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月6日,曲阜师范大学实践队传统能言队前往马鞍山市含山县铜闸镇,参观凌家滩遗址。这次亲身体验和学习让实践队员们在此感受新石器时代文化与青铜古文化的交汇碰撞。
图为凌家滩遗址入口
凌家滩遗址,是一处距今5800年—5300年的新石器时代中心聚落遗址。地处裕溪河中段北岸,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遗址区内发现有新石器时代晚期人工建造的祭坛、大型氏族墓地以及祭祀坑、红烧土和积石圈等重要遗迹,出土精美玉礼器、石器、陶器等珍贵文物。凌家滩遗址的发现或将中华文明史提前到5300年前。
凌家滩遗址的古文物展览分有三大板块分别是遗迹类、建筑类和文物类
1985年秋天,凌家滩村村民万传仓的母亲去世,万为其母在村北面的土岗上挖墓穴时,从地下挖出玉环、石锄、石凿、石铲等一批玉器、石器。自此,一座在地下埋藏了5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重要文化遗址横空出世,改写了中国的文明史。凌家滩遗址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经测定距今约5800年至5300年,是长江下游巢湖流域迄今发现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心聚落遗址。1987年至2007年以来,在聚落遗址内发掘发现了包括居址、墓地、祭坛、作坊以及近3000平方米的红陶块建筑遗迹。其中,在墓葬区内共经历5次发掘,合计发掘面积约2500平方米,仅占遗址总面积的1/800,神秘而丰富的凌家滩遗址仅仅才露出它冰山一角。然而,却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祭坛1座,墓葬68座,出土玉龙、玉鹰、玉龟版等精美玉礼器、石器、陶器等珍贵文物2000多件(玉器1100),反映出同时期其他遗址中所罕见的精美程度和工艺水平。“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学者多年研究认为,凌家滩发现了随葬精美玉器的高等级贵族大型墓葬和规模宏大的祭祀遗迹,可以推测当时已经出现了王权的雏形;遗址中发现的古井、城墙壕沟等遗迹,说明凌家滩已经具备了原始城市的基础。遗迹类遗址,凌家滩就这么被发掘出来了。
图为凌家滩遗址入口
建筑类里较为出名的有古井和石墙。古井发现于红陶块遗迹中的古井井壁上半部系用红陶块圈成的,直径为1米、深3.8米。井的出现从一个侧面说明了凌家滩的先民们此时已进入了文明社会,因为他们已知道饮用干净卫生井水了,但从井底仅有少数陶片的现象以及井的位置推测它的使用者是当时最高权力者,或有重要的祭祀活动时才使用。该井使用人工建筑材料和垒建技术,为中国国内已知最早的实例。石墙建筑遗迹“石墙”,它发现于凌家滩遗址两块墓葬区的分界处,该“石墙”是一条高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东北、西南走向,用小石块契垒而成的带状建筑物,因发掘面积有限,对它的长度以及功能还暂无法确定,该建筑物是利用石块自身宽窄大小不等的形状,一块块相互契垒起来的,每块石头之间没有任何黏合剂,这表明凌家滩的先民们早在5000多年前就已经掌握了几何力学。
文物类则是各种各样的石器和玉器,依发现推断时代为新时期时代,出现了功能性石器如钻头。石钻的设计和制造,体现了凌家滩先民聪明智慧和先进的技术,石钻本身的设计包涵了机械、力学、几何学的基本原理。其中,螺丝纹的钻头这独创的设计,有着重要学术价值。玉器有人形,鸟形,龟形和龙形等动物形状的器物。较为出名的有龙首形玉器,这是中国史前考古唯一龙首形玉器。龙首形玉器造型奇特,工艺精湛,一端阴刻成猪龙首形,略上翘,另一端为尖锥形,为中国史前考古中发现的唯一一件。龙首形玉器等特殊玉器的出土,对研究中国史前用玉制度及对历史时期礼制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是凌家滩考古史上里程碑式的事件。
图为实践队员遗址外路过村民
凌家滩遗址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具有重要的考古、历史、科学和美学艺术价值。如浮雕玉人,第一次展示了原始人完整的形体风采,长方脸、浓眉大眼、双眼皮、蒜头鼻、大耳大嘴,头上戴的圆冠,腰部饰有斜条纹的腰带,唇留八字胡,玉人双臂弯曲、五指张开放在胸前,臂上饰满了玉环,说明此时已有审美观念,人们通过佩戴首饰来装饰自己。另外,出土的玉龟和玉版可能是远古洛书和八卦,在科学文化史上有着特殊意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2991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