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巢湖学院学子三下乡:踏寻非遗足迹,传承巢湖民歌

来源:巢湖学院 作者:单耀辉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工作重要论述,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文化瑰宝和自然珍宝,深入了解巢湖民歌发展史,进一步继承、弘扬巢湖民歌。6月30日,巢湖学院暑期“三下乡”“访寻巢湖民歌”社会实践团队对巢湖民歌从发源、发展、创新、传承等方面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

(宣讲团出发前于学校合影)

学无常师——文化馆内寻真知

以“踏寻非遗足迹”为前提,以“传承巢湖民歌”为宗旨。为正确探求巢湖民歌发展史,宣讲团第一站抵达巢湖市文化馆,市文化馆非遗办工作人员翟迎春热情地接待了同学们。

(宣讲团成员采访翟迎春老师)

身为巢湖市文化馆非遗办工作人员,翟迎春针对我国非遗保护、传承工作,从非遗保护工作者的角度,向大家介绍到,“巢湖民歌”在从民俗生活中转向向更大的舞台时,需要更合适的表现形式,特别是符合都市年轻人欣赏习惯的表现形式。这不仅是“巢湖民歌”,更是很多其他非遗文化在传播过程中所遇到的一大阻碍。

她认为,“巢湖民歌,是流传在环巢湖一带的地方性民歌。其旋律优美、辽阔、华丽、悦耳动听,有其独特的题材内容和体裁特征,是中华民间音乐文化的优秀范例。”

研精覃思——博物馆中求真理

巢湖历史悠久,孕育出了独具风情神韵的巢湖民歌。巢湖民歌既有荆楚激越之风,也有吴越妩媚之韵,由简而繁,由一而多,望风采柳,一直传唱至今。为更好的探究巢湖民歌的发展历程,7月2日中午,宣讲团一行赴巢湖市博物馆。

(宣讲团于巢湖市博物馆内合影)

巢湖市博物馆内,记录出巢湖民歌的起源可追溯尧舜禹时期,伴随人类生产、生活而生发,是劳动中升华的音乐。宣讲团通过研究记录博物馆内对“巢湖民歌”历史的阶段性发展了解传统民歌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深刻认识其文化价值。

(宣讲团成员认真研究记录“巢湖民歌”历史发展)

追根溯源——发源地上探真源

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的战略部署。烔炀镇南湖方村是“巢湖民歌”发源地,为更好地溯源地域特征与“巢湖民歌”的关联性,7月4日早晨,宣讲团一行赴烔炀镇南湖方村。

(南湖方村村民为宣讲团同学演唱民歌《巢湖好》)

“巢湖啊好哎依耶好呀好风光,好呀好风光,晴空耶万里来鸟飞翔,啊依耶嗨鸟飞翔……”李焕之纪念馆门前,一首声情并茂的《巢湖好》,将巢湖的美好化作音符飘向天边,纪念馆馆长也在门前对宣讲团团员们介绍了这首经典巢湖民歌的创作过程。

4.jpg

(馆长向宣讲团介绍李焕之)

长期以来,南湖方村与村民们一起受“巢湖民歌”文化的熏陶,这里的人们沿袭着传唱民歌的生活习惯。而在对村民们的采访中,宣讲团也在村子的每个角落发现了“巢湖民歌”的影子。

(宣讲团成员研究村中发现的巢湖民歌歌词)

融会贯通——调研室内得真性

多彩非遗薪火相传,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中华民族血脉相连、命运与共的活态展示。短短一周的实践活动结束了,但在这次实践活动中,宣讲团通过实地调研、大数据问卷调查以及对非物质文化传承人进行主题专访等方式,了解“巢湖民歌”当前的传承现状,以及人们对巢湖民歌关注程度。

(宣讲团成员在办公室内交流想法)

浩瀚青史,概括于坛内;辉煌文化,浓缩于眼前。结束的是短短一周的实践活动,但延续着的是中华上下五千年辉煌的历史。而宣讲团成员们感受到的,是蕴含于“巢湖民歌”中的民族精神与文化基因。今后,成员们将助力非遗传承,以新思路、新方式、新表达来呈现和传递传统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73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追寻红色革命足迹,锤炼坚定信仰之基

追忆艰苦的抗战岁月,深刻理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体会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这都是作为一个当代…… 李依谕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追溯红色革命记忆,勇担时代青年大任

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华儿女书写了一幅壮丽的红色经典画卷,孕育了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染成的红色精神。凝神静思,我们看到了革命先烈们为抵御侵略,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新中国而前赴后…… 薛慧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走近革命展区,重温峥嵘岁月

自古以来红色便隐含着鲜血。那张扬而又炽烈的鲜艳原色,曾带给我们无数震撼,它鲜明的颜色诉说着它的由来,汇聚了多少热血青年的高涨呐喊声,熔融了多少奋不顾身的战斗牺牲,包含了多少…… 薛慧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重走红色爱国基地,缅怀革命先烈之魂

红色基因是中华民族精神的纽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核。先烈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独立,人民幸福而英勇奋斗,不畏牺牲。他们用鲜血和生命,用信仰和决心,写下了人类史上的壮美诗篇。为…… 薛慧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宣扬革命底色,传承红色基因

持续抓好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宣传教育,引导人民知史爱党、知史爱国,是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使命与职责。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好“四史”,传承红色…… 李怡霏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学习当代榜样,深化方向引领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作为高校弘扬与践行红色基因的主力军,为担负起弘扬革命…… 李怡霏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阅读先辈遗作,感悟革命精神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回顾党的百年奋斗历程,透过历史烟云把握特点规律,感悟峥嵘岁月获得智慧启迪,对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要意义,是…… 李怡霏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了解革命事迹,追忆奋斗往昔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追寻红色足迹、传承红色基因,进一步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加强实践活动的先进理论指引,7月7日,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红韵风华寻迹队成员于山东省威海市…… 李怡霏 曲阜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贵州师范学院学子三下乡:以苗绣织梦,情暖化屋村

在这次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的“三下乡”活动中,我有幸参与了禁毒防艾宣传和民族文化调研的一系列工作。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

“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盐河巷小吃街调研

2024年7月13日下午五时,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了盐河巷,开展了一场有关食品…

“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参观豆丹培育基地

2024年7月10日下午,在江苏海洋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夏振强老师的带领下,“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参…

“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参观汪恕有滴醋厂

2024年7月8日,江苏海洋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之参观汪恕有滴醋厂活动顺利开展。首…

“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巨龙路菜市场调研

“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巨龙路菜市场调研2024年7月6日上午十点,本次“食品安全与营养中国行”暑期社会实践…

最新发布

预防校园暴力 你我一起行动
预防校园暴力你我一起行动中国青年网泰州8月7号(通讯员王妍月)校园暴力是摧毁学生安全、幸福生活的恶魔,我们要勇敢地跳出沉默,大声说不!为保护学生们的校园安全,减少校园暴力在学校中的传播及发生增强…
枣院学子三下乡:防治果树病虫害,青春共圆农业梦
为提高葡萄产量,助力果农葡萄产业发展,促进乡村振兴,7月7日上午,枣庄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特色果树医学团队来到枣庄市齐村镇前良村开展病虫害防治科普宣讲活动。为保证此次病虫…
桂工学子探粤行|追忆革命精神 汲取奋进力量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切身感受中国共产党百年艰辛历程、巨大变化和辉煌成就,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进力量。桂林理工大学材料科…
黄酒度假村注入乡村振兴战略,迎来快速发展
美丽度假村注入乡村振兴战略,迎来快速发展日期:2023-08-1417:27:362023年6月29日,我们采访了一位黄酒度假村的经理,深入了解了该度假村的发展情况以及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情况。美丽度假村作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新…
资环学院实践团队赴沧州市开展盐碱地调研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资环学院实践团队赴沧州市开展盐碱地调研暑期社会实践活动2023年5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黄骅考察时强调,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在重要位置。要立足我国盐碱地多、开发潜力大的实际…
青年返乡见习,助力企业加强企业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
青年返乡见习,助力企业加强企业安全意识,落实安全责任记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段启航参加社会实践所感我是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2022级安全工程专业学生段启航。暑假回家后,我报名到宁国市经开区安…
长安大学赴河北高邑“走进街头角落,探寻环境治理”
本图集为长安大学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河北高邑开展有关环境治理的街头采访,切实感受到高邑县人民的热情和当地环境治理措施的有效实施,每一个当地人民都能感受到当地环境的变化。…
安徽学子三下乡:关爱留守儿童,注意教育以及身心健康
安徽学子三下乡:关爱留守儿童,注重教育及身心健康致力于关爱留守儿童的三下乡活动开展,为了关注乡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和福祉,我们组织了一场特殊的志愿者服务活动。在活动中,安徽省大学生“三下乡”关心留…
柳腔,一种调,一种情
柳腔,大致产生于清代中叶的即墨西部地区,逐渐流行于胶东一带。《中国地方戏曲集成》载:柳腔是由民间说唱“本肘鼓”演变形成的,又称“老拐调”、“哦嗬”,也有着“胶东之花”的美称。柳腔是人们研究和学…
以青年之力,点亮微心愿
在参与乡村环境治理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以及志愿服务的价值。这项活动旨在改善乡村地区的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的生活品质,并促进可持续发展。首先,乡村环境治理志愿服务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