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贫困人口的易地搬迁成果的实证调研(实践报告)
——以天祝藏族自治县为例
学校:兰州理工大学
地点: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
团队:“易地不易情”菁华志愿服务队
时间:2023年7月14日-2023年7月16日
指导老师:郝大鹏
作者:谷博涛(“易地不易情”菁华志愿服务队
)
摘要
易地搬迁是指将居住在偏远、贫困、生态脆弱地区的居民,通过政府组织和支持,搬迁到具备更好生活条件的地区。是中央明确的“五个一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路径之一,是脱贫攻坚的“头号工程”和标志性工程,也是难度最大、投入最多的专项扶贫工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易地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在彪炳史册的脱贫攻坚战中,我国有960多万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功实现了“挪穷窝”“换穷业”“拔穷根”的目标。
一、实践背景
甘肃是《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确定的“两屏三带”全国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江、黄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区,也是全国水土流失治理和防沙治沙的重点区域,更是阻止沙尘暴等恶劣气候、促进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阵地,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同时,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极端天气因素,造成甘肃省50%以上国土面积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实施避险搬迁是从根本上消除地质灾害威胁的唯一途径,并且可以有效缓解生态敏感区环境承载压力。
实践地点为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甘肃省武威天祝藏族自治县。天祝县地处河西走廊东端,属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素有河西走廊“门户”之称,南接兰州,东靠景泰,北邻古浪,西邻青海,西北与肃南接壤,距兰州140公里,距中川机场100公里,距曹家堡机场200公里。位于县境中部的乌鞘岭横亘东西,是古丝绸之路咽喉要塞。天祝县气候以乌鞘岭为界,岭南属大陆性高原季风气候,岭北属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另外尚有冷温半干旱、凉冷半干旱、寒冷半干旱、高寒半湿润、高寒湿润等气候类型。气候特征是春季天气多变,多寒潮大风;夏季气候凉爽、降水增多,年际变化大,多冰雹,常发生伏旱;秋季,前秋潮湿多雨,后秋降温迅速,降水锐减;冬季干燥寒冷多晴天
该县因生态及地质灾害原因,于“十三五”时期开始避险扶贫搬迁工作,并在搬迁后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因地制宜发展起了多项实实在在的富民产业。天祝藏族自治区是易地搬迁实施较为广泛的地区,通过对其整体政策实施、迁地居民融入后生产生活情况、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居民的生活状况和就业情况、易地搬迁后居住地的优势发展资源的调研,向相关政府部门提供调研报告和建议,促进易地搬迁发展政策的优化和改进。
二、实践目的
通过社会实践,深入了解易地搬迁发展的现状,切身体会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民情怀、宏大气魄和英明决策,感悟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另一方面调研当地优势资源、开展农副产品助销、品牌建设,农村文旅宣传等内容。为相关政府部门提供易地搬迁后续发展方向和做好后续扶持工作提供参考和建议。
三、实践内容
(一)精心部署,明确任务
实践开始前,兰州理工大学“易地不易情”菁华志愿服务队做了详细的安排和准备,首先团队里的每位成员都有各自的任务分工和专业特长,方便实践队后续实地考察和实证调研等相关工作的展开。提前制定好实践路线,对易地搬迁后产业扶持政策和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和分析,了解政策的制定背景、目标和实施情况。制作出相关调查问卷,方便后续向当地居民了解情况。安排好实践期间的饮食、住宿、出行。以及想好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
(二)奔赴实践地点,了解实地情况,深入开展实证调研工作
1、实地调研:选择易地搬迁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包括走访搬迁居民、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和需求,考察基础设施建设情况等。
2、数据收集: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相关数据,包括居民的满意度、就业情况、收入水平等。
3、数据分析及问题反馈: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找出易地搬迁后农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根据数据分析结果,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包括政策改进、基础设施建设、就业扶持等方面的建议。整理调研结果和解决方案,撰写调研报告,并向相关政府部门提交建议。
三、实践感悟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深入了解了易地搬迁发展的现状,提高了当代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知识水平,激发了实践团队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切身体会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为民情怀、宏大气魄和英明决策,感悟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责任担当。
参考文献
1、《甘肃省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2014—2020年)》
2、《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965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