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集体照片
“绽教育之光,品发展风采”志愿队由湖北文理学院学生组成,队员包括周嘉睿、钱娜、王馨茹、张宝、钟春晴、马海霞、储巧丽、余贵乐和刘耀银九人。其队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层含义。“绽教育之光”意味着教育的力量如绽放光芒般照亮孩子的心灵,引导其走向更好的未来,象征着教育的美好与希望。而“品发展风采”则强调团队的目标是展示农村教育的发展潜力。通过志愿活动为农村学生提供辅导和支持,促进其的全面发展。整个队名体现了志愿队员们对于教育的热爱与关注,以及对农村教育发展的期许。同时,队名中的文化内涵也呼应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光明”、“发展”等价值观,传递出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志愿队在八月一号前往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黄集镇董王村开展为期一周的辅导与调研。以帮助农村学生辅导功课为突破口,深入调研农村教育条件和家长辅导现状。调研过程,我们宣传了云教育的概念,即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育模式。志愿队员们还走访调研了家长对云教育的认识和他们是否借助互联网辅导学生作业,同时与学生交流是否利用网络学习。活动开始前,湖北文理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绽教育之光,品发展风采”志愿队队员在2023年7月31日于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董王村集合。为缩短董王村教育资源不平衡,志愿队员采取多种方式调研董王村中小学教育精确数据。同时结合我校专业教育发展能力,可针对性提供改进方案。随后,志愿服务队在董王村进行为期一周实践活动,白天进行暑期作业和课程一对一辅导。晚间开展云教育在农村发展现状的调研。课内,志愿服务队队员通过手工,绘画活动拉进与学生的关系,开展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教学,进行一对一辅导,同时进行防溺水教育宣传和共青团团课学习。并再课程结束之时,与孩子们沟通交流其对云辅导的认识与使用频率。课外,志愿服务队队员在晚间走访,询问家长对云教育的认识和他们是否借助互联网辅导学生作业。调查发现,对于农村中小学生调查对象来说云教育的理解和运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实行。学生们对于云上学习平台基本是以程序功能较低的作业帮为主要学习软件。极个别的学生有了解到夸克、高途等多功能搜题软件以及百词斩、扇贝等英语学习软件和哔哩哔哩广泛知识学习交流平台。大部分学生反应相较于网上学习她们更偏向于在线下向家长或者老师询问不懂的问题,其原因为云上搜题的解析不能够满足用户者对于不懂题型解析的透彻理解。从董王村现居住有小孩家庭住户的采访中,了解到基本每家都安装有无线网络,无线网络虽然为农村家庭带来了许多信息交流上的便捷,但是在孩子们的学习上却带来了许多弊端,孩子们的自控能力不足,部分家庭实行了约束孩子使用手机时长的措施,然而,因农村大多数家长文化程度较低,家长们认为自己在学业辅导上不能够帮助到孩子,对孩子的期望也不高,只是希望孩子能够读个高中甚至大学就满足了,家长在采访中表现得也极为不自信。在农村,学校师资力量匮乏,家庭结构相对不健全,很多孩子无法接受到更好的教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云教育慢慢被普及,给偏远地区的学生带来了便利的教育资源。云教育于学习者而言,给学生建构了宽松可控的学习环境,使其能自主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对于不懂的问题能够及时上网解决,云教育给学习者们带来了更多的可能性;对于教育者而言,云教育实现了资源共享和教法互补,一些偏远地区的老师也能够运用互联网来参考教育资源丰富地区教师传授知识的方法,使他们在面对三尺讲台时更加游刃有余。云教育为学生和老师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并使他们有机会利用互联网来实现这一点,学生在虚拟环境的云课堂上获得更为真实的学习体验。云教育给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教育生态持续优化,助力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升。通过参加这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团队学习并收获了许多,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由于农村经济落后,有大部分儿童家长外出打工,将孩子留给爷爷奶奶照看,而爷爷奶奶对孩子的教育不够重视,同时很多线上教育无法和这些留守儿童进行对接,影响了孩子的教育,希望能通过乡村振兴,让更多人中年人留在当地,工作之余能够照看孩子,进一步减少这种问题儿童,推动乡村教育。乡村小学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为同学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可以增加乡村小学的吸引力,吸引更多优秀教师;长此以往,乡村会创造出越来越多的就业机会,会有更多的农村青年留在家乡就业,形成良性循环,乡村振兴之路将会越来越畅通无阻。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使我们走出校园,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到社会的大课堂上去见识世面、增长才干、磨练意志,在实践中收获知识,积累经验。回想起此次“三下乡”经历,无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当中,无论是个人还是团队,我们的队伍始终站在同一阵线,团结的力量让我们相互包容,给了我们直面困境的勇气,最终我们克服了重重困难,顺利的完成了这次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这段难忘的日子,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感动,还有成长。

实践队员教家长使用学习软件

实践队员在给学生讲党史

实践队员在给学生上语文课

实践队员给学生上防溺水安全教育课

实践队员教学生做手工

实践队员对家长进行采访实践队员对学生进行采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666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导语】初春三月,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团支部“创新绿动未来”社会实践队走进武汉多家知名药企,开展为期一周的参观实习活动。通过实地探访生产车间、研发中心及生物产业基地……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2024年12月5日,满怀敬意的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班志愿者队伍走进施洋烈士陵园,开展了一场意义非凡的打扫卫生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志愿者们……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2024年11月1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志愿活动在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实验教室举行。来自武汉理工大学制药zy2302班的志愿者们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植物细胞知识讲座,并带领他们亲手进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2024年11月26日下午,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团支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一场有趣的“趣味化学实验课堂”志愿活动。通过生动讲解与趣味实验,志愿者们带领六年级学生探索……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近日,制药zy2302团支部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热气球实验课。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科学实验,激发小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当燃烧的火焰遇上水气球,当倒置的水杯挑战重力法则,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课堂里爆发出阵阵惊叹。近日,武汉理工大学制药工程zy2302班的10名大学生走进附属小学三年级课堂,以“生活中的……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