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党中央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号召,探寻智慧农业的发展与乡村振兴的衔接,河海大学南通市武陵村发展调研团于7月1日到达武陵村,深入乡间开展调研采访。实践团先后来到武陵村、东昌镇村、元祥村、小塘沙村、新河村、嘉禾力有限公司等地进行实地调研,与村镇负责人、公司相关负责人和当地的农民展开调查学习。
当我走进武陵村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烈日下,反射着光亮的大鹏,田地间的农业工作者并不是那么的多,许是燥热的天气将大家都藏在了家中,也可能是智慧农业的发展让大家休息在家中。我们首先走访了武陵村的村民,对这次调研的供应基地有了初步了解。因为靠近基地,深受基地带给他们的好处,“我觉得,这个智慧农业啊,对我们,对政府,对这些个工作人员都是有好处的,能赚钱,也给我们省了钱,省了不少力气。”居民赵女士笑呵呵地说道。
参观农场,博农林之秀,览科技之光
我们来到了基地边,远远就闻到一股特属于蔬菜的清香。生气勃勃,菜田绿茵。迷映在飘影下的风,吹拂着翠绿的嫩叶,绿浪漪涟。
阳光正燥热的午后,在当地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上海室外蔬菜主供应基地。眼下正是夏日炎炎的时节,基地里的蔬菜恰逢上市,翠绿的叶子让人看了就垂涎欲滴,每天都有不少的人前来采摘出去销售。我们观摩了蔬菜的立体无土栽培技术,领略到现代科技在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体会到科技是农业现代化的密码。
工作人员带着队员们参观了示范园,并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上海室外蔬菜主供应基地的主业是大棚蔬菜种植,已实现全自动化无土栽培,栽培的营养液由施肥机根据不同植物及同一植物生长不同阶段的不同需求配置,此外还有自动化灌溉系统,温湿度及二氧化碳控制系统,光照调节系统,除虫系统等各项装置对作物生长进行全方位调控,整个生长过程都依靠计算机控制补给。此种培育方式长期来看不仅大大节省人力成本,培育出的作物品质也远胜市场同类产品,收益十分可观。
智慧农业下回望丰收
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给农业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通过这次三下乡的经历,我看到了智能农机装备与传统农耕碰撞出了奇幻瑰丽、令人着迷的火花。智能农机装备提高了农作物耕种与收割效率,推动农业现代化。当我们看着自动化无土栽培的智慧农业基地时,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一幅景象:未来“三夏”农忙时,在广袤田畴里,各类现代农机装备纵横驰骋,成为农家“好帮手”,为粮食稳产增收保驾护航,而农民不用像以前“背朝黄土面朝天”。
学习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不止是武陵村,很多地方已经在推行数字化农业,他们建立温室大棚,通过光伏发电保持棚内温度以满足蔬菜水果生长对于温度的需求。棚内可采取滴灌,喷灌相结合的方式,这样发展了节水型农业。而一些农业生产活动通过远程遥控即可完成,极大的降低了人力成本。
新农业,新发展下的青年人之路
当然,在感悟农业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个重要的问题:留在农村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发展农村经济的大多是一些年纪较长的群体。而那些从农村走出去的年轻人,就是说一些具备一定知识文化水平的年轻群体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离开农村去往城市发展。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觉得在农村就是没出息,只有去城市找工作才算是成功的。我想这也是国家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原因之一。如果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能够回到本地带动本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乡村经济将取得重大突破,可为乡村振兴提供新动力。对于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经济发展,我们仍然有很长的路要走。
推动农业农村数字化经济发展是一个长久的过程,在本次“三下乡”中,时间虽然不长,但我们从中得到很多体会。我们得到的不仅仅是智慧农业模式的成功经验,更多的是来自心灵的一种感受,为祖国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感到自豪与骄傲,为农民生产得到国家保障感到喜悦!我们在学习中更多的是一种理论,在学校真正实践的东西并不是很多,然而“三下乡”这种活动对我们来说恰巧是一种实践,也是一种锻炼。在实践过程中,我们也遇到很多问题,毕竟“世上没有完美的事情”,而我们所学的知识也有限。面对一些难题,我们十分无奈,但却也是我们今后努力学习的动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87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