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师学子三下乡:彰显法治力量,助力网约车发展
中国青年网淮安8月16日电(通讯员 杨静 杨雨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高度关注新业态发展,坚持网上网下结合,做好新就业群体的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工作。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关乎新就业群体切身利益,关乎社会稳定大局。要积极探索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做到新业态发展到哪里,新就业群体在哪里,党的组织和工作就推进到哪里,以坚强有力的党建引领,激发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活力。”淮阴师范学院法学院“网约车权益保障团”聚焦华东地区网约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法律保障问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寄予广大青年的殷切嘱托,以暑期“三下乡”为契机,开展以“彰显法治力量,绽放青春风采”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实地调研 致知力行
6月下旬,法学院“网约车”团队为广泛认识互联网背景下网约车行业市场现状,分赴祖国华东各地,实地走访华东地区7省市,搜集了近500份调研问卷。
据悉,团队成员克服高温天气、地域差异等困难,积极寻求群众和司机的配合,以线上填写问卷的方式,向不同年龄段、来自各行各业的群众征集了400余份问卷,同时收集了50余份网约车司机问卷,并与司机保持长期稳定的联系。
实地调研后,团队对问卷数据进行整理,以华东地区网约车司机劳动权益保障问题为中心,综合了解网约车司机的从业时间、原因、劳动关系及纠纷处理方式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形成详实的调研报告,为探寻网约车司机劳动权益保障对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图为团队成员为网约车司机梳理劳动权益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曲欣露 供图。
深入访谈 推本溯源
为深入探寻网约车权益保障的困境及其成因,调研团队积极寻求网约车司机的配合,通过录音采访的方式,记录司机的侃侃畅谈。团队成员孙玮晗总结:“平台用工具有特殊性,现有劳动法及其司法实践还难以为平台工人提供有效保护,劳动权益保障困境是网约车司机普遍面临的问题。”
结合访谈和调研结果,团队成员查阅大量文献,梳理华东地区198个民事案件,总结网约车司机劳动权益保障面临的一系列困境。“我们深入访谈、分工负责,最终发现网约车司机存在劳动时间长、劳动报酬不稳定、法律地位定性不明、缺乏集体议价能力、社会保障缺失、算法运行不合理等劳动困境。司机的劳动权益保障仍需更多关注。”团队负责人杨雨馨说。
志愿宣讲 擎画蓝图
为使调研成果真正帮助人民、提高青少年、居民和司机的维权意识,网约车团队在校园、社区、街道,线上线下多方位展开一周一次的普法宣讲。
团队首先与校内学法阵地对接,在宣讲前,虚心向青少年普法宣传志愿者队伍请教经验,而后改编幽默诙谐的案例,在课堂上以提问和讲故事的形式,深入浅出地传递法律知识,展开沉浸式角色扮演和听后感征文比赛等活动,激发青少年学法积极性,扩展青少年学法空间。
团队还与基层社区沟通,灵活展开普法宣传,同时通过互联网为网约车司机梳理网约车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针对网约车合规化及劳动保护等重点法律问题深入讲解,提高网约车司机法律意识,扩充维权知识,提供法律援助志愿服务,帮助网约车司机化解劳动纠纷。
图为团队成员在盐城市第一中学开展安全约车法治教育宣传课。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孙玮晗 供图。
图为团队成员在宿迁市宿豫区下相街道组织少年儿童观看劳动权益保障法治宣传片。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谢南茜 供图。
青衿之志 笃行不怠
据悉,团队已对当前网约车司机劳动权益保护的实操困境以及各地相关纠纷的司法处理机制进行多层次分析,梳理了劳动纠纷中不同案件的裁判思路,总结不同网约车模式下劳动关系认定差异,结合国内外优秀学术成果,提出采取“区别对待”原则灵活认定劳动关系等相应对策。
淮阴师范学院法学院院长、网约车劳动权益保障团指导老师郭兴利说:“网约车权益保障团队从司法实践出发,聚焦中国裁判文书网所公示的华东地区2016至2022年网约车司机权益保障有关的198起案件,结合实地调研,梳理网约车案件争议焦点及裁判思路,从学理角度深入分析成因。同时吸收国内外优秀学术研究成果,结合本国实情,从创新司法处理机制、提高相关社会主体责任、创新综合治理等方面提出实质性建议。该实践活动的推进能充分发挥专业优势,调动大学生参与社会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促进网约车司机劳动权益保障工作深入开展,助力网约车产业良性前行。”
图为团队成员在徐州市贾汪区老矿街道讲解维权理论知识。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杜文官 供图。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13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