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多主体协同合作,打造农村宜居环境。
中国青年网潍坊7月22日电(通讯员 孙凯宁)人居环境治理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重点任务之一,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强调“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关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任务,同样三农问题也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需要发挥政府、社会组织、村干部、村民等多主体的参与,2023年7月15日至7月22日 曲阜师范大学青年星帆实践队走进农村环境,循着道路发现农村治理环境的良好举措,也在其中探求问题,提出建议。
实施“门前三包”,优化人居环境。
社会实践队员所调研的村庄的每户人家门口都会张贴“门前三包”责任公示牌,其中包括包环境卫生,包绿化管理,包容貌秩序三个方面,“门前三包”责任制作为加强社区精细化管理的重要载体,也作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市民群众等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的重要措施,也是创建美丽乡村的重要方式。通过“门前三包”制度,将创建美丽乡村,建造宜居环境的责任细化到每一个村户,每一位村民手中。门前三包政策由村委会牵头实施监督,由村民主动积极遵守,不断发挥一个个小的萤火力量,也能汇聚烈烈火炬,细微到小小垃圾,大到整体村容村貌,都离不开多主体发挥的作用。社会实践队员通过采访村民得知“门前三包”制度已经实施多年,村民本身对于村庄本身环境的改善也比较满意。还说到“这样的环境已经很好了”,社会实践队员从齐整整洁的街道,良好的绿化也已经看出村庄环境的美丽宜居。
改造现生机,旧村展新颜。
社会实践队员除了外出走入其他村庄调研外,有条件的还继续深入走进自己生活多年的村庄,不断挖掘实施村庄改造措施的具体操作过程和实施意义,亲身体会村庄多年来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从崎岖小路到宽敞大道,从垃圾无处堆放到整齐的垃圾箱摆在道路街道处,以方便居住在各个地方的居民都能最短距离的去倾倒垃圾。从土地荒草杂生到有规划的种植绿植,净化空气,美化村庄环境。村庄处处都有着勃勃生机的焕发,在与村民的交谈中也进一步了解到村庄的路是2020年春天修建起来的。要想富,先修路。道路修建之后变得通行方便了许多,对村庄人居环境来讲也是极大的改善。之后又在道路两旁的土地上进行改造,规范化种植绿植,成排的小树在道路两旁生长起来,更有村民自主修建围栏或铺建板砖,使属于自己居住范围外的环境变得更加整齐美观。村庄每天都会派专人打扫街道卫生,比如清理垃圾,打扫街道、提醒居民不合理的道路占用情况等等。经了解,负责打扫卫生都为村中自己招募,工作时间从早上5点到下午5点,这也让那些需要晚年自己获取资金生活的老人有了一个较为安逸和安全的工作。
改造仍有梗阻,前行还需努力。
实践队员在与村民的交谈中发现村庄的垃圾并未施行分类,所有的垃圾无分类直接扔进垃圾桶,再由垃圾车收走。唯一被分出来的是建筑垃圾,统一放置建筑垃圾的地点在村后。
村中还有污水处理系统,在每个住户后方的排水道都安装有相应的污水处理装置。但是在村庄道路两旁的建造的管道排水系统半途而废,有的已经安装好了管道但未使用,有的地域还没有安装好管道。伴随着村庄美丽乡村工作的持续开展,乡村环境得到不断优化,绿色植被有序种植。在乡村环境得到极大改善的同时,同样也存在着一些漏洞。在了解了成就之后,也让我们更加关注于问题。推进后续乡村人居环境建设还需政府、村委会、村民等多主体协作的力量,有梗阻才更有前进的力量,这也激励着社会实践队员不断探索问题,建言献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73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