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淬英雄之心,铸青年精神(十三)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作者:“盛夏志愿行,服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新时代新青年,更需崇尚英雄、学习英雄、争当英雄,以踏实作为,不断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英雄的事迹要传颂,英雄的精神要传承,学习英雄应是新时代的新风尚,庚续英雄精神,续写“英雄谱”,是当代青年的使命担当。为此,曲阜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盛夏志愿行,服务献温情”实践队对“永远的丰碑”——中国共产党多年历史上的优秀代表人物、革命英烈和劳动模范进行了学习,他们无疑是我们的英雄!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是张思德同志

张思德是一名普通的共产党员、一名普通的战士。然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主席毛泽东,在张思德追悼会上作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著名演讲。一个普通战士之所以引起领袖的如此关注,是因为在张思德的身上,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而坚持这个宗旨,正是我们党和军队战胜一切敌人、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所在。

张思德,1915年生,四川省仪陇县人。出身贫苦,对共产党和人民军队有着深厚感情。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长征,作战机智勇敢,曾在一次战斗中创造一人夺得2挺机枪的战绩,先后3次负伤。1938年任中央军委警卫营通信班长,工作认真负责,在带领全班完成机要通信、站岗放哨、开荒生产和建窑烧炭等各项任务中,成绩优异。1942年11月部队整编,调中央警卫团第1连当战士。他愉快服从组织分配,在毛泽东内卫班执行警卫任务。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经常帮助战友补洗衣服、编织草鞋,带头帮助驻地群众生产劳动。1944年,积极参加大生产运动,被选为农场副队长。7月,进陕北安塞县山中烧木炭。他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不怕苦、不怕累、不怕脏,每到出炭时都争先钻进窑中作业。9月5日,因炭窑崩塌,不幸牺牲,时年29岁。

9月8日,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的演讲中,对张思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给予了高度评价:“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76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寒假,我参与了一项特殊的活动——“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与启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社会实践之旅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色千里行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触历史之殇,探访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最新发布

人人讲安全
为传播安全知识教育,将安全知识教育传递到每个人心中,河南城建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雨衣侠”服务队的队员来到学校旁大阅城社区进行安全教育宣传。在活动中,服务队队员们给社区居民分发消防安全宣传单…
重庆学子“三下乡”:立可为之志,做有为青年——志愿者刘原伶日志
贡献青春力量,书写青年担当。当代中国青年要在感悟时代、紧跟时代中珍惜韶华,自觉按照党和人民的要求锤炼自己、提高自己,做到志存高远、德才兼修、勇于开拓,在火热的青春中放飞人生梦想,在拼搏的青春中…
重庆学子“三下乡”:传播红色文化,强化使命担当——志愿者罗亦婷日志
“青年学子唯有深入实践,才能深切感受社会前进的脉搏”,2023年暑假,作为长江师范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逐梦”青年志愿者“三下乡”实践团队中支教组的志愿者,罗亦婷和小伙伴们在龙桥社区组织开展的…
把握安全,人人有责
为提高在校学生消防安全意识,纠正错误的消防认知,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生活安全水平,助力构建和谐安全社会,6月24日,河南城建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雨衣侠”志愿服务队全体成员来到平顶山市叶县保安镇第二…
重庆学子“三下乡”:汲取榜样力量,绽放青春年华——志愿者日志慰问老党员篇
为进一步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长江师范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逐梦”青年志愿者“三下乡”时间团队走进重庆市涪陵区李渡街道石龙、龙桥社区开展关爱慰问老党员活…
人人把握安全关
。为传播安全知识教育,将安全知识教育贯彻到每个人心中。河南城建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雨衣侠”服务队乘车来到了叶县保安镇第二小学,在小学内进行安全知识教育活动。初进课堂,同学们热情高涨,每个人…
重庆学子“三下乡”:青春似火谱华章,走访慰问送温暖——志愿者日志慰问困难户篇
为传递爱心至每个角落,让困难户感到社会的关怀和温暖,长江师范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逐梦”青年志愿者“三下乡”实践团队前往涪陵区李渡街道石龙社区开展慰问困难家庭的活动。“用微笑说话,就是阳光…
淬英雄之心,铸青年精神(十二)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新时代新青年,更需崇尚英雄、学习英雄、争当英雄,以踏实作为,不断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贡献。英雄的事迹要…
重庆学子“三下乡”: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志愿者胥莉莉日志
青年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中国青年才会有力量,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才能充满希望,为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号召,长江师范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逐梦”青年志愿者“三下乡”实践团队…
重庆学子“三下乡”:心中热烈,青春常在——志愿者徐静日志
时光荏苒,为期7日的“三下乡”活动圆满落下帷幕。回顾整个“三下乡”活动,长江师范学院大数据与智能工程学院“逐梦”青年志愿者服务团们开展了实地调研、宣传慰问、支教等系列活动。在此次“三下乡”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