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护佑方言文化,共铸语言记忆:多岗位声音共聚传承征程

来源: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陈与瑶

2023年8月,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徽声皖韵,传承乡音”安徽方言童谣谚语采录社会实践团队的第四小组成员何帆、陈与瑶于安徽省芜湖市展开了一次的社会实践,对童谣、谚语展开了深入的采录及调查。我们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别对路人、中学语文老师以及政府工作人员进行了采访,从不同角度了解了保护与传承方言的重要性。这次实践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方言文化的深厚底蕴,更明白了每个人都应为此付出努力,共同呵护这一珍贵的语言记忆。

一、学生随机采访:方言是根脉传承的良药

在随机采访过程中,我们走访了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路人。许多中老年人坦言,他们的童年时光充斥着方言的呢喃,是方言让他们与家乡、家人紧密相连。一位老者感叹:“小时候,方言是我们的家庭标志,是我们与祖辈的情感纽带。如今,年轻人流行普通话,方言却逐渐被边缘化,这是一种文化的流失。”而年轻人的观点也不容忽视,他们认为方言的保护与传承,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珍视,应该积极参与。

二、中学语文访:方言是民俗文化的传承

8月11日,我们前往安徽师范大学附属外国语学校,与高中语文教师吴赞展开交流与讨论。在与吴老师的深入交流中,我们了解到其对于方言保护与传承有着深刻的认识。老师表示,芜湖话有着较强的生命力、较大生存空间和环境。但芜湖话在当代“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的大背景下,也遭到了一定程度的冲击,某些词汇面临着消亡的危机。对此,吴老师建议:可以让当地老人录制音频,建立方言文化资源库等。

身为语文教师,吴老师提到,初中语文课本中已经涉及到与方言有关的内容,例如《社戏》中的“打包票”、“日里”等。此外,教师还可以在语文教学中开展活动,例如让学生搜集芜湖方言与普通话的异同等。吴老师强调,教育是保护和传承方言的重要途径,这与推广普通话并不是对立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方言意识,也是培养他们对本土文化的尊重。

三、政府工作人员采访:方言是地方文化瑰宝

8月11日,我们前往了芜湖市委党史与地方研究室,政府工作人员热情地回答了我们的问题,他们表示,方言是地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地区的独特标志。保护与传承方言,有助于增强地方文化自信,推动地方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他们介绍了政府在方言保护方面所做的努力,如组织方言文化展览、开展方言普及活动等。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方言是我们的根,保护好方言,也是为了传承我们的根文化,让后代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家乡。”

四、不同身份与岗位,共同呵护方言的语言记忆

保护与传承方言,是一项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的事业。在这个多元社会中,不同岗位的人们都可以为方言的保护和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这次社会实践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方言保护与传承是不可或缺的使命,需要各个岗位的人员共同付出努力。居民的情感呼唤,语文老师的教育智慧,政府的政策引导,都为方言文化的传承做出了贡献。方言不仅是我们的语言,更是我们的文化根脉,保护与传承方言,是保护和传承我们的家园文化,让我们的文化更加多元丰富,更加自信独特的重要举措。

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方言保护与传承的话题,呼吁更多人参与其中,共同创造一个尊重、传承、创新的方言文化环境。让方言成为连接我们与过去、连接我们与家乡的珍贵桥梁,让方言文化在时代的长河中永不褪色,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89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高知退休人才返乡 助力乡村振兴——“桑榆启春”项目探寻智力返乡新路径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让愿意留在乡村、建设家乡的人留得安心,让愿意上山下乡、回报乡村的人更有信心”的号召下,乡村振兴战略不断深入推进。而人才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正迎来新的…… 常悦娴 张晶淼 周 南京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智’力返乡——开辟人才“返乡”新路径

近几年,人才振兴在乡村振兴的地位日渐凸显,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明确指出要让“人才在农村广阔天地大施所能、大展才华、大显身手,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常悦娴 赵珺 陶成 南京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桑榆启春”,智力返乡——退休不褪色,“返乡”助发展

时至今日,乡村振兴一词愈发频繁进入公众的事业。乡村振兴,靠的是人才。党的20大报告中有36次提到了人才,可见人才于乡村振兴之可贵。乡村的需求如何得到满足,高知人群的供给如何落实,…… 常悦娴 顾栩维 沈 南京财经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大美而无言
不知何时,“美”开始渗透这个时代的文化。“美”是一件事,“美”是一些人,“美”是一个习惯,渐渐地,“美”成为了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自古人们对美的追求,在孔子“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
走进南阳宛艾,传播艾灸之道
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通过燃烧艾草或艾叶,将产生的热量和草药成分作用于人体特定穴位,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还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促进身体健康。6月30日,武汉东湖…
三下乡|“加强民族团结,振奋民族精神”——西建大资源学子赴内蒙古博物院开展学习活动
为了解内蒙古革命斗争史以及近现代民族民俗,2023年7月2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资源工程学院赴三省五市乡村振兴暨民族团结社会实践团呼和浩特分队前往内蒙古博物院开展参观学习活动。团队成员在博物院合照团队…
阳光防诈,湖二师学子在行动
中国青年网荆门市8月13日电(通讯员:杨杨)8月5日早晨,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阳光防诈”防诈骗小队的志愿者们在上午八点准时到达湖北省荆门市拾回桥镇马新村,为乡村老人的防诈骗宣传工作进行一系列的准备。准…
心手相牵,传播温暖——滁州学院学子暑期关爱留守儿童社会实践活动
【暑期“三下乡”】滁州学院学子关爱留守儿童系列实践活动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孩子,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他们小小的肩膀早早地扛起生活的重担。这群孩子分散在全国各地,他们背负的很多,但期待的很少,他们…
心愿支教·圆梦课堂4
【心愿支教·圆梦课堂】心愿团队支教之旅的新一周开始啦,经过一个周末的养精蓄锐,同学们和老师们今天都格外地精神饱满,上课的质量也更胜从前啦。今天朱冰姿老师的语文课给孩子们对文言文《桃花源记》进行…
巢湖学院学子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防范电信诈骗,筑牢反诈防线
为有效提高社区居民的反电信诈骗意识,在指导老师余仁能、队长徐梦清的带领下,巢湖学院外国语学院赴庐江县盛桥镇泡泡趣味英语公益课堂(POPEnglish)党团员社会实践服务团队于6月29日下午3点走进盛桥镇神墩村及七…
心愿支教·圆梦课堂3
【心愿支教·圆梦课堂】又迎来新的一天啦,今天的英语课王舒源老师给同学们对课本上的课文进行了讲解,随后还带同学们鉴赏了英文诗歌,给孩子们普及了英文中的古语习惯,孩子们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同…
帮助残疾人,你我担责
中国青年网十堰7月21日电(通讯员桂裕程)为了响应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的号召,关爱祖国未来的花朵,让更多的残障儿童感受到希望与爱,秉持者“让残障儿童也拥有一个快乐的童话”的理念,…
三下乡|“共建生态家园,共享碧海蓝天”—西建大资源学子赴呼和浩特蒙草科技开展学习调研活
为进一步了解草原生态修复的方法,认识草原植物的多样性,2023年7月20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资源工程学院赴呼和浩特市暑期社会实践团于生态产业数字应用服务商——小草数字展开学习调研活动。实践团在蒙草科技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