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潍坊7月14日电(通讯员 周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近些年来,从昆曲、京剧、端午节,到珠算、中医针灸、二十四节气,我国多项非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遗成功,成为全人类共同保护和记忆的文化遗产,极大提升了中华儿女的文化自信,也打开其了解自己这个民族的宝贵窗户。一个个动人的非遗,构成了文化自信强起来的生动图景,让人们充分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曲阜师范大学承嬗济文实践队在学院和指导老师的指导下,于2023年6月25日前往日照市博物馆,了解非遗困境,做出明确方案。
聚焦筑巢引凤,让非遗文化"火"起来。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把人才工作提到新的战略高度。非遗人才作为中国文化的传承人、赓续者,只有积极参与,使其站位舞台中央,才能有效改变当下部分非遗文化边缘化现象。为此,必须加强非遗宣传,讲好非遗故事,选出榜样典型代表,鼓励文化名人、退休教师、文化志愿者积极参与非遗传承和保护工作,在全社会营造保护非遗、重视非遗人才的良好氛围。同时,要在队伍组建上下功夫,制定专门非遗人才招引政策,破除唯学历论、唯资历论、唯论文论、唯奖项论等倾向,通过专业论坛、专门走访、专题研究等方式,不拘一格降人才,培育壮大非遗传承人队伍,扩大非遗效应。
凝聚青春力量,让非遗文化"活"起来。
非遗人才工作可谓思绪繁多,细枝末节处更需格外严谨细致。为此,各地区要充分发挥“牵线搭桥”作用,打破非遗人才与各类平台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实现“1+1>2”的效果。如今,“80”“90”后青年传承非遗手艺比比皆是,传播非遗文化更是棋高一招,他们把当下流行的“国潮”“Z时代”“直播”“手绘”“实景体验”等新元素融入文化遗产,以更鲜活、更可触摸的方式,带来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为青年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非遗文化涵养土壤,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爱上非遗,在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事业中贡献青春力量,推动其在“择一业终一生”的接力坚守下,让非物质文化遗产绽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同时建议各所高校开设与此相关的课程,让大学生们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尽自己所能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让更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解和珍视。
科技赋能非遗,让非遗"潮"起来
科技为文化赋能,文化为科技铸魂,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具有显著优势和广阔前景。近年来,数字技术创新应用持续深化,丰富了文化产品类型和文化服务种类,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增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力、传播力、影响力。数字技术也广泛应用于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存储、表达和传播中。现在,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借助虚拟现实等数字技术,实现网上虚拟旅游。例如,莫高窟的“数字敦煌”和“虚拟洞窟”、龙门石窟的“万佛洞三维数字虚拟现实体验”等,借助先进的数字技术和多媒体手段,生动展示石窟的价值内涵和艺术特色,大大提升了服务质量和用户体验。实践证明,数字技术在增强历史文化遗产吸引力、提升文化消费品质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深化数字技术运用,要立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利用工作的实际,聚焦短板弱项、打通难点堵点,在更高程度更大范围上推动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促使非遗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好的在社会中展现自己独特的魅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面展示着各民族绚丽璀璨的民风民俗,民族风情,以及充满个性魅力的中国文化和悠悠深远的中华文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非遗文化正以坚定的文化自信、鲜明的中国视角、广阔的世界眼光,让世界认识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67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