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看红船旁“弄潮儿”如何解开海宁“的乡味儿”奥秘

来源: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现代农业学院 作者:蒙炜灼 蒋志城

看红船旁弄潮儿如何解开海宁的“乡味儿”奥秘

“如何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如何打造乡村文化品牌?”“519海宁工匠日的由来是什么?”7月3日,在海宁潮城工匠政协委员会客厅,牵头委员王玉良与嘉职青年对话信仰、责任与担当,学校“‘青’听民声,汇聚‘政’能量乡村振兴实践团”成员用心学习、勤于思考,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图景在他们心中逐渐勾勒成型。带着满满的收获,同学们踏上乡村振兴实践路。

今年暑假,实践团通过实地走访、面对面访谈、问卷调查等形式,先后赴丁桥镇梁家墩、海星村,斜桥镇仲乐村,盐官镇桃园村,周王庙镇博儒桥村等地,围绕村情村貌、产业发展、文化生活、民生保障等方面,研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基层治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新趋势,共发放乡村振兴宣传资料500余份,调查问卷300余份,实地采访村民30余位。同学们走进田间地头、村庄社区、农家小院、工厂车间,探索海宁“乡味儿”奥秘。

走进海宁,实践团队领略了江南温婉之地的波澜壮阔,也深刻感悟流淌在这座城市血脉里的“弄潮儿”精神。近年来,海宁坚持党建引领助力乡村振兴,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力量,依托农业农村特色资源,做好“土特产”文章,延伸产业链条,用“四色”绘就特色乡村振兴图。

涵养文明乡风,让“红色文化”更有乡味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红色文化资源蕴含着艰苦奋斗、自力更生、敢闯新路、敢于斗争等精神,能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在梁家墩的钱塘学院,实践团充分挖掘“红色农耕传承”“跳塘精神”背后的故事,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吴敏霞经历展展馆;在桃园村的李蓝丁红色教育园,学习中国的“南丁格尔”——李蓝丁的英雄事迹,感悟英雄精神;在潮乡海宁的洛塘河畔,领略南关厢的“灯文化”、桃园村的“棋文化”、斜桥镇的“榨菜文化”、梁家墩的“艺术乡建”。这些地方厚植乡风文明根脉,着力打造红色文化阵地,让村民的精神家园有“根”可守,有“乡愁”可觅,有“诗与远方”相伴。

打造美丽乡村,让“绿色生态”更有“乡味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2023年是“千万工程”实施二十周年,“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二十年来,海宁扎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打造美丽乡村新面貌。走进全国文明村、五星级美丽乡村博儒桥村,庭院干净整洁、公园绿树成荫,真正成为了“生长在公园里的村庄”。走进被誉为“世外桃源”的桃园村,入目便是一条条整洁干净的柏油村道,一面面粉刷一新的文化墙和一幅幅手绘的文明宣传画。走进梁家墩,一排排错落有致、白墙黑瓦的农家小楼显得优美别致、风光旖旎,这里“水清岸绿”,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打卡地”。当地村民笑着说:“现在的村子变化可大咯!和以前有非常大的差别,欢迎你们多去走走、多去看看!你们看,我家的院子美吗?”这些村的“美”不是千篇一律的“美”,而是立足村情实际、“一村一品”,把牢特色、留住底蕴,因地制宜、独村独美。

推进产业发展,让“金色产业”更有“乡味儿”。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要坚持精准发力,立足特色资源,关注市场需求,发展优势产业,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更多更好惠及农村农民”。乡村要振兴,产业必振兴。乡村产业发展的关键是用好一方水土,开发好乡土资源,因地制宜选准产业突破口,做好“土特产”文章。在海星村“上农蓝莓小镇”,村党总支书记化身“带货主播”,利用互联网打开乡村产业的销售市场,积极推进当地农业产业发展。在仲乐村“共富基地”,“一地三金”共富创收模式,筹“仲”智,汇“仲”爱,聚“仲”力,积“仲”金。在丁桥镇梁家墩,“水彩之家”“艺术空间”“研学基地”以及能带来沉浸式体验的“梁家墩印象潮”等,让艺术创作成为旅游开发的新手段,塑造独特的文化地标。在博儒桥村, “四共四筹”打造“强村+富民”新图景,全面增强村级集体经济造血功能。“这些年来,我们的日子都越来越好过咯!我们村不光有特色农业,还有特色乡村游呢!”当地村民自豪地说道。这些村落充分挖掘当地农业农村特色资源,挖掘乡村多元价值,延长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坚持以人为本,让“暖色民生”更有“乡味儿”。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小康梦、强国梦、中国梦,归根到底是老百姓的“幸福梦”。在“新农匠”政协委员工作室,“一张网”联民生、“二联动”收民情、“三清单”解民忧、“四个一”聚民意、“五项目”暖民心,架起服务群众“连心桥”。

在桃园村,每位村民都有一把文化礼堂钥匙,大家“想用即用”,满足了当地文体爱好者、文化能人、热心村民的精神文化需求。在海星村的乡贤云义诊室,村民们可以免费拍CT,免费问诊专家,免费咨询疑难杂症,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到高水平的诊疗服务和健康指导。

实践团成员通过实地访谈,真实感受到了群众心中的“满满幸福感”。“我们的村干部真的太好了!一家有需求,干部马上办!有他们在,我们有了安全感。”村民满足地说道。当实践团员们把村民的话转述给了博儒桥村村干部,他说:“村民们满意,就是我们工作的不竭动力。未来,我们会坚持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困难,听民声、访民情、解民忧,多措并举绘就民生工作‘暖色调’,努力让民心更暖。”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如同一颗颗“希望的种子”,在潮城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推动美丽生态、美丽经济、美好生活协同共进,释放出乡村振兴的无限魅力。下一阶段,实践团队将进一步提升研究实效、深化研究成果,形成模拟政协提案,为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汇聚青年“政”能量,彰显新时代的青年担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94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保险责任行 实践致青春:江西师大学子下乡进行保险宣传及调研

为响应十九大号召,坚持“大扶贫”的格局,深入了解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农村发展状况,传递保险惠民好声音,8月12日,江西师范大学“致青春”文化艺术服务团的队员们走进海会……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艺”路坎坷 青春不忘:江西师范大学“致青春”文化艺术团抵达海会镇

为提高留守儿童的艺术修养,丰富其暑期生活,推进乡镇基础艺术教育的发展,8月11日上午9点,江西师范大学“致青春”文化艺术团全体师生出发前往庐山市海会镇开展艺术支教、文化调研……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服务提升自我,实践筑起希望

7月9日至7月15日,江西师范大学三院联合“七彩假期”教育关爱服务团在南昌市湾里区太平镇狮峰学校开展了为期7天的暑期三下乡活动,并在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圆满成功。形式多样……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丽中国

7月14日至20日,江西师范大学城市建设学院2018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18名大学生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以“助力乡村振兴,共建美丽中国”为主题,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三下乡:驻守灵秀车盘,携引稚童晤自然

7月23日下午4时许,江西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第四届江西省大学生环教营(下文简称“四环”)抵达上饶市武夷山镇车盘村,开展为期十五天的环境教育系列……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放飞青春梦想 追寻历史文化

盛夏的八月,刺蛰的阳光照射在一群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脸上。8月11日江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暑期实践队队员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了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市海会镇,用青春与热情展开暑期三下乡社……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长城悬臂护家国,嘉峪城关连丝路

忠诚守护着中华民族的万里长城,传播着中华文明的丝绸之路,在华夏版图上蜿蜒向西,终在河西走廊山脉之间的甘肃嘉峪关上交汇。7月14日,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普及丝路文化,助推美丽陇……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东方艺术明珠的呐喊:倾听壁画的声音

丝绸之路,这一跨越千万里、连接东西文化的长廊,展示着数千年人类文明交融的历程。随着“一带一路”政策的不断深入,位于古丝绸之路黄金地段的敦煌更是受益良多,而敦煌莫高窟,则…… 青信人 江西师范大学团委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心语为墨,筑梦成歌

在心灵的幽深处,有一片梦幻的净土,那里的话语如星子般闪烁,等待着被描绘成璀璨的画卷。“心语汇梦”志愿服务活动,恰如一…

树达学院开展“保护母亲河,我是河小青”志愿活动

学院青工部、青发部开展“保护母亲河,我是河小青”志愿活动(通讯员黄颖曦彭湘)11月23日上午,我院文法系青年志愿者工作部…

“政青春,惠社区”:公管院学子深耕养老志愿服务

随着“政青春,惠社区”养老志愿活动的持续推进,公管院的学子们再次深入社区,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老年人的关怀与服务。本周…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公管院学子社区服务成效显著

“青春政好,与社同行”项目实施以来,社区居民的满意度显著提升,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也得到了大幅改善。公管院学子们的专…

公管院学子社区助理服务显成效,居民满意度攀升

在推动社区发展和提升居民生活质量的征途上,公管院的学子们正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新兴力量。他们以社区助理志愿者的身份,将…

最新发布

普法进社区,我们在行动
为进一步加大居民普法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治观念,近日,曲阜师范大学韧心队队员走进社区社区开展以普法教育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活动中,普法志愿者以发放宣传手册、悬挂宣传标语、…
安徽学子三下乡:怀念革命先烈,实践红色征程
安徽学子三下乡:怀念革命先烈,实践红色征程中国青年网石家庄7月30日电(通讯员刘佳旭洪程锦)7月30日上午,为了铭记革命先烈的英勇事迹,安徽工业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以青春之名,赴家乡之约”暑期社会…
实地调研听民言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2023年7月17日至7月23日,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四只耳朵”青年推普团赴云南省玉溪…
红溪村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
红溪村推广普通话,助力乡村振兴(通讯员:王桂琴)重庆工商职业学院赴酉阳推普助力乡村振兴服务队于7月27日去往重庆市酉阳县板溪镇红溪村进行“推广普通话,助推乡村振兴”活动。为积极响应推广普通话宣传活…
法治宣传进社区
死刑,也称为极刑、处决、生命刑,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刑罚之一世界上的一部分国家与地区已经废除了死刑,但在我国,死刑是仍然存在的。但是,并不是所有触犯死罪的人都会被判处死刑,死刑也有一定的适用范国。…
奔赴乡村,共创未来
酷暑天,葵榴发,喷鼻香十里荷花。下乡是一个很特别的经历,它不仅让我亲身感受到了农村的生活,还让我对城乡差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更对乡村基层建设有了充分的认识。奔赴乡村,共创未来。乡村振兴是当前我…
志愿服务我先行,幸福温暖传南雅
弘扬雷锋精神,建设精神文明。为进一步饯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培养社会责任感。7月19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外国语学院“筑梦成长,青年先行”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在秦中书老师的带领下赴重庆市…
缅怀烈士,传承革命精神
为纪念革命烈士,湖北二师“艺起向未来”志愿服务队赴安陆市赵棚镇跟随着当地政府的讲解员,一起参观了赵棚镇革命烈士纪念馆。在纪念馆里,讲解员为我们解说几十年前安陆志愿军赴前线与敌人英勇斗争,视死如…
探寻传统文化魅力,根植文化自信
探寻传统文化魅力,根植文化自信党的二十大强调了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此次开展的三下乡活动,让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南雅镇的传统文化,特别是编箩筐这一传统工艺,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青春兴乡 政策兴淮——淮师大学子助力淮北周边地区乡村振兴社会实践
7月10日至12日,由淮北师范大学刘文暄、刘聆溪、夏娇、颜秀洁、韩灵爱、巩修池、汪靓七名同学同学组成的“夏乡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淮北市临涣村、洪庄村、双楼村、冯庄村开展村镇产业调研、问卷调查、民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