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2023年8月3日,人文学院“寻访非遗文化,助力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队全体成员前往运城,学习并发扬运城非物质文化遗产——河东吟诵。实践开始的第二天,团队全体成员邀请到了河东吟诵项目非遗传承人柴海军老师与河东吟诵社家云秀老师进行专访。

柴海军,1976年生,山西绛县人,教育管理硕士学位。偶然的一次机会,他从奶奶的口中听到了吟诵的哼唱。从2010年起,他一方面走进运城的偏远乡村,开始了河东吟诵的第一批田野调查和采录,一方面广泛了解广东、台湾、福建、江浙乃至辽东一带的吟诵……慢慢地找到了吟诵的一些规律,开始了河东吟诵的采录、研究、传承和推广工作,并取得了显著成果。2015年,在柴海军老师的努力下,河东吟诵被运城市人民政府授予运城市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本次专访中,两位团队成员主要与柴海军老师了解到他接触河东吟诵的初心、与河东吟诵社种子教师的成长之路以及对该项非遗在现今社会的发展趋势的看法。在聆听柴老师与河东吟诵社的创业故事后,我们都被他坚持初心的精神所打动,也更加坚定了学习河东吟诵、传承河东吟诵、把河东吟诵真正融入生活中去的信心。
在了解柴老师的故事过后,我们又邀请到了河东吟诵社家云秀老师,展开了一场关于吟诵学习的沙龙。

家云秀老师幽默风趣,她认为河东吟诵应该贯彻到日常生活中,通过有趣的举例把团队成员的名字用吟诵的方式唱出来,并向我们讲述了河东吟诵在音韵学层面上的发音规律。她以当今流行歌曲举例与团队成员探讨吟诵时“平长仄短”的规律与美感。团队成员在本次沙龙中贴近了与河东吟诵社老师们的距离,对河东吟诵项目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跟随老师亲身学习河东吟诵。采访氛围融洽,团队成员受益良多。

最后,团队全体成员与柴海军老师、家云秀老师合影,本次专访圆满结束。
学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积极推进河东吟诵传播,扩大河东吟诵受众群体面积,我们义不容辞。在接下来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必将遵循传播吟诵文化的本心探寻历史,传承古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670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