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秦钰淑)在暑期到临之前,我曾在药学院中看到一话“中医药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让我产生了深深的好奇,为了寻中华之根本,探药学之发展,我加入到“药行百草“乡村振兴服务团,和他们一起去成长,一同走进神秘的实践之旅。
一、“初识”.古人医在心,后人树新风。
伴随着鸣鸣蝉声,我们来到实践过程的第-站——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博物馆。虽顶着烈日阳光,但是我对中医药历史的求知心依然兴奋不已。参观博物馆后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是展柜中一卷卷手写而成的医书,它们凝结着无数人的辛苦心血,承载着医药学的万载千秋,历经着岁月长河的沧海桑田,也许书写它的人已化为尘埃,但书写时的千辛万苦,完成后的喜极而泣都通过一本本医书传递到每一个后世人心中。看着一卷卷历经沧桑的书卷,我不仅想到疫情期间中医药大放光彩,在抗击新冠肺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国防疫之迅速,预防之力度都令人惊叹,我们中国青年更应坚定发奋决心,为传承中医药做出力所能及的行动。参观中医药文化博物馆让我对中医药文化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中医精神感染着我们,在未来实践中我们发现问题,直面问题,解决问题,永不退缩。
二、“深入”:中药助振兴,奋进求发展
在见证过中医药在医药事的蓬勃生机后,我又不禁想中医药能否被赋予崭新的时代意义。带着这样的疑惑,我们来到了社会实践的第二站——济南市莱芜区阁老村,我们从村支书的口中了解到村子发展路漫漫,从带领全村外出打零工补贴家用到回到村中利用中草药种植增加收入,我们从中也看到了乡村振兴道路的方向变化,从远离家乡奔赴他乡到鼓励回到家乡,为家乡做贡献。
跟随着村支书的脚步,我们来到了中草药种植基地,与当地村民一起下地除草,村民们都热情地向我们介绍中草药的种类,这片地种的是白术,那片地种的紫苏,我们手中拿的是马齿苑。村民的热情使我不再局促,我们都自信的宣传中医药文化,与村民热情的交谈了解村子现状,带领老人做长寿操,有位奶奶紧紧拉着我的手,一直在说我们都是好孩子,肯为乡村做好事,我看着奶奶的眼睛,觉得这几天的劳累也不算什么,我们是在切切实实为人民服务,我们的付出都是有回报的。
三、“相惜”:未来求上进,更上一层楼
在村中短短几天,我看到了村民的质朴热情,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也明白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经济上的富有,更应该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继承,是精神上的富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温良所在。但在村中我也看到了农村发展的不足,高科技人才的缺失,高新技术的缺乏,让我感到青年肩上得抗责任,挑重担,农村的经济发展,精神文明都需要新鲜活力的注入,需要我们拥有坚实的知识武装,回到家乡助力乡村振兴。村中大学生振兴员也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他们从大城市学成归来,辅助村书记加速乡村振兴,为乡村振兴建言献策,为村民幸福生活添砖加瓦。我们也在实践活动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沟通能力,加强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在传播中医药文化的过程中,我们即是文化传承的传播者,也是文化知识的受益者。
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丰富了我的暑假假期,也让我从学院踏入到农村,领略到不同视角的风采,也正是这次活动也让我收获了与我有共同目标的伙伴,开阔了我的视野,提高了我融入集体生活的能力,我们一产探索中医药文化的神秘之处,一齐走进阁老村,一起帮助村民们,这些事情历历在目,好似我没有离开过阁老村,我们依然和村民呵护草药,和村委探索农村建设新方案……也正因为这些事情,我更加坚定学成才后回到家乡,回到魂牵梦绕的故士,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未来可能困难重重,但是这次实践经历会像明灯一样指引着我走向成功的彼岸,这也是一个标杆,呼吁着新时代青年放眼基层,鼓励青年回到家乡建设家乡。因为我们深知乡村振兴不仅要靠政府和当地村民,也要靠人才回归乡村,我们新时代大学生更应钻实专业知识,提高自身素养,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乡村呈现出崭新的一面。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181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