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农业的本色,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互交织的过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响应推进绿色农业,建设生态文明的号召,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变废为宝“社会实践队于7月29日前往青州市岔河村进行绿色农业发展调研,进一步深化农业绿色发展理念,倡导环保、高效、经济的农业发展模式。
7月29日,“变废为宝”实践团来到青州市岔河村,与当地农民交谈后,了解到该村去年未引进机器磨杆技术,导致玉米收获后仍有许多秸秆未处理。队员们分工协作、有条不紊的将未经处理的玉米秸秆搬运、整理至固定地点。在搬运过程中,一位耕作在田间地头的农民提到,“疫情期间交通受到影响,秸秆都烂到田里了,现在秸秆回收,一亩田还能卖几百块钱,对农民都有利。”随着交流的深入,实践队员认识到,疫情过后岔河村积极探寻更为科学的秸秆处理方法:一方面,当地村民与养殖企业及养殖大户积极对接,不仅为养殖户降低了饲养成本,提高了秸秆利用率,有效实现了养殖和秸秆综合利用的“双赢”。另一方面,村委会利用微信群、喇叭、宣传页等方式宣传秸秆综合利用的好处,广大农民群众积极行动,配合企业做好秸秆粉碎收集工作,着力解决秸秆处理难题。岔河村积极推动秸秆变废为宝,多渠道、多形式开展秸秆综合利用,用实际行动守护蓝天白云,助力乡村环境向美而行。
图为实践队员帮助当地村民整理玉米秸秆。通讯员 张晓琳 供图
在当地村民的热情建议下,实践队员赴往绿肥种植基地,村民自豪地向实践队员们介绍到,“昨天测产的产量大概在每亩2000公斤,通过引进绿肥种植,大大减少了化肥使用,让大家吃得更安全。”绿肥作为传统的有机肥源,具有提供作物养分、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等作用,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在与当地农民的交流中,实践队员了解到,由于疫情的影响,农产品的国内国际市场不稳定,农民为了减少亏损,疫情期间未栽培绿肥作物。为实现绿色管护,2022年该基地全部种上箭筈豌豆。随后,实践队员跟随王伯伯进入农院制作简易版绿肥,王伯伯将已在水中浸泡三天的豌豆种子捞出,在王伯伯的指引下,实践队员用吹风机将豌豆种子烘干,再撒在田地里,用锄头轻轻拍实,然后覆盖一层土来保持湿润。王伯伯告诉实践队员,约20天后,豌豆就可以长成一片绿色的草地,到那时将其割下,晒干,磨成粉末即可。此外,实践队员通过采访还了解到该村还种有紫花苜蓿,村里1000亩紫花苜蓿每一季能生产100吨的苜蓿饲料和根部绿肥,经粉碎处理后形成的绿肥最终全部还田,覆盖苜蓿园核心园区。通过这种工艺技术,岔河村真正实现了废弃根部绿肥变废为宝,促进乡村绿色发展。
图为当地村民带领实践队员观察当地绿肥种植情况。通讯员 张晓琳 供图
从种植基地返回途中,当地农民带领实践队员参观了当地农业家庭的新成员——水果玉米。在参观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也进入玉米地劳动,和农民们一起为玉米做每月一次的打顶,了解水果玉米种植的年份和种类,学会如何针对不同类型的病症来选用不同的化肥,成员们也将自己搜集到的种植作物的资料分享给农户。虽然经过当地农业科学研究人员的逐代改良和完善,现今的水果玉米无论从产量还是品质上都足以满足当地村民的脱贫的需求。但是当地村委会表示:“我们不能止步于此,我们要积极探索更高产的、更高品质的作物,继续提高当地村民的人均收入和生活水平。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致富,让每一名村民都过上富庶的生活。”
图为实践队员观察当地水果玉米的长势。通讯员 张晓琳 供图
本次实践活动圆满完成,实践队员通过对岔河村进行绿色农业发展调研,亲身体验绿色农业发展状况,充分了解农业进步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深刻认识:发展绿色生态农业正当其时。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绿色农业,奏响生态乐章。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714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