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筑巢引凤,绘就振兴新图景

来源:湘潭大学机械工程与力学学院 作者:杨洋 吴雨萌

8月7日上午,湘潭大学草本道团队与大陂流村领导班子开展村部发展规划的会谈。本次会谈,大陂流村村干部向团队成员介绍了未来村内发展规划,即尽心尽力为游客提供多种娱乐休闲方式,设身处地为游客创造便利生活的条件,开发更多具有大陂流村特色的旅游资源,促进村内服务业形成“一条龙服务链”。从而达到用心留住旅客,实现村民增收与打响独属于大陂流村品牌——山水大陂流的目的。其具体措施分为三步:“依山建民宿”、“环带做服务”、“建设桃花岛”。

依山建民宿

通过往年景区数据统计发现,尽管每年油葵、油菜花盛开时节能够吸引人数可观的游客争相来此地“打卡”,但村民却只能依靠零售农副产品的方式进行增收,实际收入并不可观。大陂流村农旅融合项目前期未能将旅游业成果与村民收入切实挂钩,也未能将第三产业资源充分发掘。大陂流村领导班子立足当下村情,肯定过去工作的同时,也反省了大陂流村自然旅游资源丰富而服务类基础设施缺乏规划的问题。

为留住游客的心,深入发展第三产业,村领导班子抓住矛盾关键,利用被搁置的养殖场山区进行民宿开发,着手于游客旅游之首——“住”的问题的解决。从基础水电、便捷路线、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再到特色绿化、驱虫驱蛇等细节要求,团队成员利用待开发区域原有绿化等资源,借鉴相关村庄成功经验,提出了民宿群的建设方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依照山势与游客潜在需求做出合理规划,做好旅游服务区核心,为服务区开发奠定坚实基础。

环带做服务

打造服务链条完整的游客居住区域,为达到吸引游客与留住游客双管齐下的目的,大陂流村领导班子决定建设以民宿群为核心,休闲娱乐设施向四周扩散的游客服务区。

首先,大陂流村村干部集体敏锐的察觉到,当今年轻人中流行一股“露营”风。因此他们因地制宜,在距民宿区域150米的林地中规划出了一片露营之地。“不仅是游客可以在这里露营,错开花期,在夏季时这里也可以供来这研学的孩子们拥有一段不一样的研学之旅。”团队负责人张晓月说道。将当地资源丰富的利用起来,做到收益最大化是大陂流村村民和团队成其次,大陂流村原有鱼塘资源还有所剩余,考虑到中高层年龄段旅客存在钓鱼需求,领导班子决定将鱼塘建设起来,使服务区贯彻山水大陂流品牌原生态、纯自然的理念,一举打响山水大陂流品牌。在会谈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目前鱼塘的建设进度后,向村干部提出了修整路径、做好活水水源等建议员共同的愿望。

其次,大陂流村原有鱼塘资源还有所剩余,考虑到中高层年龄段旅客存在钓鱼需求,领导班子决定将鱼塘建设起来,使服务区贯彻山水大陂流品牌原生态、纯自然的理念,一举打响山水大陂流品牌。在会谈过程中,团队成员了解到目前鱼塘的建设进度后,向村干部提出了修整路径、做好活水水源等建议。

建设桃花岛

站在山脊之处眺望,整个大陂流村一览无余。碧波荡漾,绿水两岸皆是青山,好似“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考虑到桃花花期与油菜花花期多为重叠时段,在三四月份能够看到两种花统一盛开。胡成军(前面要有职称)提出“要将河道两岸的资源规划好,河这侧是油菜花,那边是桃花岛,就能在留下游客的同时,抓住机会将两个景点之间的唯一交通方式——船渡大力搞起来,就能做到切实为村民增收。”基于前几日船渡的切身体验,团队成员与村干部讨论了有关水面卫生、船只安全措施等具体规划。

本次会谈对村部未来发展规划提供了具体的建设方向。草本道团队将立足大陂流村当地实际,进行有重点、有条理、有个性的资源整合,与村干部共同制定好独属于大陂流村的第三产业发展大纲,促使大陂流村第三产业走向更盛大的未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018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不忘初心勇担使命,乡村振兴代代相传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
英勇坚守 信念而战
英勇坚守信念而战1942年12月至1945年8月28日,具有赫赫战功和崇高气节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囚居恩施期间,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顽强抗争,获得了党和人民的敬重,彪炳千古,激励后人。(叶挺纪念馆)1942年12月,叶挺…
探寻革命遗址,追忆峥嵘岁月
实践团成员前往延安革命纪念馆和杨家岭革命旧址,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在展厅回顾老一辈共产党人的苦难与辉煌,学习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延安精神,带着对延安革命老区的崇敬之情,用心感受共产党人不…
正青春遇见夕阳红 --江农学子走进养老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8月7日上午,江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井冈山市古城镇安和养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活动旨在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和培养…
赓续中华文脉,促进非遗传承
实践团队前往陕西省榆林市和贵州省贵阳市和遵义市,亲身体验非遗项目,并深入交流探索。此次实践之旅为成员们带来了一次别样的文化盛宴,使他们加深了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实践团成…
湖二师学子三下乡:科学小实验,共创支教小美好
中国青年网安陆8月17日电(通讯员房怡彤)科学实验是科学理论的源泉.综观自然科学的整个发展历史,任何一个科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都离不开科学实验的佐证。都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他们是一个时代的接班人,而…
怀百姓情逐振兴梦——湘潭大学草本道团队专访大陂流村村支书向常生
清晨的大陂流村,鸟声如洗;微风吹过,带来了树叶的清香,迎着初升的朝阳,湘潭大学草本道团队乘车前往大陂流村服务中心。村支书向常生和两个村委会成员正站在村口的路边,一起商议村里道路的整改方案。见我…
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在学校和社区相协商以及武昌区民宗局的协助下,湖北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薪火青团·同心筑梦”民族团结实践团来…
全国低碳日
为迎接第11个“全国低碳日“的到来,江苏海洋大学土木与港海工程学院暑期三下乡之“砼城筑梦初心绿色环保我先行”实践队于7月12日积极参与了连云港市生态环境局举办的全国低碳日宣传活动,该活动以“积极应对…
山西师大学子三下乡:追迹海晏河清 延续亘古文脉
为切实了解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保护黄河流域当地文化底蕴,传承并弘扬黄河优秀文化,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情系黄河,筑梦家园”队于7月28日走进吕梁临县李家山村,开展以“追迹海晏河清,延续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