誉的民间书法家。在这里,我们有幸见证了他的才华与热情,共同书写了一幅意义深远的作品,题为“民族团…
志愿服务行动,共建平安社区
中国青年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罗锦骜)为了响应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残疾人社会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2023年6月27日,在十堰残障儿童幼儿园,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助梦者-…
职业规划社会实践
2023大学生职业规划暑期实践团队总结学校: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学院:美术学院专业:摄影学号:07220322姓名:王笑笑实践地点:上海市远纺工业有限公司实践时间:2023年6月20日-2023年8月20日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高等…
“耕耘灵璧”社会实践团前往安徽蕈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菌种生产车间学习
为了解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的伟大成就,7月13日,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耕耘灵璧”社会实践团前往位于安徽省灵璧县的安徽蕈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学习。安徽蕈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食用菌种…
服务支援,温暖传递
中国青年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罗锦骜)为了响应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残疾人社会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2023年6月27日,在十堰残障儿童幼儿园,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助梦者-…
中石大学子三下乡:青春之姿砥砺太行山水,铁人精神助力革命老区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化学校与长治市签订的“校市合作”战略合作协议,2023年7月15日至31日,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组织“铁人先锋”实践团来到长治…
以青春护佑童年,用爱心呵护童心
中国青年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罗锦骜)为了响应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完善残疾人社会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2023年6月27日,在十堰残障儿童幼儿园,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助梦者-…
曲园学子三下乡:缅怀革命先烈鼓舞斗志前行
曲园学子三下乡:缅怀革命先烈,鼓舞斗志前行为追寻红色记忆,感悟革命精神之伟力。缅怀先烈事迹,感悟理想信念之坚定。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红色拾光”社会实践队于2023年6月26日前往日照市卧龙山街道后…
湖北二师学子三下乡:时光荏苒,支教花开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3日电(通讯员张钦)时间很快,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在龙华山和合国际的支教活动也渐入尾声,通过这次活动,我认识到:基层需要大学生,大学生也需要到基层去…
万里黄河九天上,千载文化代代传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作为中华文明最主要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为中国的农耕文明提供了丰沛的水源和灌溉条件。讲好新时代黄河故事,有助于延续历史文脉,为探索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