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追寻红色足迹,赓续英雄精神——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星火殷雷实践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来源: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作者:吴雅莉

为了追寻先烈足迹,传承革命精神,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星火殷雷实践队前往上海进行调研。7月16日上午,实践队前往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与纪念馆参观学习,下午实践队则前往静安区陕西北路寻找上海大学遗址。

一、追根溯源——重走“中共一大”之路

7月16日上午,实践队来到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上海兴业路76号调研学习。这是实践队第一次来到“一大”会址,实践队成员心潮澎湃,思绪万千,感慨良多。回想在那动乱的年代,有一群青年相聚于此,小心翼翼地呵护着中国共产党的火苗。站立在石库门前,来自一百多年前的青年的呼喊救国的声音穿透人心。

石库门前,游人如织。学生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研学旅行,中信银行的员工组团参观,还有来自祖国各地的游客们。实践队成员走入仅18平方米的中共一大会址,整个房间基本还原当时的场景,与会代表所用的桌椅和茶具。

实践队成员走入树德里参观“精神之路——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文物史料专题展”。“伟大事业孕育伟大精神,伟大精神引领伟大事业。” 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铸就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

整个展厅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运用沉浸式光影技术手段,从伟大建党精神开始讲起。第二部分,展馆精心挑选了40件充分反映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的文物史料,其中有周恩来的“三用大衣”、飞鱼牌手摇计算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拓碑等等。它们讲述着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时期,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

实践队参观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展厅的开端有参加“中共一大”的十三位代表的铜像。整个展厅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前仆后继,救亡图存。第二部分民众觉醒,主义抉择;第三部分早期组织,星火初燃;第四部分开天辟地,日出东方;第五部分砥砺前行,光辉历程。

馆里展出圆明园残垣断壁的复制品,破损的大门,给游客带来更大的冲击,“落后就要挨打”。在三座大山的压迫下,底层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馆里展示出上海工人杨凤庭夫妇上工时轮流穿的破棉裤。

历经了洋务运动、太平天国起义、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等等救亡图存的运动,中国仍未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现状,中国革命该何去何从。“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一群能人志士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织在上海成立。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为什么会是在上海呢?实践队成员在展出的史料中得到了一点答案。“上海是中国社会主义者的大本营,在这里可以公开的进行宣传。上海有许多社会主义性质的团体,出版三百多种书刊(报纸、杂志和书籍) ,均为社会主义性质。”展馆还采用沉浸式光影技术手段复现当时“中共一大”召开的画面,观众们身临其境地感受那段不平凡的历史。

二、上海大学遗址

翁泽生出生于台湾台北市,祖籍福建省同安县。翁泽生接触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了解了台湾的苦难,祖国的解放运动深刻地影响他在台湾的行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翁泽生在台湾积极展开反帝反封建的运动。在上海大学读书时,翁泽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 年,在翁泽生的指挥下,台湾文化协会的宗旨从原来的民族主义启蒙运动变为了无产阶级启蒙文化运动。1928年4月15日,台湾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金神甫照相馆楼上召开,翁泽生在会上宣读了由他起草的《青年运动纲领》。后来,翁泽生遭到叛徒出卖,受尽各种酷刑。但即使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翁泽生也没有透露一点关于党的内容,始终秉持中共党人的高尚节气,因而壮烈牺牲。

7月16日下午,实践队前往静安区陕西北路寻找上海大学遗址。在同一个地方,实践队成员兜兜转转,终于在路过了好几次的地方找到了上海大学遗址——仅存一块碑。这块碑被周围的电动车和常绿灌木遮挡住,上面满是泥土和树叶。碑上写着“校长于右任,邓中夏、瞿秋白、恽代英、邵力子、沈雁冰、施存统、陈望道等参加校务工作,李大钊、章太炎等人先后到校演讲。培养出大批革命干部”。作为五卅运动的策源地,上海大学在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上大师生为五卅运动谱写的悲壮序曲,成为令人热血激昂的红色记忆,也成就了“北有五四运动之北大,南有五卅运动之上大”的佳话。上大浓厚的革命氛围,感召着许多来上大求学的学子。他们在这里看到,马克思主义是人民的理论,中国共产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他们纷纷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为国家、为人民奉献一份自己的力量。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中国共产党在20世纪的成立,被称为“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在这一天的实践中,实践队切身体会到为什么翁泽生、谢南光、陈明忠等人选择加入中国共产党。因为在那艰苦卓绝、民不聊生的岁月中,他们从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的身上看到了救国救民的希望。革命先烈的鲜血不能白流。实践队成员在心中铭记——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实践队成员深知更应该将翁泽生、谢南光、陈明忠等英雄先烈的故事讲好,让更多人认识他们,了解他们。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225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普法+调研双向联动 泰州探索地方性法规宣传新路径

为深入推进“法治+本土文化”的普法宣传模式,增强居民对烟花爆竹管理法规的认知,2025年4月10日下午,由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5名学生组成的“法治+本土文化: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 李天爱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规宣讲零距离 民意调研解民忧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宣传普及工作,增强居民法治意识,助力文明城市创建,4月10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联合东街社区居委会,在东街社区党群服务中……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宣传模式走进景区 法治文化融入市民生活

为深入推进地方性法规普及工作,增强市民法治观念,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凤城河景区、人民公园等城市地标,通过“景区+普法”的沉浸式宣传形式……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早茶博物馆里话“标准”——泰州创新“法韵茶香”沉浸式普法新模式

为进一步推动地方性法规普及与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机融合,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泰州市早茶博物馆,以“法规+文化”的沉浸式宣传方式,向市……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模式:历史保护法规宣传融入名城文化肌理

为深化《泰州市历史名城名镇保护条例》的社会认知度,探索“法规宣传+文化传承”的融合路径,3月25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历史文化街区与盐……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普法入村进景区 创新守护“千垛画卷”

为深入宣传《泰州市垛田保护条例》,探索地方性法规普及新路径,近日,“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研究”课题组普法团队走进兴化市垛田街道及千垛景区,开展多形式、分众化的普法宣……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车站:易拉宝+问卷推动条例“声”入人心

为拓宽地方性法规宣传覆盖面,提升市民法治素养,3月15日上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客运车站,面向往来旅客及市民开展地方性法规集中宣传活动。活动聚焦《泰……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泰州创新普法进校园:情景剧+趣味问答助力水环境保护与防溺水教育

为深化青少年法治教育,创新地方性法规宣传模式,3月13日下午,泰州市地方性法规宣传创新模式课题组成员走进泰州市二中附属初级中学东校区,面向六年级学生开展《泰州市水环境保护条例》…… 吴欣怡 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扬帆逐梦 职通未来 文学院承办山东省高校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双选会暨聊城大学

为畅通企业招聘和学生求职通道,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高效对接平台,促进毕业生实现顺利就业与高质量就业,4月10日,山东省高…

文学院举办访企拓岗座谈会

4月10日,文学院邀请潍坊实验中学、东阿南湖行知学校、临朐新时代实验学校及济南天桥黄河双语实验学校负责老师到C210会议室举…

以声传薪火,破茧绽芳华 ——人文学院举办“传薪破茧 燃梦青春”主持人大赛

为融合传统文化传承与现代创意表达,展现人文学子的文化底蕴,3月30日下午,人文学院于人文艺术实践基地举行以“传薪破茧燃梦…

创新赋能,共启未来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三院联合举

为结合专业特色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提升学子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培养新时代创新型人才,3月31日晚,由人文社会…

人文学院举办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首期课程

为夯实学院学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科基础,4月1日晚,人文学院于旗山校区文2-305教室举办首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朋辈辅导课程,…

最新发布

不能忘却的红色文化之旗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星火殷雷实践队参观学习左联会址纪念馆
7月18日,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星火殷雷实践队为调研“左联”革命精神,来到左联会址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同行的有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龚忠友老师,俞宽宏老师为星火殷雷实践队进行讲解。上海左联纪念馆旧址位于…
创梦纸舞,志愿闪耀董小
为了点燃孩子们的创造火花,展现想象的翅膀,放飞心灵的压力,传承中华文化的瑰宝,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科技学院追光者志愿服务实践团于2023年7月14日,在董必武红军小学举办了一场充满魅力的三下乡志愿服务课程…
以笔为戎,铸就不朽民族魂——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星火殷雷实践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上海是鲁迅先生生活、创作与战斗的最重要的一站。在上海的这段时间是鲁迅一生文学创作最辉煌的时期,鲁迅用笔创作了大量抨击黑暗的杂文,引领了左翼作家联盟和左翼文化运动。此外,鲁迅还创办众多杂志,创作…
江苏牧院:垃圾分类入童心,绿色环保齐践行
2023年6月28日,农商管理学院“践行“两山”理论,点靓乡村振兴”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到泰州寺巷幼儿园大3班开展以“垃圾分类入童心,绿色环保齐践行”为主题的环境保护宣传活动。旨在增强幼儿的环保意识,促进…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挺起民族脊梁
在明确了调研目的和各自的任务后,实践队动身来到了李家台村。为深入具体了解李家台村的实际情况,使调研成果更加真实有效,实践队员来到李家台村后,首先在队长的组织下分为三组分别对当地村民进行了大量的…
永不停歇的京杭大运河
一条丝绸之路,让汉代开启了古代中国与外国的贸易征程;一条水路,让许多自唐朝开始远道而来的外国友人更好地见识这个美丽的国家。2023年7月2日的这天,来自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匠心社会实践队的各位成员们,来到…
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挺起精神脊梁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期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只有精神达到了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只要大力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
铭记峥嵘岁月,赓续精神伟力——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星火殷雷实践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发扬红色基因,2023年7月11日,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星火殷雷实践队赴漳州市烈士陵园进行调研实践,深入了解参加中国共产党的台湾英烈——翁泽生的事迹,此次调研旨在传…
牧院学子三下乡心得:践行实践理念 感悟乡村振兴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2023年6月25日,为了感悟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丰硕成果,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农商管理学院的“不负绿水青山”实践团一行21人,前往泰州市东罗村进行暑期调研学习。此次三下乡活动是…
走近左翼作家陈映真——探访陈氏祖祠
2023年7月,星火殷雷实践队紧扣“聆听穿越两岸的回声”这一主题,以探寻参加中国共产党及中国革命的台湾人的革命事迹为主要目的,选取福州、厦门、漳州、上海、安溪为主要调研地。2023年7月10日,为了探寻有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