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千年的纠缠与羁绊 ——记“宁遗寻继”小队探寻宁夏手工地毯文化

来源:北京科技大学材料学院 作者:黄润、曹春哲

一、手工地毯的前世与今生

千古遗韵,传世芳华。手工地毯最初起源于新疆,而后经丝绸之路、河西走廊逐渐传播到甘肃、陕西、宁夏、内蒙、青海、西藏等地,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2008年,地毯织造技艺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人类文明发展历史上的一颗明珠。

在几千年的发展长河中,手工地毯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五大派系:宁夏毯、新疆毯、藏毯、蒙古毯、北京毯。而这五大派系中,宁夏毯又因其风格清雅、品质精良,得到早期清朝统治者的青睐,不仅被定为寺庙专供毯,还作为贡品、礼品毯,一度成为古代地毯中的珍品,被誉为毯中“官窑”。

然而就是这么一条曾经倍受推崇的地毯,如今其传承现状却并不乐观,目前传承面临的难题主要有制作和销售两方面:

制作工序繁杂。地毯制作要经过图案设计、配色、染纱、上经、手工打结、平毯、投剪、修整等十几道工序,而每一道工序都需要手艺人极致的细心和耐心,这也就致使地毯的制作过程十分艰辛、周期十分漫长。而在这个什么都追求“快”的时代,“慢”恰恰是最致命的,漫长的制作周期不仅将许多顾客拒之门外,更让许多想学习的年轻人望而却步。

销售市场受限。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织毯的技术越发熟,传统手艺人一个月的工作量机械几天就能完成,这大幅降低了机械毯的生产成本。价格低廉的机械毯一经问世就迅速占领了中低品地毯的市场,而传统的手工毯由于价格高昂,迅速失去了大量市场。

针对手工毯的现状,如何融入新时代元素、吸引年轻人学习,为手工地毯织造技艺的保护、传承、发展谋划新路,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手工地毯织造技艺传承人的坚守与创新

千结成一毯,一毯传千年。数千年前,丝绸之路开通,手工毯经由丝绸之路从新疆走出,她一经亮相便得到了中原人的青睐,但这世上没有不老的容颜,也没有永远受人喜欢的事物。

手工毯在汉朝初次现身取得短暂的兴盛后便迅速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里,直至隋唐,她的再次出现便又一次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但随着唐朝的覆灭,手工毯又一次被雪藏。沉淀百年,她仿佛将所有的光阴都剪成烟花,在清朝一瞬间绽放,看尽繁华。之后,手工毯便陷入了沉睡,直至东方的雄师苏醒她才渐渐睁开了双眼。

听雪,苍白了长安的旧街;落叶,苍老了一季的蝴蝶。千年的时光,可以消磨的事物太多太多,但在一代又一代传承人的坚守下,手工毯织造技艺涉过时间的长河,从一双双手里传到现世,此间虽有波折,但却从未断绝。

魏海明,1965年3月出生于中卫市迎水桥镇。2022年被认定为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统技艺(宁夏手工毯织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中学毕业后,魏海明进入中卫县地毯厂工作,师从刘淑梅,稳扎稳打,学会了手工地毯的全部技艺和流程并逐步走上管理岗位。如今,他掌舵着宁夏中卫市滩羊地毯有限公司,将曾经濒于倒闭的地毯厂经营得有声有色。对于地毯,他有着深厚的情结。多年来,他竭尽所能地收集中卫手工地毯及相关资料,将中卫手工地毯的历史呈现给来访者,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中卫手工地毯的前生今世。

提及手工毯这几年发展的问题,魏海明老师说:“到了1999年 ,产品整个销售就出了问题了,库存量特别大,销售不出去,最主要原因是国际市场发生了一些变化,产品的更新跟不上,再加上金融危机等方方面面的影响,整个行业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几经周折,他接手了改制后的原地毯厂。2009年,他重新注册并改名为中卫市滩羊地毯有限公司。在继承传统手工技艺的基础上,他不断改进工艺,创新设计,拓展市场,打造品牌,使中卫手工地毯又一次焕发新的生机。

十多年来,魏海明老师一直没有忘记肩上的传承责任。如今,他培养起来的传承人就有八九个,其中两个已经是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了。作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的袁红英、杨清华,在师傅的带领下已经能独当一面,为地毯织造技艺的传承做出贡献。

光阴会流逝,岁月会兜转。千年的时光不知消磨了多少条手工毯,无情的岁月不知催老了多少位传承人,地毯织造技艺得以跨越时间长河、传至今日,离不开魏海明老师这些传承人的不懈努力。有了他们,才有了手工地毯的如今!

三、手工地毯织造技艺保护初见成效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在拜访宁夏手工地毯传承基地时,我们在非遗传承人袁红英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手工地毯的制作流程,并在参观结束后与多位传承人进行了交流,从中我们了解到了如今地毯织造技艺传承正面临这诸多问题。首先,大部分传承人年事已高,手工毯织造技艺传承的过程中缺少新鲜血液。其次,手工地毯制作过程漫长、艰苦,很少有年轻人能耐得住寂寞,即便是传承人子女,他们学会了地毯织造技艺也不愿接过传承的大旗,而是更向往外面的世界。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无数传承人的努力下,手工地毯织造技艺最终迎来了曙光。2012年6月中卫手工地毯织造技艺被自治区认定为第三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1年5月,手工地毯制作技艺被批准为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这标志着手工地毯织造技艺这一离开大众视线已久的艺术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也让中卫人民重新拾起了这一源远流长的古老骄傲。

在继承传统手工技艺的基础上,传承人们不断改进工艺,创新设计,使中卫手工地毯又一次焕发新的生机。除了融入现代化元素,传承人还将宁夏岩画与之结合,创造出了广受当代人喜欢的富有文化烙印的地毯。

在手工地毯织造技艺传承的过程中,不仅传承人在默默付出,政府和各界人士也在努力。为了提高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政府先后通过各网站、报纸、电视栏目等进行手工地毯的报道和宣传。同时还多次举办关于非遗的活动和展览,广邀各界人士和外国友人参与,只为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了解手工毯织造技艺。

四、北科大青年与手工地毯织造技艺的保护与传承

北京科技大学“宁遗寻继” 小队致力于手工毯织造技艺的传承与保护,将丝与线千年的纠缠和毯与人千年的羁绊,悉数拾起,唤醒那尘封在深处的记忆。

了解当下,深入地毯织造技艺传承。实践队员们在拜访手工地毯织造技艺传承基地的过程中与几位传承人进行了深入的交流。在交流中袁红英老师和杨清华老师指出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和与西方文化的碰撞,人们的审美和品味发生了巨大改变,手工地毯古朴的传统图案不再受到人们青睐,与新时代结合、融入新文化元素已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队员们从交流中深刻体会到了地毯织造技艺传承的不易和前辈们伟大的担当,一时也萌生了学习和传承地毯织造技艺的想法。

追溯历史,探求衰落之源。昔日声名远播的手工地毯如今却鲜有人知,这不仅仅时代变迁的影响。为了探求这其中的缘故,实践队员走上街头进行调研采访。从采访当中不难发现,手工地毯由于成本较高,价格也比较高昂,这也就拉开了手工地毯与群众的距离;同时随着机械毯的出现,人们也更倾向于价格低廉的机械毯,对手工地毯的关注越来越少。另外手工毯传统的图案也不再受人喜欢。以上种种都使得手工地毯不复往日的灿烂,地毯织造技艺也随之失去光彩。

播撒未来,给予非遗明天。从翠微湖旁静立的文化馆到深居民巷的手工毯织造技艺传承基地,实践队员用相机记录他们沿途的风景,用照片和视频带领我们走进手工地毯的世界、非遗的世界。

“一缠一绕一命牵,一丝一线一生缘”。我们相信,丝与线的传说将会继续,手工地毯与人的羁绊也将会延续下去。愿文明如星火般延续,愿此世如黄金般辉煌!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17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食汇于茂”实践队:深入学习食品安全知识

2022年07月06日上午,“食汇于茂”实践队成员冼楚婧、黄秋怡在茂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生产科工作人员指导下深入的学习食品安全相关知识,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食品安全(…… 香芋小雨 岭南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食汇于茂”实践队:与食品安全生产科一起监督检查生产线

七月五日上午,“食汇于茂”实践队成员冼楚婧、黄秋怡跟随茂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生产科工作人员前往广药王老吉广东荔枝(茂名)产业园进行海盐荔枝饮料新生产线监督检查工作。“…… 香芋小雨 岭南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食汇于茂”实践队:前往茂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七月五日上午,“食汇于茂”实践队调研组与摄影组到达茂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队员们前往六个科室跟随工作人员进行调研工作。“食汇于茂”实践队调研组和摄影组分为6个小组,分别前往食品…… 香芋小雨 岭南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食汇于茂”实践队:台风下的紧急出征

受台风“暹芭”影响,七月一日下午3:00时左右,“食汇于茂”收到信息得知七月二日、三日高铁停运。原定于七月三日出发的“食汇于茂”实践队为避开台风及时赶往实践地点,决定于当晚从岭…… 香芋小雨 岭南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食汇于茂”实践队:台风下紧急出征

受台风“暹芭”影响,七月一日下午3:00时左右,“食汇于茂”收到信息得知七月二日、三日高铁停运。原定于七月三日出发的“食汇于茂”实践队为避开台风及时赶往实践地点,决定于当晚从岭…… 香芋小雨 岭南师范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举办2024级新生“庆中秋 迎校庆”福利送暖活动

为营造浓厚的中秋节日氛围,让同学们感受到学院的关怀与温暖,鼓舞新生军训士气,9月14日,传媒技术学院于西校区南田径场举办…

暑期“博爱青春,五彩计划”实践活动

爱心传递,安全同行——常熟理工学院红十字会团队泰安社区志愿服务纪实在这个夏日炎炎、热情如火的季节里,常熟理工学院红十…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本科生第一党支部换届选举大会

为确保学院学生党建工作的持续推进,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学生党员队伍的凝聚力,9月19日,传媒技术学院于…

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开展“筑牢网络安全防线 共筑青春安全网”新生网络安

为提高新生的网络安全意识,普及网络安全知识,进一步增强新生在网络环境中的自我保护能力,9月20日,聊城大学实验与网络信息…

山东女子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美育之路共成长,童心飞扬梦无涯

夏日炎炎,阳光炽热。在这个充满温情的季节里,山东女子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青春无声,关爱有痕”志愿服务队于7月8日至7月…

最新发布

武汉学子三下乡:爱心支教行,炎日照未来
大学生网报仙桃市7月28日电(通讯员傅国华)在实践支教的旅程中,我感悟到了教育的力量,以及我在孩子们生命中的意义。支教,不仅是给予孩子们知识的传递,更是给予他们希望和梦想的滋养。当我置身于那些贫困…
广师大学子三下乡活动感悟:乡约兰城一夏,筑梦乡村振兴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8月18日讯】(通讯员:钟佳雯)向阳向暖,未来可期。我们是来自广东技术师范大学的“星筠共乡约”三下乡团队,我们奔赴兰城普宁,开展大学生三下乡活动。在这次三下乡活动中…
以青春之名,赴蔡山团村,助乡村振兴
2023年盛夏,我参与到邵阳学院普爱医学院“绘乡村新蓝图,筑梦蔡山团”乡村振兴服务活动中,来到了邵阳县蔡山团村。7月6日,我们正式开始为期十天的志愿活动。2023年7月7日,蔡山团村组织小学生参与宣讲活动,我…
为灰墙上色 让梦想起航
7月1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艺术学院艺起向未来志愿服务一队来到赵鹏。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能力,对接地方产业发展,助力美丽乡村建设,我院组建了一支13位学生的队伍,于7月10日开展第二面墙绘工程。围绕“…
深情回访|看杨庙社区变化新格局:人民幸福,生活安康
中国青年网淄博7月8日电(通讯员徐一康)为了大学生能在社会实践中获得更深足的成长,为全面反映杨庙社区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积极成效,为了继续共享和积极建设社区幸福家园,山东理工大学“齐稷社工”社会实…
非遗守护:安徽池州傩戏,探寻大山深处的远古回音
“瑞气霭门阆,论人间清福,风和艳阳天,胜似金章。”年过半百的刘友寿每次谈论到有关傩戏的内容时,总会变得精神矍铄,脸上洋溢着对傩文化的自豪与满足,“尽管我退休了,但每逢来人都会说起傩戏,这几年,…
华农生科学子暑期实践:寻迹三峡历史,唤醒红色记忆
2023年7月19日,华中农业大学生命科学科学技术学院赴重庆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前往了重庆市开展了社会实践活动,参观了三峡博物馆,开启了本小组的长江文明溯源之旅。三峡博物馆坐落于重庆市渝中区,是一座集巴渝…
安徽师范大学学子三下乡:阳光体育进校园,文体两面双开花
2023年7月6日,安徽师范大学赴淮南市凤台县岗胡小学“阳光体育”爱心夏令营本科生暑期实践团队支教课程正式开始。其中,文化课程与体育课程同步展开,夏令营教学逐渐步入正轨。值得一提的是,为践行“阳光体育…
五莲盘扣,扣住经典之美
烟台大学药学院守艺匠心实践队于七月八日前往山东省日照市五莲县寻找五连盘扣的奥秘。盘丝结带,扣诸心扉。一枚小小的盘扣,盘的是家文化,扣的是大智慧。盘扣作为中国结的雅致变幻,它一方面代表着发展另一…
泰院学子三下乡:致敬革命老兵,赓续红色血脉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泰州学院组建了“苏州非主城区红色资源调研”的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红色精神,让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生。2023年7月21日,苏州吴江分队来到震泽镇寻访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