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探究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广州新华学院世外“陶”源社会实践队前往中山市小榄镇开展实地调研活动。7月11日,团队前往中山市小榄镇“菊城陶屋”进行实地调研,并有幸拜访了非遗传承人何湛泉大师。在何湛泉与其女何晓桦的带领下,实践队员一行参观了“龙窑工厂”和“玅灵宫”。在对话中,他们了解到了陶塑瓦脊的制作过程与难点,并亲身体验了出窑过程。
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菊城陶屋由广东省首届传统建筑名匠、古建筑陶塑瓦脊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何湛泉于1983年一手创办,成立至今已有40年。菊城陶屋自创办以来,坚持使用传统陶塑手法、原始釉料配方、龙窑手工柴烧生产陶器,产品造型精美、釉色浑厚古朴,蕴含浓郁的岭南特色风情。
何晓桦带领队员们参观菊城陶屋。陈嘉聪 摄
菊城陶屋内的制陶流程一气呵成,每个环节都有专门的区域和专业的人员负责。从炼泥、塑形、修坯、上釉,到烧制,每一步都需要精心操作,才能制作出精美的陶器。首先,要把不同比例的泥土加水浸泡,师傅们亲自站在“炼泥池”中用脚反复踩踏,使泥土与水混合均匀。接着,把炼好的泥巴送往“塑形区”,匠师们用纯手工的技艺塑造出各种形态的工艺品。塑形后,匠师们把作品放在室内通风处自然风干,再用手工雕刻工具细致地雕刻出花纹和细节,此步骤展现了匠师们精湛的工艺水平。在将陶瓷送入龙窑烧制之前,还需要用毛笔进行手工上釉。
队员们在观察上釉环节时惊奇地发现,陶艺品在上釉完成后仍色彩黯淡。针对队员们的疑惑,何晓桦解释说:“菊城陶屋坚持使用古配方,用桑枝灰、禾干灰等原料调制成植物釉,在未烧制前,釉料颜色是灰黑色的。”为了适应不同陶器的煅烧温度和颜色要求,菊城陶屋在使用植物釉的基础上,添加了各种矿物、金属等成分,在高温下让它们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呈现出各种美丽的色彩。“这就是‘一色入窑,出窑万彩’的奥秘。”
最后,将上好釉的陶瓷工艺品放入龙窑中进行高温烧制,一件陶器便由此诞生。烧窑是整个陶艺生产过程中的核心环节。“烧火是最后一关,成败得失就是靠火山”,何湛泉对此这样评价。为遵循古法,何湛泉在菊城陶屋中修建了一条龙窑,40年来,从未熄灭。在电窑、煤窑盛行的现状下,我国继续沿用龙窑烧制的人少之又少,何湛泉却坚持沿用老祖宗的智慧,从最开始的“烧一窑坏一窑”到如今接近九成的烧成率,前后历经了40年,最终达到“人窑合一”。
何湛泉表示,之所以选择以龙窑手工烧制,是因为这样达到的温度可以比电窑、煤窑更高,使得陶瓷胎体更加致密和坚硬。同时,柴火产生的灰尘和飞花,可以在陶瓷表面形成自然而随机的纹理和斑点。龙窑烧制陶器,素有“一窑一宝”的说法,窑变的产生会使产品具有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呈现意料不到的惊喜。
菊城陶屋出窑周期一般为半个月,而实践队队员们非常幸运地赶上了陶瓷出窑的时刻。在师傅们的耐心指导下,两位队员亲手将烧制好的陶器从龙窑里搬了出来。看到每一件陶器都散发着温暖的光芒,仿佛有了生命一般,队员们从中感受到了陶艺的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队员们在师傅的指导下尝试体验出窑环节。蔡惠琳 摄
在体验完出窑环节后,队员们跟随何晓桦前往菊城陶屋的成品存放区参观。此处陈列着大量已烧制成功的陶器,包括各式各样的照壁、陶板画、盆栽、花瓶、烛台等。在参观的过程中,有队员注意到陶塑瓦脊上面的人物大多都是微微向下倾斜的,对此,何晓桦解释道:“考虑到陶塑瓦脊是放在屋顶上的,为了方便下面的人观赏,所以在设计时都有意将人物向下倾斜,这样观赏的人就可以看到它们的神态和服装等细节。”陶塑瓦脊是一种立体的陶塑装饰,它不仅要有美丽的外观,还要有稳固的结构,所以人物倾斜的角度也十分考验匠人的手艺,既要保证结构的稳定性,又要保证观赏的美感。
菊城陶屋中陈列的陶塑瓦脊。蔡惠琳 摄
通过本次调研活动,实践队队员们深刻地感受到了陶塑瓦脊的魅力和价值,也对何湛泉大师的技艺和精神表示由衷的敬佩和赞叹。陶塑瓦脊不仅是一种美丽的建筑装饰,也是一种传承了千年的文化遗产,它承载了小榄人的历史记忆和民族情感,是应该被珍惜和保护的宝贵财富。队员们也从何湛泉大师身上学习到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尊重,对创新和探索的勇气和毅力,对工艺和艺术的追求和执着,希望能够将这些收获运用到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并为传承和发扬陶塑瓦脊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自己的贡献。
实践队队员们与何湛泉大师合影留念。陈嘉聪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111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