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传承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作为汉字艺术的书法,肩负着记录历史、反映时代的使命,以及抒发情志、感悟生活的功能。在历史文脉赓续与社会生活变迁中,书法早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成为中国人一种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于世代传承中彰显人文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书法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包含着很多精气神的东西,一定要传承和发扬好。2021年4月,教育部中国书法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强调要切实加强中国书法教育工作,深化中国书法教育改革,进一步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朝着这个方向,我们进行了关于传承书法文化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书写中国”暑期社会实践。
在商讨过后,我们邀请了中国田英章书法研究院院长段新风老师与我们一起前往此次社会实践的目的地——灵空山书院,位于灵空山自然保护区中灵空山下的一座建筑典雅的艺术馆,展示着各类古代和当代名家的书法作品。
在书院中深入学习书法的基本功和技法,包括行书、楷书、草书、篆刻等。在学习书法之外,踏入霍州署游览中国唯一一座保存完整、规模最庞大的古代州级署衙;进入灵空山自然保护区中,感受灵空山峰岭叠翠,峡谷纵横,潭池幽深,风光秀丽;进入前往冯南垣回看建设美乡村的奋斗史、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的逐梦史、返回中国汉字公园感受汉字与大自然的完美结合。与大自然为伴,踏节气节拍,寻最初中国汉字文化,丰富学习体验,拓宽艺术视野。
灵空山书法秉持传统与创新的结合,注重传统书法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在灵空山书院学习的期间,我们享受着艺术氛围浸润的学习环境,体验名家导师授课与个性化指导。鼓励学生尊崇传统、扎根传统,同时也鼓励他们创新、突破。学生们在学院得到的不仅是传统技法的传授,更是锻炼他们的审美能力、发展他们的艺术创造力,从而在书法艺术道路上成就卓越。
灵空山
在学习书法的过程中,老师带领我们前往山西沁源县境内一座古老的名山——灵空山,西连霍山,北接绵山,南连黄梁山,素有华北地区“油松之乡”美誉。我们从峦桥下车,此桥因坐落于山峦之内,又飞架于山峦之间,故名峦桥。架设在狭谷悬崖之上,横跨南北天堑,是一座杆栏式叠架桥梁与歇山顶单椽长廊建筑组合成的明代古桥。整座古桥造型优美,丹柱画廊,在朝夕霞光中风采异常,辉映灵空。它是迄今我国保存最完好、年代最古老的木结构古桥珍品。在峦桥上,我们仿佛置身其中,感受着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
峦桥北端沿曲折石阶下到河谷底,有一泓清澈小泉,人称“甘露泉”。此泉静藏危崖之下,崖上长满翠色青苔,崖面平如挂毯,倒映泉中,泉亦碧如翠玉。灵空山古诗叙赞此泉曰:“欲觅三危露,山中酌醴泉。杨枝如遍洒,时雨润原田。”沁源县自古以来,十年九春旱,老百姓每遇干旱年景,都要来灵空山圣寿寺敬香祈雨,必到甘露泉取水,此泉便成了赐给百姓“时雨润原田”的神泉。
继续往上走,我们欣赏着沿途灵空山内各种书法作品,包括寺庙门口,墙上的牌匾,对联工整,意境深远,字体多为隶书,也包括楷书、行书,我们全身心的代入,想象着作者创作时的心境,感受着那个年代的文化气息。我们都沉浸在这片海洋里无法自拔,无一不被其独特的魅力吸引。
最后我们观赏了世界油松之王——九棵松,近距离欣赏了险峻的“一线天”,见识到了传说中可以延年益寿的龙脊和虎口,同时还有着许多艺术雕塑和景观,展现了形态各异的汉字造型,感受到了大自然与汉字文化的奇妙交融。
霍州署
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赞叹于古人的智慧,也让我们更加热爱和珍视我们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因此我们前往华夏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和黄河文明的摇篮,有着“华夏第一都”之称的山西省临汾市,去感受古代建筑和石刻艺术的魅力与艺术造诣。
霍州署建于明代,起初是作为地方政府的行政中心。随着时间的推移,霍州署逐渐扩大,并逐渐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行政机构和地方政治中心。建筑风格融合了明、清两代的特点,具有典型的中国古代官府建筑风格。整个建筑群占地广阔,主楼高大宏伟,为典型的传统宫殿式建筑,拥有多个过道和大厅。厅堂是署内重要活动和会议的举办地,它们通常根据不同的功能和用途进行布置。花园和庭院则为署内官员提供了休闲和观赏的场所,同时也增添了建筑的美感。建筑材料一般采用木质结构,屋顶多为红色琉璃瓦,墙壁则多为红色或黄色的砖石。建筑的整体风格庄重典雅,注重对称与和谐,展示了中国古代官府建筑的精湛技艺和文化内涵。霍州署的建筑设计和布局体现了中国古代官府建筑的传统理念和价值观,同时也反映了地历史文化的特点。
进入署内“天下为公”是中国先贤构建的美好社会愿景。顺着官道向前,仿佛穿越时光回到了古代,鸣鼓伸冤的百姓,刚正不阿、正堂危坐的知县在正大光明的牌匾下若隐若现。穿过大堂,
“宽恕、调解”却让我们感受到和气致祥。拔步床则是父母对儿女一生幸福生活的的殷切期望。霍州署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建筑和石刻艺术的魅力,更可以深入了解古代政治和文化的精髓,带给我们深刻的思考和体验。
乡村振兴
回顾完先贤构建的美好社会,领略了古代的政治和文化精髓。我们重返乡村,去到霍州冯南垣村感受现在的沃野阡陌,山乡之变。
冯南垣位于山西省临汾市霍州市城北13公里处,位居土塬之南。冯南垣村曾是一个净农业村,大量村民“靠天吃饭”,人居环境破败,村集体经济几乎为零,村民住的是土窑洞,走的是泥巴路。2021年夏秋之交,一场持续强降雨导致我省、我市多地受灾,而霍州市北部塬上的这个小山村便是受灾较为严重的村庄之一。2022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冒雪来到山西省霍州市师庄乡冯南垣村,走访受灾群众,察看重建、询问补种、关注过冬,既温暖人心,又传递信心。一年来,当地干部群众牢记领袖嘱托、勇担历史使命,迅速完成灾后恢复重建,着力改善村容村貌,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使昔日的小村庄焕发出勃勃生机。
如今我们小组成员沿着总书记的足迹,探访霍州市师庄乡冯南垣村,去感受这个小山村焕发的新生机。一年来,冯南垣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抢抓灾后重建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先后新建3公里循环道路,改造4.2公里沿线排洪渠,铺设11公里污水管网,新打1眼机井,栽植30万株绿化苗木。在此基础上,所有农户屋顶安装了“光伏+空气能”清洁取暖设备,村里架设了路灯,实现了5G信号全覆盖。并结合自身特点发展乡村旅游业,保留各种乡土风情,规划了知青大院、初心小院、乡村记忆馆、年馍体验馆、农耕博物馆等特色展馆,对古道、驿站、窑洞、茶坊、烽火台、节孝牌坊、古村落等文物古迹进行了修复。
在此我们见证了一幅建设宜居宜业美乡村的奋斗画卷,一段乡村振兴的逐梦史!
我们前往霍州市,灵空山自然保护区以及灵空山汉字公园,在段新风老师的指导下学习中国书法。书法作为中国汉字特有的传统艺术,传承上千年,不应作为一种兴趣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应该用更多现代的方式来宣传书法文化,宣传中国传统文化,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书法文化!为此我们通过微信公众号推文,宣传这一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书法,学习书法,将书法文化发扬光大,得以一直传承下去。如今我们的公众号已获上百关注量,上千观看量。我们将会继续更新推文内容,宣传中国书法文化。通过此次的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不仅向许多著名书法家学习了一些书法知识和书法技巧,更加体会了解了中国书法文化的博大精深和传承的重要性,今后也将会在书法文化传承的路上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172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