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农”工作在农村地区的开展,安徽省各地积极响应乡村振兴的号召,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地见效。为进一步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探索新时代下安徽省乡村振兴发展方向,并通过自身学科优势归纳总结乡村振兴中的法律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安徽大学法学院“皖乡助力,法促振兴”暑期实践团队分别于2023年7月18日前往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众兴乡、8月4日前往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溪口镇西溪南村、8月5日前往黄山市休宁县鹤城乡左右龙村等地,采访当地书记、创客、游客与村民,并辅以法律知识帮扶,为实现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传承红色基因,推进多元发展
7月18日上午,“皖乡助力,法促振兴”团队成员前往合肥市肥东县众兴乡。作为“肥东第一个党支部”的众兴乡生态环境良好,红色底蕴深厚。团队成员参观了当地的团史馆、党史馆,在与社区书记的交谈中,团队得知在众兴乡政府牵头、企业协同下,当地以红色文化为依托,间接对传统产业进行升级。红色教育、农业采摘种植体验、露天团建等组合,实现了寓教于乐、与时俱进、多元创新的乡村产业开发和运营。
村书记表示,众兴乡“红旅+”模式正在往更完善方向发展,通过招商引资等政策吸纳更多资金,通过多重渠道宣传和各类活动的实施吸引更多旅客,从而真正点燃精神、经济两手抓的引擎。随后,团队通过走访村民,了解到村民在“红旅+”模式下的经济收入较之前增长较多,但法律意识仍然欠缺,就如何安全“守护”钱袋子问题仍存在一些误区。因此,团队于7月18日下午就“反典型网络诈骗”为主题为众兴乡村民开展了一场普法课堂。以普法视频为引入,结合真实案例,成员们为村民如何防范诈骗解惑支招。鉴于村民多为年龄较大的留守老人,团队成员以通俗的方式,一对一进行了细致沟通。
保护秀丽风景,促进共同富裕
8月4日,团队成员来到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西溪南村。团队通过深入调研了解到西溪南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大力支持,以及对当地环境一以贯之的保护。早在几十年前,西溪南村就开始保护徽派建筑和维持较高的植被覆盖率,在持续保护中找寻发展的机会。通过与企业合作,搭企业成熟策划的“快车”,西溪南的名声打响,西溪南村富裕起来。村书记还表示,西溪南是带动全民富裕的西溪南,通过村村合作和村村帮扶,西溪南村周边的石桥村等也在产业合作下实现了脱贫攻坚,真正落实了共同富裕的理念。
西溪南村打造的“绿野仙踪”品牌不仅仅是生态良好的表现、文化脉络的延续,也是财富发展的源泉。正因如此,当地也吸引了一大批“微创客”,在诸如抖音等大型网络视频平台发布西溪南宣传视频、来到西溪南景区进行服装租赁拍摄等工作。2023年6月,省委副书记程丽华在西溪南调研,强调要“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谈及今后的发展,村书记也指出,村民的法律意识还较薄弱,就与企业合作的合同纠纷等问题仍然较为棘手,如何减少村民依赖“乡约旧俗”的观念,增强法制观念仍然任重道远。故而团队成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乡村模拟法庭”理念,建议村委会积极创办“乡村模拟法庭”,开设普法讲堂,鼓励村民积极“出庭”,以“乡村模拟法庭”的实践活动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法制建设的积极性,从而增强法律意识,守护更美“绿野仙踪”西溪南。
依托地理优势,创新产业发展
8月5日,团队走访了黄山市休宁县鹤城乡左右龙村。凭借“晴日早晚遍地雾,雨天蒙蒙满山云”的独特气候,当地盛产银毫茶,被誉为“天下有机茶”第一村。村集体坚持有机茶园生态管护、标准采摘、传统手工制作,壮大茶叶规模经济。面对如今乡村空心化的现状,村书记也指出,由于种茶采茶制茶都具有季节性,因而很难让年轻人长久停留在乡村里,针对这一问题,左右龙村在积极寻找延长产业链和丰富产业链的契机。
在茶叶交易过程中,村集体通过统一销售、挑选特定合作企业的途径有效解决了散户面临的合同纠纷问题。同时,左右龙村也组建了生态法庭,针对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加以管制,对当地的生态保护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乡村振兴既需要青灯黄卷,也需要因地制宜。以土地为支撑,以环境为依托,以文化为根基,以人民为主体,以产业为引擎,得以收获乡村振兴的硕果。实践团队调研的三个实践地便是安徽省各地乡村因地制宜发展产业、响应乡村振兴之号召的缩影,为当地解决“三农”工作问题创造了动力,也为省内其他各地因地制宜发展产业提供了典范。在此过程中,“皖乡助力,法促振兴”暑期实践团队深入了解振兴实务,利用自身所学,帮助当地村民、创客答疑解惑,为当地法制建设问题提出行之有效的建议,从而为安徽省乡村振兴贡献绵薄之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097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