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讲:“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就在于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在教育局负责人带领实践队成员阅读讲解日照市教育发展相关文件时就提到了“劳动教育发展还需要因地制宜”的意见。后期经过实践队调查发现,针对本市所有的大中小学校来讲,单是处在市中心或是市边缘,各学校所掌握的地理资源,经济环境便不同,乡村跟城市院校所能开展的活动自然不会相同,“一刀切”便不合理,与其让城市学校参与饲养鸡鸭鱼,下田干活等的劳动,不如就近所拥有的资源条件去劳动实践。新时代,在教育新政策盛行的背景下,每一所学校需要结合自身学校情况,发挥自身特色,利用固有资源展开劳动:可以让地理位置具备农耕条件的学校开展学生耕作家里的农田,饲养家禽,种植庄稼等的劳动,在分担家庭责任的同时也起到了劳动教育的作用;也可以让远离农业的学校学生适当参加农家乐或是自己养一株花,在社区种一棵树……各学校可以由此类推,因地制宜地编制课程内容,符合实际、多措并举,使实行劳育一举最终获得巨大的胜利。
劳动教育与其他学科培养是相辅相成,互相渗透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以感受到父母即使没有接受过许多书本教育,但是懂的却比书上多。这体现出各学科所含知识点的现实依据与历史来源常常来自于日常的劳动,劳动知识也往往来自各个文化学科。在当今实行五育并举的教育背景下,学生可以挣脱“死记硬背”的魔箍,能在劳动中寻找、验证课本真理,应用、改进课本知识,更好地掌握住知识,活学活用。同时,在团队实践调查讨论后期,我们对政策中“将劳动的技能技巧、相关学科的知识以及所设计活动的任务等有机结合起来”的意见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学科学习与发展劳动课程是“相爱相杀”的,在学生精力有限的情况下,高效合理的“劳动、学科学习融合”方案无疑会使教育有新的发展。
劳动教育既有“劳动”也有“教育”,在劳动中可以促进教育之路发展。在“双减”政策中,我们能看到“以人为本”“回归人”是当代教育导向。学生在为花草树木浇水、施肥、剪枝抹杈中可以体味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道理,在日复一日种植照料瓜果蔬菜中养成耐心,细心,勤劳的习惯,让孩子在观察植物是如何从一粒粒的种子慢慢地破土而出、发芽、开花、结果中体味生命的伟大,理解“小小的身躯也有巨大的能量”的内涵,增强自我对生命的敬畏感,探寻到大自然的伟大与神奇之处。在植物的发芽,结果,枯萎,落败中教导学生如何看待与度过人生的生老病死……生活处处是教育。学生可以在劳动实践的道路中可以领略文化的内涵,体会古诗谚语的生动,懂得人生道理。在身临其境中体味“从生命中来,从实际出发”的人生哲理,在劳动中实现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培养。
在劳动里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发展文化道路。通过参与各种各样的劳动,我们也能看到中国千年来特有的劳动形式,体验到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是多么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新时代,继承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需要孩子们在劳动里实现,在劳动中中看到文化,爱上文化,继承文化,发展文化。面对近年来他国频繁盗取我国传统文化,中国民众不知国粹,不晓文化,淡忘历史,中医药遭冷落,民间技艺后继无人等的现象,走好本国文化道路也是任重而道远的。在劳动教育有新发展的今天,学生可以借劳动的契机学习刺绣,皮影戏,国画,点茶,参观文物博物馆,识得农田用具等等,从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里流连、在新鲜感里享受陶醉,了解文化,增强民族文化信心与自豪感,让劳动教育的开展一举两得,润得万物细无声。
这不单是一条新时代发展劳动教育的道路,也是促进文化课学习,教育人,发展中华文化的有利途径,更是我们发展政治道路,经济道路,文化道路,思想道路的康庄大道!走得劳育成,获得百路通,让我们同心同行,接受更多的风浪,见证更多的奇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09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