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拥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翻开历史的每一页,字里行间中流露着历朝历代人民的生活,无论生活顺心与否,载歌载舞总是人们面对生活的放松。而当古老的歌声与舞蹈化为实体,经过名为传承的纽带,一代又一代的人们不间断的舞动、展现歌喉,直到今天,形成非物质文化遗产。凤阳花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之一,它如何在千百年中传承、过去的人们又通过它表现出了何样的情感,我们一行五人,于2023年7月1人来到凤阳,通过此次暑期三下乡活动寻觅以上问题的答案。
我们率先来到了凤阳县博物馆,通过咨询相关的工作人员得知,凤阳县博物馆主要研究凤阳花鼓是如何产生与发展。我们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进行参观。听工作人员介绍,远在明朝田艺衡的《留青日札》中曾提到江北凤阳男子擅长击鼓,而男女在田地中相互击鼓唱歌、相互鼓舞已形成一种风俗。清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文人的诗文记录了凤阳花鼓表演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清中期以后,舞蹈因素逐渐从民间的凤阳花鼓中淡出,仅剩下唱曲部分,分为“坐唱”和“唱门头”两种形式。建国后,凤阳花鼓曾在北京怀仁堂中演出,周总理亲切的称它为“东方芭蕾”。此后凤阳花鼓的发展程度更上一层楼。凤阳花鼓作为底层劳动人民的一种谋生手段,其的舞蹈与小调的题材全都来源于人们的日常生活,舞蹈柔美、曲目众多,是凤阳人民所创造的民间艺术。然而在博物馆中,我们目及之处不仅有着凤阳花鼓,还有人以凤阳为主题所绘制的百鸟朝凤图,以及以凤阳市博物馆为主题所创造的文创产品。
为了进一步感受作为民间艺术凤阳花鼓的魅力,我们随即来到了凤阳县文化馆。由于我们去的时间正值午后,所以参观的人数并不多。进入圆形一样的大厅,两侧摆放整齐的是用来敲击的花鼓。以往略显热闹的文化馆,在今天却略显清静。与花鼓的高歌热闹形成对比,只有我们在静静的参观欣赏。
像是不自觉的深入了凤阳花鼓中,更进一步的去体会凤阳花鼓的魅力。一楼的展厅中,布满了文人字画,一撇一捺书写着凤阳的气息,一笔一划勾勒出凤阳的面孔。在“花鼓”之中,通过大家的作品,感受到的不仅是来自各行各业与各个年龄层,大家通过自己的作品挥洒着自己对凤阳的情感。
上到二楼便看到飘扬在空中的旗帜,旗帜中刻印的是凤阳县文化馆的一些的特色作品。我们也随之参观,感受其中的魅力。零星的桌椅坐落在二楼的一个角落,书架上面的杂志和图书记录着文化馆的过往。我们在一旁阅读。事后有工作人员向我们介绍了凤阳花鼓传承人孙凤城,不仅在传统的继承上发挥作用,还加上自己的理解与现在社会的变化,让凤阳花鼓绽放属于新时代的魅力。
最后我们在社区以及公交车上随机发放问卷,在确保随机性的同时,了解反映出凤阳人民对于家乡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程度。对于不熟悉的年轻人,我们也通过知识讲解以及推荐其观看演出的方式,扩大青年一代对于凤阳花鼓的重视程度。事后我们又通过自媒体的形式,在QQ空间、微信朋友圈、个人微博等传播凤阳花鼓及其相关知识。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凤阳花鼓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项也需要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重视。科技日新月异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日益追求美好生活成为人民群众的向往。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建设与保护,是提供与丰富人民群众精神世界的重要途径之一。凤阳花鼓不仅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言词,更是凤阳县的明信片。通过此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让我们感受到独属于凤阳县的魅力所在,安宁的城市与较慢的生活节奏,更是为凤阳花鼓提供与创造了独一无二的沃土。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一代,我们更是需要建设文化自信,不仅要了解并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更要与新时代相互结合碰撞,创造出新价值,让不感兴趣的人们感兴趣,做到传统与现代的相统一,积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做出属于我们的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24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