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日渐增多的生活垃圾对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造成重大影响,已经成为掣肘经济发展的因素。国家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垃圾分类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抓手具有重要的意义。为深入调研乡村生态保护政策,为生态环境改善与垃圾回收出言献策,7月29日,曲阜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变废为宝”社会实践队赴聊城市冠县五里韩村开展问卷调查与街头采访,对当地垃圾分类与回收和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展开调研。
图为五里韩村垃圾分类投放站。通讯员 岳晓雪 供图
实践出真知,奋斗正当时。实践队队员深入五里韩村村落,力争在实践中求学问、求发展、增才干。五里韩村隶属于山东省聊城市冠县清泉街道办事处,村落地理位置比较偏僻,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村民热情好客,给成员们走访调查带来很大的帮助。队员们在村干部的带领下对村子的建设进行考察,村支部书记告诉实践队员:“近年政府重视垃圾分类与生态环境保护,村子的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得到完善,垃圾分类宣传推广力度增加,村子面貌更加整洁,村民的生活质量也有所提高。”干净的街道,整齐的垃圾分类设施,丰富的宣传标语,使村民的幸福感不断提高。
随后队员们走访乡村住户家庭,发放调查问卷,访问住户情况,了解村民们的垃圾分类了解情况和生活垃圾回收途径,进行垃圾分类宣讲活动,调查乡村垃圾处理现状。走访过程中,队员们了解到之前村民们经常把垃圾堆到村里荒废的宅院,这样不仅使村容村貌下降,而且在夏天,生活垃圾容易腐烂,村里经常弥漫着异味。近年来,随着冠县县城进一步建设,基础设施完善,村民生活水平提高,垃圾分类设施增加,政府垃圾回收制度完善,绝大部分村民都开始学习垃圾处理规范化,因此在走访过程中,队员们见到街道整洁,村民们的家里也没有生活垃圾堆积。村民们告诉实践队员:“前几年垃圾处理没有统一规定,村里有很多脏乱差的地方。”从调查问卷的结果也可以看出,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垃圾分类与回收的重要性,为了更好的生活环境,不断普及垃圾分类与回收规范。
农村垃圾分类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推进过程中的重要一环,深化农村垃圾分类实践情况研究,提高其处理效率是亟需解决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实践队员们了解了村民对现有垃圾分类模式总体评价。本次共发放300份问卷,收回300份有效问卷,问卷回收率为100%。农村居民对现有垃圾分类模式总体评价为一般满意,其中女性人数占43.67%,男性人数占56.33%,农民人数占67.33%,非农民人数占32.67%。基于村民反馈,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提高垃圾分类人际服务质量,满足农村居民多元需求。对线下设施进行定期的维护与升级,进行设备改良与升级,根据具体情况调整相应的设置,使其方便高效投入使用。科学合理布置垃圾分类相关设施。根据农村人口结构分析,按照村民需求与具体情况进行差异化设施配置。做到“撤大桶,换小桶”,即撤销村内大型垃圾桶,每户人家分发小型二分类桶(即可回收垃圾与不可回收垃圾),将“定时投放”与“路线收集”模式相结合,达到真正使居民便利。
随着人们对高质量生活环境的需求及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垃圾强制分类的紧迫性越来越强。《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在全国46个重点城市先行先试,力争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的示范城市。由此,我国垃圾分类治理开启了“自愿选择型时代”到“强制执行型时代”的转变,这是我国垃圾分类治理制度的重大历史性跨越。
在疫情常态化背景下,经济发展难度增加,现代化进程放缓,垃圾分类与回收对于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因此要积极发挥县城作用,推进乡村振兴与城镇建设。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队员们进一步了解当地垃圾分类与回收和生态环境保护情况,增强服务人民、回报家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于律己,积极实践,展示青年学子自信自强的精神面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71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