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期三下乡之乡村发展调查研究报告
(西南财经大学秦东实践队)
摘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我国西部地区基础设施比较薄弱、产业基础不够牢固、乡村治理相对不完善,如何更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个重大课题。
秦东实践小组设计调研活动项目——陕西关中乡村发展调查,旨在通过访谈、问卷和实地考察等不同手段,深入走访乡村干部、龙头企业、城乡居民,多角度调研了解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的乡村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环境整治、民风民情及乡村治理情况,在深化参与同学国情教育的基础上,试图对西部乡村振兴工作的难点与对策做一些规律性地探讨,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
关键词: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环境整治;乡村治理
一、 绪论
(一) 实践活动背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涌向城市,导致大量的乡村人口外流,造成了乡村的空心化和贫困状况的加剧。为解决这一问题,国家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旨在通过改革乡村发展机制,推动农村产业升级、创新创业和人才引进等措施,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实现城乡均衡发展。因此,进行乡村振兴的实地调研,对掌握乡村发展现状,找出乡村发展中的问题和瓶颈,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和建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次乡村振兴主题调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乡村现有的经济、文化、社会和生态环境状况,探寻乡村发展的空间和资源,分析当前乡村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了解乡村振兴政策的执行情况;了解乡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环境治理情况,探讨改善乡村生产生活条件的可行性和方法;发现和挖掘乡村资源和特色产业,推广和分享成功的案例,为提高农村产业和收入水平提供经验和借鉴。重点关注乡村的政策、机制、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调研结果将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有益参考,为推动乡村发展做贡献。
(二) 实践活动意义
1、利于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现代大学生,大多是在书本知识中成长起来的,对我国的国情、民情知之甚少,而社会的复杂程度,远不是读几本书,听几次讲座,看几条新闻就能了解的。
2、利于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对自身成长产生紧迫感。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学生看到自己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看到自身知识和能力上存在的不足,比较客观地去重新认识、评价自我,逐渐摆正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人民群众的位置。
3、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学生以课堂学习为主要接受方式,这对大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但这些理论知识并不代表大学生的实际技能,往往难以直接运用于现实生活之中。社会实践使大学生接近社会和自然,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和许多有价值的新知识,同时使他们能够把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接触的实际现象进行对照、比较,把抽象的理论知识逐渐转化为认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实践活动目的
1、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宝贵的锻炼身心的机会,在实践中培养吃苦耐劳、坚毅挺拔的精神以及劳动观念和奉献的精神,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2、充分发挥我们学生的知识和智力优势,在实践中学会客服困难、独立的去解决问题。
3、进行社会实践活动弥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不足,丰富和深化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内容,促进青年学生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健康成长的重要课堂,从而优质成才、全面成才。
(四) 文献综述
二、 调研过程
(一) 前期准备
1. 实践地点
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麦城村
2. 工作安排
我们调研小组将于2023年7月16日至2023年7月21日在陕西省渭南市大荔县展开对于乡村振兴以及乡村发展的调研,通过实地考察大荔县的乡村建设工作,观察乡村基础设施,采访当地村民,干部,拍摄实地照片等方式完成对大荔县的乡村发展调研。
(1)实地考察:实践队伍将于暑假亲自前往大荔县,实地考察大荔县的乡村建设工作,观察乡村基础设施、乡村教育情况、物质文化的保护情况、传统手工艺及民俗风俗的传承与发扬情况,主要方式为观察村庄建筑设施,亲自体验乡村生活来感受乡村振兴在大荔县的发展成就
(2)调研走访:首先通过学习了解大荔县的历史,感受过去的大荔县与如今的区别,并且通过采访当地村民、村干部,询问他们对自己所处的乡村变化的感受,只有真正惠及人民的乡村振兴,才是有效的乡村振兴。
(一)中期调研
团队首先深入乡村,实地走访了种植黄花菜、冬枣、玉米、西梅等等农家,通过采访了解了各种植物的种植方法,技术,采摘方式以及植物如何从被收割到出现在人们餐桌上的过程,并且团队成员在农民的指导与帮助下通过亲身实践感受了种植的不易;再通过采访与调查问卷的形式,访问了村干部关于乡村的基本问题,如村庄概况、村组情况、人口情况、宗族组织、土地与农产品、产业发展与机械化、生态宜居、教育状况等等。
(三)结果与发现
新农村建设成为了麦城村发展的重要方向。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提高农民居住条件和生活环境,新农村建设改变了农村落后的形象。政府投资修建了乡村道路、路灯厕所、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改造了农村住房,修缮了村庄环境。麦城村的村民们住上了新房,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
麦城村的教育和医疗等公共服务有很大的改善。学校规模明显扩大,教育水平明显提高,提高了农村孩子的受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同时,乡村医疗服务建设稳步推进,具备乡村诊所和卫生院,医疗保障水平值得信任。
麦城村具有较为健全的民主监督制度和财务管理制度。在实施民主监督制度时,村支部和农民加强沟通与协商,建立健全农民代表机构的选举和任职制度,保证公平公正,确保了农民代表的质量和能力。具备健全的预算编制、资金管理和绩效评价制度,财政资金的使用科学、高效。实行制定预算计划,按照乡村发展的规划和需求,科学安排资金的支出,确保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同时,建立了绩效评价制度,提高免疫力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财务绩效。建立财务审计制度,实时加强对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发现问题、纠正错误,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麦城村经济也取得显著的增长。村民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种植黄花菜、冬枣、西梅、玉米等农作物,通过技术培训和资金支持,使之成为特色产业并提高了农民的生产能力和经济收入。通过合作社、农业合作社等组织形式,农民共同经营,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规模经营。与此同时,麦城村还推动了农村电商的发展,利用互联网和物流网络,推广农产品销售,拓宽了农民的市场渠道。
三、 存在问题与对策建议
(一) 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乡村面临着空心化和人口流失的问题。
首先,我们发现土地利用存在着不合理的问题。由于农村人口流失和土地利用权的流转,很多农地处于闲置状态。有些土地甚至被用于非农业用途,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这一问题的存在,不仅滞碍了农村地区的农业发展,也导致了农民收入的下降。
其次,我们发现麦城村的农业经济收入来源单一,主要来自于粮食生产,其农业发展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化需要,且其农业已不能再满足人们对食品的需求。一方面,农业生产模式单一,很多农民仍然沿袭传统种植方式,农产品供给不稳定。另一方面,农产品的安全问题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化肥、农药的过量使用,使得一些地区的土壤、水源受到了严重污染,农产品的质量堪忧。
最后,我们还发现麦城村的人才流失问题十分严重。农民子弟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引进人才的难度大。由于缺乏高素质的人才,农业发展受限。此外,大量的优秀人才离开,选择就业和生活在城市中,外出务工人数比例加大,留守儿童增多,人口老龄化严重,男女比例不平衡,这使得乡村的发展进一步受阻。
(二) 对策及建议
1. 发展建议
(1)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广绿色、有机农业,确保农产品安全。发展特色农业,提高农产品的差异化。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引入先进的科技和管理模式,提高农产品的种植效率和质量。
(2)促进旅游业发展:挖掘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特色旅游产品,建设了特色民宿和景点,举办传统文化活动,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旅游接待能力。
(3)推动农村电商发展:加强农村电商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电商的普及率和应用水平。鼓励农民通过网络销售农产品,拓展销售渠道。
(4)加强人才培养和引进: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加强对农民子弟的教育培养,提高农村地区的人才储备。鼓励农村优秀人才回流,促进农村地区的发展。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为乡村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2. 政策措施
(1)加大对农村地区的财政支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科技的资金投入。加强农村信贷支持,为农民提供小额贷款等金融服务,支持农民创业和发展。
(2)实施税收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在农村地区投资兴业,对从事绿色农业、生态农业的企业给予税收减免。
(3)实施人才引进政策,鼓励大学生和其他专业人才到农村地区就业和创业,为乡村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4)建立健全农村土地制度,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推动土地有序流转,促进农业规模化经营。
3. 实施方案
(1)制定具体的发展规划和实施计划,明确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
(2)组建专门的工作组负责推进各项发展措施的落实和监督。
(3)加强与各类机构和企业的合作,共同推进乡村发展。
(4)定期进行评估和总结,及时调整发展策略,确保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马海菊,吴巧宇,陈奇.“青春”三下乡学党史守初心[N].惠州日报,2021-08-12
【2】罗秀雯,苏燕君,胡宝强.青春三下乡筑梦正当时[N].西江日报,2023-07-22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71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