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南宁7月27日电(通讯员 周小琳)常州工学院实践小分队探访广西壮族自治区宾昆仑关战役遗址,在历史和建筑遗迹的感召下体会并弘扬革命前辈的精神。
广西壮族自治区拥有众多的红色革命基地,在抗战时期书写了众多可歌可泣的英雄轨迹。我们实践团队聚焦于弘扬革命前辈的精神,开展了结合历史事迹并实地探访的方式探寻抗争战役的历史地点了解革命前辈的抗争精神。建筑是不会移动的历史见证者。我们团队希望在这拥有众多历史的雄伟建筑里透过历史的纱布探寻到革命前辈们的英勇姿态和革命精神。
在前往到昆仑关战役的遗址时有北门和南门两个进入口的选择。根据导游覃花棉对参观路线的介绍,团队选择从南门进入。导游覃花棉介绍在南门入口向前几步便是著名的南牌坊——第五军派工兵为了缅怀昆仑关战役阵亡将士而营建设此牌坊。她还特别强调其登山的331级台阶所用的花岗岩都由昆明运送至此以慰藉在此战役牺牲的烈士们。
导游带着团队穿过被竹林和松树环绕着盘旋而上的高阶。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正中央的纪念碑。那是烈士们的公墓。导游指向旁边的小亭子,这些都是提供给游客们纪念用的黄花。覃花棉笑着说,“近些年来这些黄花的供应量不断攀升,而庄严的纪念碑下也从不缺乏群众为了表示对英烈的崇敬与怀念而的摆放着的菊花。”她擦了擦眉间的汗继续笑着说,“人们在生活越来越好的时候也没有忘记先烈们的付出啊。”在不远处的小路直径前往,就到达了昆仑关战役博物馆。在前往博物馆的路上还能在路道旁的宣传栏上看到对七一勋章表彰人物的宣传。团队在对游客韦明颖的采访中也提到这个醒目的宣传栏,“在怀念历史上作出伟大贡献的英烈们的同时也从获得七一勋章表彰人物中看到了英烈们精神的传承,他们同样是为了人们而去战斗,同样为了国家而去奉献!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当代青年去学习和弘扬的精神。”韦明颖就读于福建的一所大学,趁着假期便想着参观多个地方的红色经典博物馆,想要学习到更多的红色精神,去到更多的红色旅游景点参观,体会现今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
在博物馆的大门正前方,能够看到在博物馆正门右边的一大块场地上排列着整齐的英烈纪念碑。导游覃花棉介绍说“由于牺牲者众多,无法把每一个英烈们的名字都一一刻上,因此这些整齐的排列着的纪念碑上刻上着的是英烈们的姓氏。”一排排整齐的纪念碑矗立在博物馆的右手方,光是姓氏就有这么多的纪念碑,谁都无法得知在每一块刻着不同姓氏的石碑后面会是多少的先烈的名字。博物馆参观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中国抗战,第二部分:昆仑关战役,第三部:广西与抗战,第四部分:缅怀英烈。其中为了更让参观者对昆仑关战役,馆内第二部分还模仿了当时抗争的场景以馆内场景模拟的基础上增加音效和视频的讲解。游客黄洪钰受到采访时对此设计感到十分满意,“这个设计使参观者身临其境,能更直观的感受到战役的紧张和战士的英勇姿态。”在博物馆参观的结束部分是写满整整两块墙壁的英烈名字。在密密麻麻的名字当中还能看到格外醒目的小正方形——是无法再考究到全名的英烈。“在这充满着两墙的名字下站立着我感受到革命的艰辛还有革命前辈的英勇爱国行为,真的很让我感到触动。”
团队在昆仑关战役遗址景区的出口处对安保王志成进行了采访,在采访中他对如今来往的人群当中,青年人群变得更多的现象感到十分的欣慰。王志成说:“在之前的游客中,总是能看见到更多的身影是老一辈人,他们即使是看起来身体不怎么硬朗也会坚持隔几个月来一次,而现在青年人的占比也在逐年增多。近些日子来青年的身影在游客当中占比增多,年轻人更多的是成团而来,而且问过之后发现还是外省来旅游的,很少一部分是一个人来。”在他的眼中,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一个好消息。“这些年轻人啊,一群一群的来这,总归是大家协商之后定下来的。这也可以说明,在青年人的旅行当中,红色革命地点也成为了旅行当中必来的地方之一。”王志成在采访的最后说:“希望每一个来这里参观的游客都能感受到革命的不容易,也希望这一次参观对大家来说都是有所收获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050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