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了解莱州面塑在农村的发展状况,8月20日,山东大学软件学院“一面千塑”社会实践调研团的成员们来到了莱州市朱桥镇山上贾家村,对村里老书记进行了访谈,并在村里发放了调查问卷。
上午,我们抵达了朱桥镇山上贾家村,向村委会老书记了解到了一些信息。我们了解到:村里老人从父母那里学过,基本都会做面塑,而且做的还不错,但是年轻人会做的却很少。村里过喜事,比如嫁娶,春节,百岁等,都会用到面塑,有时自家做,有的是定做,一套面塑大概要二三百左右。村里七十多岁高龄的孙雪堂仍然会收一些徒弟,为面塑文化的传承做着努力。
下午我们在朱桥镇山上贾家村对村民进行了问卷发放。由于村里老人较多,对于一些不识字的老人,我们采取了面访的形式,这也导致了问卷发放时间较长。傍晚,我们完成了在农村发放50份问卷的任务,据统计,有7份问卷因少填、漏填而作废。
总体来说,面塑在村里的发展情况较好于城镇,表现在面塑风俗、使用、制作等各个方面。但是面塑在村里的发展是由老人们带动的。村里年轻人少,并且这些年轻人更多的是外出打工、上学,因此在农村,面塑在传承上依然出现了断层。面塑制作工艺复杂,获利少,在传承上仍有较大压力。
而面塑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地理标志,仍有很大的民俗价值、审美价值以及经济价值。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仅仅是对面塑的制作和大致的民俗有了解,要真正保护这项文化,还需进行专业的、系统的、学术上的研究。面塑作为地理标志,是一个地区的旅游名片,其商业价值也仍有很大开发空间。如何更好的进行面塑文化保护,探索商业上的新出路,仍是政府部门、文艺界、学术界、工商业等各领域人士要思考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14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