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黄瓜“富”魂筑梦农兴,数字赋能助力未来

来源:江苏师范大学“数字富农乡村振兴”实践调研团 作者:汪菲宏

大学生网报淮安730日电(通讯员 汪菲宏)202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为了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了解近年来“数字经济”背景下乡村产业发展态势,探索数字乡村治理新模式,2023年7月26日至8月14日,江苏师范大学商学院“数字富农乡村振兴”实践调研团前往淮安市淮阴区丁集镇黄瓜育苗基地、丁集黄瓜主题科普馆、黄瓜科技小院等地进行社会实践调研,走访当地特色黄瓜产业,调查丁集镇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探究其运用数字经济助推黄瓜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为初步了解我国农村地区数字经济的发展情况,团队每个人首先借助论文、新闻等多种形式积极主动地进行自学,接着集体讨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最后在老师的答疑解惑下完成了数字经济的理论学习。之后就理论学习成果和实践内容开展了线上集中会议,团队成员们讨论得热火朝天,你一言我一语,积极同指导老师交流商讨,经过多次修改,最终确定了结合丁集当地农村数字经济发展实际的调查问卷。拿到问卷的群众纷纷表示,这个问卷很符合当地情况,没有难懂的专业名词,填起来也很容易。

图为调研团发放关于数字乡村的调查问卷。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张子安摄

还未走进小镇,调研团就被映入眼帘的巨型温室大棚所震撼,来到黄瓜育苗基地后,调研团了解到,近年来,丁集镇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数字经济为基石,积极引导村民大力发展温室黄瓜种植,建成了由一栋占地4224平方米的连栋智能钢构温室和9栋占地7722平方米高标准日光温室大棚组成的黄瓜育苗基地,作为黄瓜育苗工厂和特、优、新品种黄瓜种植示范基地,从全国各地引进新品种,经过反复试种再进行育苗推广,根据菜农种植需求量进行“订单式育苗”,并跟踪指导做好科学种植,提高黄瓜种苗成活率,为农户降低成本风险,大大增加黄瓜产量。实现了从繁种、育苗、试种、推广、技术服务为一体的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种植模式,不断扩大基地规模,提升黄瓜品质,拓宽黄瓜销路,使黄瓜产业不断升级,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图为调研团在黄瓜育苗基地研究现代种植技术。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张子安摄

“黄瓜起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热带雨林地区,人类早在5000多年前已开始进行黄瓜驯化。黄瓜在我国古代并不叫黄瓜,而叫胡瓜……”在丁集黄瓜主题科普馆,调研团成员们拿着“黄瓜花”聆听黄瓜的起源,了解丁集黄瓜产业的历史,伴着一幅幅照片和一组组数据,仿佛切身走过黄瓜产业发展的奋斗历程。

丁集黄瓜产业历经了“产品培育期一产业成长期一品牌创建期一发展低谷期一繁荣振兴期”的30多年发展,通过镇村干部带头承包土地从事日光能温室大棚黄瓜栽培,逐步推动黄瓜生产由分拣、贴牌、包装等粗加工,逐渐向精深加工、贸易物流、休闲旅游、电子商务等诸多领域拓展,与主导产业形成联动发展格局,深入推进产业融合发展,逐渐形成如今较为成熟的黄瓜产业基地。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数字经济的成熟与应用,丁集镇围绕建强“产业链”,做优“菜篮子”,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数字经济为着眼点,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依托智慧丁集大数据中心,补齐短板弱项,优化延伸产业链条,擦亮“花黄瓜脆”的黄瓜品牌,让丁集黄瓜特色产业撑起群众幸福生活,农民钱袋子加速“鼓起来”,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图为调研团在科普馆内聆听黄瓜小知识。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周千烨摄

发展数字经济,以数字技术赋能乡村振兴,是乡村建设发展的新未来。数字乡村建设正在各地如火如荼地展开,作为“数字乡村”建设的试点,丁集镇在数字乡村治理和信息共享方面表现亮眼,特色鲜明。通过聚焦黄瓜产业发展,深耕黄瓜文化、丰富黄瓜产品、提升黄瓜质量,发展黄瓜产业的基础越来越夯实、品牌越来越响亮、市场越来越广阔,丁集黄瓜产业已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引擎、健康生活的新时尚、助农增收的新动力,是数字经济的生动应用,是乡村振兴理念的具体实践。通过此次调研,团队成员们探索了丁集镇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创新模式,探寻了数字经济带领丁集农民脱贫致富之道,感慨道,数字“下乡”帮助乡村特色产品“走出去”,缩小了城乡之间的“信息鸿沟”,可以打造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现代化新农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

图为实践调研团部分成员合影。大学生网报通讯员 周千烨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83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曲园学子寒假行---温情养老,幸福夕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关爱老年人已成为我们无法忽视的社会责任。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代际沟通的减少,以及部分老年人在身体、心理方面的特殊需求,如何让他们拥…… 韩文昊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山东大学生走入鲁源新村,探索文化赋能蝶变之路

曾经的鲁源村,地理位置偏远、自然资源匮乏、经济基础薄弱。而如今,这个昔日的偏远小山村,借助丰富文化底蕴,将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摇身一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别墅村”。为了探索…… 曲阜师范大学韩文 曲阜师范大学韩文昊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美育微光,“五彩花蕾”绽放乡野

在乡村振兴与文化教育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河北易县听松书院成为了知识与艺术传播的重要据点。2025年1月18日,华北电力大学…

曲园学子寒假行---温情养老,幸福夕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关爱老年人已成为我们无法忽视的社会责任。由于生活节奏的加快,代际沟通的减少…

春至期垤,守护成长

经过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我们在晚上九点到达支教地点期垤村。支教队员们经过简单整理马上投入到支教活动的准备中。大家齐心…

山东大学春晖社“红耀滇南”支教队于红河县宝华镇寒假公益课堂支教第一天

【山大春晖红耀滇南支教队1月19日电】春晖送暖,爱洒红河——记山大春晖红河县宝华镇支教寒假公益课堂第一天跨越山海,情谊相…

山东大学(威海)学生小树林支教调研团沂萌队成功开展急救科普活动

山东大学(威海)学生小树林支教调研团沂萌队成功开展“‘救’在身边:急救科普点亮生命灯塔”活动在当今时代,国家正大力倡…

最新发布

凝聚百年青年力量,科技赋能乡村振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德学院赴乡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安德学院九省百余地“凝聚百名青年力量,科技赋能乡村振兴”暑期社会实践团赴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和平村和人和村开展实践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
渠水长流,精神永存
2023年7月10日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筑梦总部”全体成员前往河南安阳市林州市重走修渠之路,体验世界八大奇迹之一,记录红色梦想,传递红旗渠精神。走访当地建造红旗渠的老人,了解当时的艰苦奋斗历程,…
【青春赋能“三下乡”】青岛科技大学赴泰安市新泰市“星火传递”调研小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了解泰安市新泰市翟镇地区的新旧动能转换状况,推动绿色能源发展的步伐,展示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和生态特色,推动地方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新的契机。青岛科技大学“星火传递”调研小组于八月三日奔赴…
探寻皮影艺术,传承非遗文化
“皮影戏”又称“灯影戏”,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一件传统手工皮影,必须经过24道工序,皮料得选用3—5年的新鲜牛皮,画稿得符合戏剧人物的程式规定,雕刻要以笔代刀讲究线条流畅,上色…
艺起入基层,携手开展三点半小课堂
7月4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起向未来志愿服务队李店小分队赴安陆李店开展为期15天的三下乡活动。今日正式开展。上午,赵立主任不辞辛苦,亲自带领下李店社区成员熟悉了李店社区大致管辖范围,方便成员日后更…
创卫活动,志愿者们在行动
王义贞镇隶属于湖北省孝感市安陆市,地处安陆市西北部,东与雷公镇接壤,南、西与京山市坪坝镇毗邻,北与孛畈镇和随州市洛阳镇相连。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为王店区。1987年9月,才改名叫作王义贞镇。我们…
湖北学子三下乡:水深危险!!!避免溺水
天气逐渐炎热,防溺水安全教育又成为学校安全教育的头等大事。为了扎实有效的开展防溺水安全教育工作,提高学生们防溺意识,志愿者们为学生们特意开展了“防溺水专题教育”活动。在主题班会上,学生通过观看…
武汉学子三下乡:在祖国江河上架起长虹
在浙江第一大河钱塘江上,静卧着一座历经沧桑的钱塘江大桥,全长1453米。这是中国人自主设计建造的,也是我国第一座公路铁路兼用的现代化大桥。2023年7月2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匠心队”来到钱塘江大桥陈列馆…
艺’起‘乡’遇,“四点半课堂”活动
7月13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艺起向未来”志愿服务队在湖北省安陆市李店镇开展为期15天的“四点半课堂”活动,为当地小学生辅导作业和娱乐活动。四点半课堂”主要开展作业辅导、兴趣培养等关爱服务,…
走进云龙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感悟智慧云龙基层治理新动能
图一志愿者们走进云龙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开展实践活动图二志愿者们参观云龙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中国矿业大学数学学院8月7日讯】(通讯员:刘畅吴思漫)8月7日,中国矿业大学志愿服务参与社区治理情况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