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奔赴“海鲈之乡”,这群青年以“蓝色情怀”抒写“红色担当”

来源: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作者:   李吉钰 刘蓉青 宋丽

为积极响应“发展海洋经济,加快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战略部署,推进渔业产业绿色转型,全方面提升养殖效益,促使乡村经济高质量发展。近日,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岗位科学家杨正勇教授,带领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来到全国规模最大的海鲈鱼产区——中国广东省珠海斗门区,开展养殖助农调研活动,在“中国海鲈之乡”深入了解生产现状及技术需求,如实记录养殖户亟待解决的问题,并整理形成调研报告,帮助产业有效规划发展路径,为品牌推介献计献策,鼓励海洋学子以青春力量助力海水养殖。

全面准备,为顺利调研打下坚实基础

7月13日中午,体系团队与南海水产研究所陶启友站长一同前往斗门区白蕉镇,漫步在烈日炎炎下,一排排整齐的鱼塘边是正在忙碌的渔民。据博士生张迪介绍,斗门区海鲈产量占全国海鲈总产量的50%以上,当地产业发展全凭这条鱼,为保证调研质量,体系团队会提前一天召开培训会,培训时长超过4个小时。带队老师表示,“守护海岸线是我们的责任,报效国家、振兴乡村是我们的使命,只有到现场去,真正的了解农民的需求,才能真正帮到他们。”

培训会结束后,体系团队依据背景资料,紧锣密鼓地设计问卷,每一个问题都经过反复斟酌,前往目的地的路上,继续校对访谈内容,保证采访质量,陈桂莹坚定地说:“这是我们实践所学知识的机会,也是发挥自身价值的机会,我们要全力以赴好好把握。”

在接近40℃高温下户外调研,团队成员的汗水早已浸透衣裳,但一见到醇厚朴实的养殖户,他们的热情又被点燃,一颗助农急切的心让他们乐在其中。在陶站长的协助下,养殖户与成员们开始了一对一深度访谈。在被问及苗种培育时,粤顺水产养殖有限公司的张先生谈到,广东没有海鲈鱼的鱼苗,都是从福建运过来的,由于广东的育苗技术缺乏以及育苗成本太高,这对于广东海鲈鱼养殖是卡脖子问题啊。成员们认真的听着,记着,思考着如何才能为广东育苗问题尽一份力。

搭建信任之桥,以实践厚植爱农情怀

调研过程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面对农户的防备和质疑,多亏了陶站长的帮助,访谈才得以在农户的“半信半疑”中开始。随着交谈的深入,养殖户们逐渐感受到体系团队的真诚,终于敞开心扉带他们走在塘间,走进养殖。在养殖户的耐心介绍下,团队成员将清塘、下苗、投料等日常养殖活动绘制成图加深认识。面临养殖户养殖成本高的经营困境,少不了技术指导和政策支持作为解决问题的重要抓手。我们海大学子要走进海洋一线,在调研中了解国情社情民情,锻炼本领、服务人民,争做强国栋梁,复兴先锋。

访谈结束后,团队成员一起归纳整理养殖户提供的数据,分析现存问题背后的原因,同时为相关政策发展提出改进建议,再将第二天的行程和访谈内容安排好后,一天才算结束。焦硕表示:“用脚步丈量海岸线,才懂得怎么去联系人民群众,才深刻理解什么是实事求是,我就要‘自找苦吃’,把论文写在世界的大洋大海和祖国的江河湖泊上。”

年轻人不远千里来到基层一线,收获的远比想象中更多。近年来的调研,累计拜访养殖个体、养殖企业、饲料企业100多家,倾听农户吐露养殖难点,感受到他们敞开心扉、毫无保留的信任,这种情感复杂又深厚,将守护海岸线的责任牢牢地印在了每一个人心里,十万八千里海岸线连接了农户与教学团队,成为产学研的“感情线”,渔业经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刘蓉青同学说:“养殖户伯伯看到我们热得出汗了,特地把电风扇搬出来,就像关心自己的孩子一样关心我们,他们的淳朴善良坚定了我的助农决心。”

赓续初心使命,争做有为青年

养殖户脸上丰收的笑容就是体系团队的心愿,自2009年起,团队一直坚持将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在三农战线上持续深耕,每年累计走访150余农户,深入养殖户间倾听他们的需求,以国家海水鱼产业技术体系为媒介为养殖户发声,每年报送近10万字海水鱼养殖动态报告,撰写的大菱鲆产业决策咨询报告曾被威海市地方海洋发展局所采纳,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高度认可,坚定承担起建设大型蓝色粮仓的重要角色,以稳保海水养殖产业链及其衍生环节良好发展为己任,不惧挑战积极探索。

一年又一年,青年学子向农而行,在海岸线遇上乡村振兴,忙碌但充实,疲惫却甜蜜。他们走进塘间“自找苦吃”,以造福人民、振兴国家为初心,脚踏实地收集数据做研究,坚信助力渔业产业对于保障食品安全、促进乡村振兴、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传承渔业文化和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当代青年需要用创新精神和知识技能为渔业可持续发展注入生机活力。

“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强业富民的美好愿景,离不开筚路蓝缕、手胼足胝的艰苦奋斗,没被困难打到,就会因此变得更强。十几年来,体系团队矢志不移的坚持,不仅是助力养殖产业、造福一方百姓的故事,也是对产学研谱写“海洋强国”新篇章的生动诠释。振兴乡村之路任重而道远,久久为功建设蓝色家园,未来也必将有更多海洋学子在海岸沿线展现青春智慧,贡献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86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情暖社区,科普启航”实践队进社区,探讨家长育心之道

在寒假来临之际,孩子的思想教育成为了众多家庭关注的焦点。为深入了解社区居民在这一时期的教育方式,1月13日,“情暖社区,科普启航”实践队满怀热忱地走进济宁市任城区牛市社区,开展…… 周益萱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情暖社区,科普启航”实践队进社区科普宣讲,启迪科学未来

为激发社区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积极探索科学原理,1月11日,“情暖社区,科普启航”实践队于曲阜市南池社区进行了科普宣讲活动,为社区科普贡献了自己的力量。“志愿蓝衫巧筹备,科普场…… 周益萱 曲阜师范大学物理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童声诵普语,幼苗展新姿

在多元文化交融、信息高速传播的当今时代,普通话作为我国的通用语言,是连接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人们的重要纽带,在促进社会…

“情暖社区,科普启航”实践队进社区,探讨家长育心之道

在寒假来临之际,孩子的思想教育成为了众多家庭关注的焦点。为深入了解社区居民在这一时期的教育方式,1月13日,“情暖社区,…

兰工大学子走进长征纪念馆,赓续红色血脉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情怀,激励引导党员干部…

“情暖社区,科普启航”实践队进社区科普宣讲,启迪科学未来

为激发社区孩子们对科学的兴趣,积极探索科学原理,1月11日,“情暖社区,科普启航”实践队于曲阜市南池社区进行了科普宣讲活…

推普入乡村,语通助振兴

在国家大力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为了提高农村地区的普通话水平,促进语言交流与文化发展,1月14日,曲阜师范大…

最新发布

十堰学子三下乡:倡导助残风尚,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青年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钱海涛)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6月26日上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助梦者-爱之舟…
湖北学子三下乡:倡导助残风尚,构建和谐社会
中国青年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钱海涛)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6月26日上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助梦者-爱之舟…
青年的“生”与“不生”
生育率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近年来更是热度不减。从政府逐步开放“二孩”、“三孩”的政策,到专家们探讨女性最佳生育年龄,再到一孩生育率的持续下降和新生人口预计减少的消息,生育率问题似乎一直围…
湖北文理学院:深入农村调研助力乡村振兴
(通讯员:付琳)“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必须要实现乡村的全面振兴。”为了促进大学生对农村问题的认识和理解,了解农村的发展情况,推动新农村思想纵深发展,帮助新时代学生深入基…
汽院学子三下乡:微光助残,温暖同行
中国青年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钱海涛)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6月26日上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助梦者-爱之舟…
赓续红色血脉 重温红色足迹
安徽学子三下乡:赓续红色血脉重温红色足迹中国青年网芜湖8月1日电(通讯员郭玉峰)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
十堰学子三下乡:微光助残,温暖同行
中国青年网十堰6月27日电(通讯员钱海涛)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弘扬中华民族扶弱助残的传统美德,6月26日上午,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助梦者-爱之舟…
三下乡:了解中国大地
为了培养小朋友们对国家和世界的地理意识,让他们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和周围的环境,志愿者老师们在经过协商后开始了中国地图的学习。从一方面来说,通过地图,小朋友们可以了解中国各个地区的不同文化、民族…
建设美丽乡村,实施乡村振兴
中国青年网孝感7月13日电(通讯员唐心怡)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艺起向未来”志愿服务队中10名学生,7月3日起,赴孝感安陆烟店镇,为当地学生开展多样课堂教育,其中包括学习指导,艺术培养,党史教育,…
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重温红色历史
我跟随湖北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匠心社会实践队前往中共杭州小组纪念馆,这是位于浙江省杭州市的一个纪念馆,以展示中共杭州小组的历史和相关文物、图片、文献等为主要内容。通过参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