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丧钟悲鸣,不忘史诫——观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有感

来源: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 作者:王宁静

有人说,南京是座忧伤的城市。汩汩河川曾流过繁华的城都,却也承载着后主恰似一江春水的愁绪。曾带着30万同胞的血液,去诉说那忧伤的故事。

当古都金陵被血痕涂抹,你是否感到了来自血脉尽头的,饱含灭族之恨的悲情?如今,我们再一次来到这曾经被蹂躏的大地之上,去感受中国人内心深处刻骨铭心的集体记忆。

2023年6月20日,通过安徽工业大学公共管理与法学院,红色寻访团社会实践队伍的“三下乡”活动,我们前往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希望通过活动能够让青年人铭记历史,不忘前人,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纪念馆上方仿佛笼罩着一片挥之不去的阴霾,让人不禁想起那段悲怆的历史。

怎敢忘山河血

1937年12月13日,南京沦陷。侵华日寇以毫无人性的方式屠戮人民,血染江宁。南京,在日军明晃晃的长枪刺刀下,被打上了永久的血的烙印。军官间惨无人道的杀戮比赛,一个又一个倒下的无辜生灵。在炼狱般的六周里,有30万同胞惨遭日军屠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门前沉重肃穆的黑墙之上,那些罗列的,曾经鲜活的,抑或未知的名字,都以我们难以想象的方式,被永恒定格在了那里。截止目前,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寥寥七十三人。

图片为截至2017年9月30日登记在册的部分南京大屠杀幸存者

不忘历史之痛

进入大门,呈现在眼前的是和平大钟,和平大钟由三根三角柱顶盘而立,上面的祭字估计有100个,和平估计有56个,看说明,这个和平大钟是1943年制造的。来到一个大空地的地方,有一个母亲唤子的雕像令人触目惊心。凌乱的头发,残破的衣衫,她双眼望着天空,似乎在乞求什么,但是她怀里的孩子已经死了。母亲无助、无力、悲伤,她仰望苍天,张嘴欲喊,却喊不出声,流不出泪……她看起来那么高大,可又那么渺小。“被杀害的儿子永不再生;被活埋的丈夫永不再生;悲苦留给了被恶魔强暴了的妻子,苍天啊……”抱着孩子萎谢的身子,受辱的母亲眼泪也已干涸……

来到“万人坑”遗址,一堵红墙上刻着王久辛所写的著名的著作——《狂雪》,文章中记载了当时日军如何攻破城与杀害南京300000军民的情景。走过了红墙,便进入了一个馆内,里面贴着十分多的照片,陈列了一些1943年遗留下来的物品,日军的所作所为罄竹难书。“万人坑”内的累累白骨,仿佛在向世人宣告当初这里发生了怎样的暴行,这是日军屠杀同胞的铁证。大家都相顾无言,眼里充斥着激愤。

再往里走,每隔12秒就能听到水滴声。“滴—答—滴—答”,随即,墙上的无数个头像中就有一个会亮起,随即熄灭!就代表了,在长达6个星期的南京大屠杀当中,每12秒就有一个生命消逝。想到这里,无止境的杀戮、绝望的抽泣,扭曲的画面,仿佛一幕幕在眼前重演。我根本无法想象,这炼狱般的人间将是怎样疯狂。我们修复着伤痛的心情,继续向前…

图为 “家破人亡”雕塑

国际友人带来的希望

在馆内,我们也看到了一些特别的雕塑和照片。明妮·魏特琳—一位美国传教士,任教于金陵女子学院。在抗战时期设立南京安全区保护中国难民,南京大屠杀中保护了很多中国女孩。魏特琳去世时年仅55岁。从26岁来到中国,在她的一生中有28年的时间都在中国,她把自己一半的生命都献给了中国!全身心投入到了金陵女子学院的教学和之后的难民救助工作中。她亲眼目睹了日军那些泯灭人性、惨无人道的暴行,这些痛苦的场景也都化成记忆,在她日后的生活中不断发酵,渐渐压垮了她的神经。回到美国之后就患上抑郁症,不久在家中自杀身亡。这实在令人唏嘘,也令人钦佩与她的勇敢和大义。她值得被每个中国人所铭记。

图片为明妮·魏特琳

以史为鉴,共创未来

南京大屠杀是中华民族深刻的伤痛记忆,更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道触目惊心的伤痕。这场惨无人道的历史悲剧被列入联合国“世界记忆遗产”,提醒全世界人们不忘却杀戮的暴行,不忘却历史的教训。捷克总统泽曼曾专程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加拿大安大略省会议也通过了“设立南京大屠杀纪念日”的动议……越来越多的国际友人加入到捍卫南京大屠杀惨案历史记忆的队伍中来,谴责反人类暴行,维护历史正义,为共创和平、安全、繁荣的世界做出努力。

邪恶的暗潮,也许汹涌、也许澎湃,有的时候甚至会遮天蔽日,充塞于天地之间。但正如同没有永恒的黑夜与永远的严冬,那黎明一般的正义之剑终究会刺破这沉云密布的阴郁,为世界再度带来善良同光明。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92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环保在我心,环保宣传初见成效

通过我们一行人长达两个星期的努力,同学们节能低碳的意识初步形成,同学们对各项环保措施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今天的活动就是验收本次暑期环保科普之行的大检查,通过问卷的形式,了解……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这里有话说”线上采访圆满结束

为了能够更好地调查民众对环境保护概念,以及对“碳达峰”“碳中和”等词语的了解程度,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于7月26日展开了线上问卷调查的调研活动。调研问题主要以……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助力环境保护,你我在行动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增加,环境危机频繁出现,人类的生存正在面临严峻挑战,生物多样性在不断减少、冰川融化……为了缓解环境的危机,世界各国提……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把环保“袋”回家——环保袋设计绘画活动顺利完成

为了响应本次活动的主题:绿色出行,白色远离。环保你我,健康环境,理学院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机动组的全体成员于7月25日在理学院二楼开展了把环保“待遇”回家——环保袋设计绘画活动……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设计环保袋,绘画绿色图

今天上午由理学院志愿者策划、组织的“把环保‘袋’回家——环保袋设计绘画”活动在理学院圆满结束。通过这次的活动,我不仅在动手制作方面收获了很多,而且在活动中了解了环保袋对于环……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把环保“袋”回家

作为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的成员,我们今天进行了环保袋的学习与制作。目前我国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二氧化碳问题严重,资源逐渐短缺,但是人们却依然铺张浪费,上超……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折纸活动,寓教于乐

古往今来,人类所赖以生存的环境,在最近几百年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下,被过度消耗了太多。我们每天都在产生垃圾,而它们原本也是自然界中的资源,如今他们不仅被我们丢弃,还得支付一笔……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环保小发明作品展圆满完成

为了启发大家创新性的思维,并得到动手实践的机会,同时为了响应“环保”这一主题,环保科普团队于七月二十四日在墙壕里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了本次环保小发明作品展活动。科普环保团队…… 环保科普暑期实践团队 湖州师范学院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兰理工青马学子赴延安革命圣地参观学习,寻访红色记忆
7月16至18日,兰州理工大学“红柳”先锋队社会实践团队赴延安红色圣地参观学习。大学生们先后瞻仰了凤凰山麓革命旧址、桥儿沟革命旧址、延安文艺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杨家岭革命旧址等地。在这期间仔细观…
学生与家长反馈:暑期三下乡采访揭示教育认可度与使用频率
8月1日到8月7日,“绽教育之光,品发展风采”志愿队前往襄阳市襄州区董王村采访了一些学生和家长,探讨他们对云教育的认识和使用频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云教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正逐渐深入人们…
汽院学子暑期实践,助力银发经济发展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主席大力发展银发经济的理念,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暑期实践“暖阳助老”队,于6月26日前往十堰市东风老年大学和袁家沟开展“智慧助老,老有所e”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致力于了解并解决老年人…
探寻前人足迹,增强爱国情怀
为扎实开展党史教育学习,探寻前人足迹,增强爱国主义情怀,7月22日下午,安徽工业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追忆红色往事,感悟英烈精神”实践队前往泾县新四军旧址进行实践活动。提及泾县,难以避开的就是新四军…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子三下乡:智慧助老,让心更近
在一个日益智能化的时代,对于那些不熟悉或不擅长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来说,可能会面临一些困难和障碍。这些老年人常常依赖年轻一代的支持和帮助才能应对现代科技的要求。然而,由于年轻人大都外出务工,再…
陕西学子进入敬老院科普结核病实践活动
为宣传科普结核病,在老年人心中树立正确的认识,遇到结核病不懈怠不恐慌,汉中市陕西理工大学“携手伴春风,同心抗结核”实践团队积极响应团中央的号召,于2023年7月7日赴汉中市东方老年公寓开展暑期“三下乡…
追光向阳花开,携手并进成长
(通讯员邓良鹏)为传递校园温暖,缓解孩子们的学习压力,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追光者”志愿服务团队于2023年5月8日前往十堰炉子小学携手孩子们开展课外活动,与45名学生分别进行“丢手绢”、“击鼓传花…
临夏布楞沟村史馆:助力乡村振兴,传承历史文化遗产
中国青年网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6月15日电(通讯员孔佳莹)2023年6月15日,由西北民族大学预科教育学院团委组织的“三下乡”小分队来到了这个神奇而又充满无限惊喜的地方。秉持着发展经济,振兴乡村的理念,开…
安徽学子三下乡: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共建童年幸福美满生活
为了帮助农村留守儿童更好的生活,并对他们进行心理与文化相关辅导,7月29日,安徽工业大学“圆梦”高腔传承,唱响非遗自信团队来到了安庆市岳西县毛尖山板舍村,前往农村探访和慰问留守儿童。这是一次令人印…
追光逐梦向前行,携手相伴共成长
(通讯员邓良鹏)为丰富孩子们的校园生活,凝聚班集体的力量,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追光者”志愿服务团队于2023年5月8日前往十堰炉子小学开展户外趣味活动,与45名学生进行了“250米折返跑”、“抱团取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