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访非遗文化——“游鱼”文化,7月7日,广东医科大学寻港志愿服务队(以下简称“服务队”)来到了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北坡镇,由此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7月9日,在大致了解北坡镇基本情况之后,服务队来到了“游鱼”文化的发源地中心——老圩村。初入老圩,步入巷道,迎面就是一座观音庙,再拐几个弯路,又见庙,这里的一砖一瓦都似在诉说着旧史。
服务队在老圩经过了一番走访,了解到这里的家家户户都拥有鱼灯(即“游鱼”),但经过了三百年的变迁,鱼灯早已不仅限是鱼的形状,还有兔子形状的鱼灯,甚至有的制成了大气磅礴的龙。
图为村民向队员介绍家中收藏的大气磅礴的龙型鱼灯。 周若瑄 摄
图为队员向老圩村的老人了解他们那一辈人与游鱼的故事。 刘晴 摄
图为村民向队员们介绍家中购入的游鱼以及自己亲手尝试制作的游鱼。薛颂锐 摄
图为热情的村民为队员们带路。吴龙祥 摄
此次深入老圩村走访,队员们对游鱼文化也有了更多的了解。在老圩,“游鱼”不是时时刻刻见,但却处处在,在每家每户中,更在这里的每个人心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21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