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英勇坚守 信念而战

来源:河南工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作者:王鹏程

英勇坚守 信念而战

1942年12月至1945年8月28日,具有赫赫战功和崇高气节的新四军军长叶挺囚居恩施期间,同国民党顽固派进行了顽强抗争,获得了党和人民的敬重,彪炳千古,激励后人。

(叶挺纪念馆)

1942年12月,叶挺被国民党秘密押送到恩施,软禁在恩施城东门三义宫内的民享社招待所。陈诚授意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罗卓英、吴奇伟、黄琪翔、郭忏等,带着贵重礼物穿梭似的登门“拜望”叶挺,劝说其接受蒋介石和陈诚的“好意”。叶挺对此深恶痛绝,拒收礼物,不为所动。一次周苍柏去看他,周推崇陈诚抗日,说重庆荒淫,恩施廉洁。叶挺驳斥说:陈诚很爱杀人,以杀治政,把湖北人杀怕了,这不是抗日,而是学希特勒……他压制人民,苛待士兵,不把他们看成是抗日力量,连丢南昌、武昌、宜昌,被人讥嘲为“三昌将军”,这能说他有抗日的意思吗?(叶挺生活照片)

1943年6月29日,蒋介石来到恩施,要召见叶挺。蒋介石见到叶挺就问:“你知道错了吗?”叶挺回答:“我没有错!”蒋介石话锋急转,赞扬叶挺是难得的军事人才,准备派他到别的军任军长,或者到新编军任军长,并给叶挺介绍这些军的地理位置和人员构成情况,表示出对叶挺的相当“信任”。叶挺单刀直入地说,我现在还没有自由,怎么会考虑任职的问题。如真的信任我,就请你先妥善解决皖南事变并无条件地释放全部被俘的新四军将士。蒋介石听了非常恼火。

蒋介石返回重庆后,陈诚在恩施大摆酒会,每次都把叶挺请为座上宾,想以此“感化”叶挺。叶挺对此不屑一顾,每次酒会上都要寻机挖苦、讽刺陈诚一帮人。陈诚还把自己的特级厨师派给叶挺,要厨师给叶挺一家做鸡汤鱼翅,

在恩施期间,叶挺将军面临着种种艰难和考验,但他始终坚守自己的信念。尽管居住条件艰苦、生活设施简陋,他仍然保持了强健的身体和精神状态。囚禁期间,叶挺将军并未停止工作和学习的脚步。他利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持续关注国内外的形势,不断思考和研究社会主义革命理论。

叶挺将军的信念始终如一,他不仅保持了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坚定信仰,还积极参与了反抗运动。在严密的监控下,他组织了秘密的革命团体,与其他政治犯一起探讨革命的战略和策略。叶挺将军的囚禁经历对他的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他越发坚信,只有通过持续的革命和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才能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社会。这种坚定的信念,在囚禁期间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强化。

叶挺将军囚居恩施期间的英勇精神和对事业的忠诚,将永远被铭记于中国革命史册。他的坚守与奋斗精神将激励无数后来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努力。

(叶挺写下的囚语)

恩施市政府表示,叶挺将军的事迹将被广泛宣传和传承,以激励和教育更多的人,传承革命精神,追求真理,为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努力。

撰稿人:王鹏程 联系电话15515634880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01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二师学子三下乡:交通安全伴我行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3电(通讯员柴奇玉)为了增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学会文明出行,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分队在仙桃市陈场镇第二小学开展了关于“交通安全”“做情绪的小主人”…
曲园学子社会实践:防范于心,反诈于行
2023年7月8日,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桑梓情深,繁荣寻梦”实践队来到当地社区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为了使得宣讲内容更加科学并富有逻辑,实践队员们选择寻求社区相关工作人员的帮助,进一步了解社区的诈…
探访非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担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7月22日,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党史铸魂弘文育人推普助力乡村振兴”2023年社会实践团来到贵阳市青岩古镇龙井…
不忘初心勇担使命,乡村振兴代代相传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
探寻革命遗址,追忆峥嵘岁月
实践团成员前往延安革命纪念馆和杨家岭革命旧址,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在展厅回顾老一辈共产党人的苦难与辉煌,学习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伟大的延安精神,带着对延安革命老区的崇敬之情,用心感受共产党人不…
正青春遇见夕阳红 --江农学子走进养老院开展暑期社会实践
8月7日上午,江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走进井冈山市古城镇安和养老院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活动旨在弘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高和培养…
筑巢引凤,绘就振兴新图景
8月7日上午,湘潭大学草本道团队与大陂流村领导班子开展村部发展规划的会谈。本次会谈,大陂流村村干部向团队成员介绍了未来村内发展规划,即尽心尽力为游客提供多种娱乐休闲方式,设身处地为游客创造便利生…
赓续中华文脉,促进非遗传承
实践团队前往陕西省榆林市和贵州省贵阳市和遵义市,亲身体验非遗项目,并深入交流探索。此次实践之旅为成员们带来了一次别样的文化盛宴,使他们加深了对非遗文化的认知和理解,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实践团成…
湖二师学子三下乡:科学小实验,共创支教小美好
中国青年网安陆8月17日电(通讯员房怡彤)科学实验是科学理论的源泉.综观自然科学的整个发展历史,任何一个科学理论的建立和发展都离不开科学实验的佐证。都说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他们是一个时代的接班人,而…
怀百姓情逐振兴梦——湘潭大学草本道团队专访大陂流村村支书向常生
清晨的大陂流村,鸟声如洗;微风吹过,带来了树叶的清香,迎着初升的朝阳,湘潭大学草本道团队乘车前往大陂流村服务中心。村支书向常生和两个村委会成员正站在村口的路边,一起商议村里道路的整改方案。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