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子三下乡:寻楷模足迹,传红色血脉

来源: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作者:Nostalgia

老兵,一个时代的记忆,一段历史的见证,他们是新中国从血与火中崛起的亲历者。为深入学习和弘扬老兵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磨练自身意志,2023年8月1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我们的传家宝”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陕西省咸阳市开展实践活动,拜访龚仁孝、杨茂森老前辈。

图为龚仁孝老前辈与实践团交谈过程

龚仁孝,1950年入伍,1956年退伍,1952年10月25日入朝参战并荣立战功。朝鲜鱼隐山,距三八线仅10公里,是抗美援朝后期敌我争夺的重要军事要地。1953年7月16日,龚仁孝同志所在的加强连八十余人奉命攻克鱼隐山二、三、四号高地,在这次战斗中,龚仁孝同志一人坚守阵地两天两夜,打退敌人大小十二次反扑,歼敌一百一十余人,被授予一等战功。

图为龚仁孝老前辈获得的荣誉功勋

在访谈中,龚仁孝老前辈把在场的每一位实践团成员都带到了那场激烈的战斗之中。龚仁孝老前辈目光坚定,神情严肃,握起拳头模仿着当初的样子,当讲到志愿军终于冲破敌人封锁线时,老人脸上露出了微笑。实践团成员听得聚精会神,为先辈志愿军大无畏的民族精神所感染。

图为龚仁孝老前辈为实践团讲述战争经过

当回忆战场上最难忘的经历时,龚仁孝老前辈说:“坚守了一天一夜之后,没水没粮,嗓子已经干得不行了,我找来擦枪机油喝下去润嗓子,填肚子,擦枪的机油是甜的,但喝下去后肚子痛,非常难受。”

当被问到这次战争最大的感受,龚仁孝老前辈说到:“ 我们国家没有现代化的武器是不行的,我还是希望国家要更加注重现代化武器的研发。”同时也寄语实践团:“你们一定要做到好好学习,听从国家的指挥,听从祖国的召唤,为祖国,为人民做贡献。”

图为杨茂森老前辈讲述战争经过

杨茂森,生于1930年, 1947年3月入伍,在冀热察军区学习无线电报务,解放战争中在冀热察辽军区独立第七师司令部电台工作,先后十四次跨越长城,参加过多次战斗。1949年4月,前辈所在的四野46军159师参加完辽沈、平津战役后,跨黄河、渡长江南下至湖南省湘潭。1950年10月调至北京总参通信部总台工作,1951年11月至1954年11月三次进出朝鲜,先后在志愿军司令部、开城谈判代表团从事通信工作。1966年3月转业,1991年离休,服役期间立三等功一次,受通令嘉奖三次。

杨茂森老前辈先后为实践团成员讲述了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的经历,着重讲述了三入朝鲜并担任通讯车车长进行敌后侦察任务以及被紧急调任回国在外交部担任文职人员的故事。在回忆到在钢铁运输线上顶着敌机轰炸压力抢修道路而牺牲的铁道兵时,杨老多次哽咽,眼含泪水,但从坚定的语气中仍能感受到志愿军顽强的意志和必胜的决心。

图为实践团成员认真聆听杨老讲述故事

杨茂森老前辈还向实践团成员展示了根据自身经历而写的回忆录,分为上、中、下三篇,承载着杨老三次出入朝鲜的大小记忆。在采访最后,杨茂森老人还特别强调到:“再过几天,也就是7月27日是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我希望你们能够把这个日子铭记于心。”同时也表达了对实践团成员殷切的期望,并留下了成员的名字。

图为杨老所著回忆录

本次拜访杨茂森老前辈,实践团成员表示,这些老兵都是为建设祖国抛头颅洒热血的英雄,他们的故事应该被记录下来,不能让后辈遗忘。实践团深深认识到,正因为当下和平生活来之不易,才更要铭记老兵们难忘的经历,才更要传承和发扬老兵精神。

图为实践团成员与杨茂森老前辈合影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80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济南大学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重走红色足迹,调研省政府旧址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和推进,发展红色旅游已成为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红色文旅在传播红色文化的过程中带动了乡村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有望成为助推乡村振兴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在莒南乡村振兴和…
构建全球乡村产业生态,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赴嘉兴市“产业融合助力乡村振兴”实践
新时代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要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伟大时代,乡村振兴则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路上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基础,而发展乡村产业就必须走产业融合之路。因此,2023年8月2…
以艺促学,共话成长
2023年7月8日,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起向未来志愿服务队第六分队在安陆市府城街道圆通寺社区的艺术课程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伴随着美术课程的逐步开展,学生的绘画作品也愈加丰富起来,经过师生课后交流,…
南职学子三下乡:反诈宣传进乡村,共建安全社会
南宁8月15日电(通讯员陈礼美)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宣传反诈知识,普及反诈教育,切实增强青少年的防诈意识和识骗能力,2023年7月8日,南宁职业技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仰恩大学爱与正义实践队:守望童真,助梦未来
为推动社区儿童全面发展,增强儿童保护河流的意识,7月10日,仰恩大学爱与正义实践队员们来到了下藤社区为暑托班的小朋友们带来了两次别开生面的活动。实践队员们向小朋友们科普了河流小知识,并开展了过滤水…
暑期教研,同心筑梦
2023年7月6日,为了发挥师范生的育人功能,更好地服务当地人民群众,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起向未来志愿服务队成员来到孝感安陆同时并进展开了文化研学与暑期助学活动,通过文化研学实践队员欣赏到了精美的文物,…
三下乡 | 营造良好校园文化,我们在行动
一块黑板,一种文化,一份传递,一处风景。黑板报作为班级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不仅为班级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而且充分发挥校园隐性教育功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为创建文明校园,营造良好…
湖北学子三下乡:为孩子们建造文学的伊甸园
梭罗在《瓦尔登湖》里说道:生命并没有价值,除非你选择并赋予他价值,没有哪个地方有幸福,除非你为自己带来幸福。无论是简单易懂的,还是有思想深度的文学作品能在某一时间带给漫长的生活中给予指引和振聋…
南京学子三下乡:探访水厂寻发展,青春能电促振兴
为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充分了解国家水网建设、水资源利用现状及水生态保护等概念,同时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2023年8月11日,河海大学能源与电…
安徽学子三下乡: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赴湖东路街道城市基础设施规划队赴湖东路街道城
安徽工业大学邵兴宇摘要:本报告主要介绍了一次关于城市公益宣传和社区飞线问题情况调研的实践活动。6月27日,安徽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赴湖东路街道城市基础设施规划队于湖东路街道办事处开展为期6天的围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