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为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曲阜师范大学“惓惓思古韵,汲汲焕新语”实践团队队员于7月20日前往新泰市羊流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麦秆扇进行走访调研。
泰山脚下,汶水岸旁,北依三齐旧壤,南临孔子故乡。新泰市位于鲁中腹地,山清水秀,气候宜居,古往今来的人们在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物质和精神文化财富。
实践队员找到当地的传承人进行采访,询问得知麦秆扇是如何制作的。麦杆扇流程严谨,环环相扣。首先摘麦秆,把麦秆按粗细分好,并浸泡使其变软,然后编网、穿片,其次将两片网和穿好的片订在一起,可以将订好的扇面剪出自己想要的形状,用细麦秆编成锯齿状的辫子,将编好的长条辫子和锯齿状的辫子缝在扇面上,用长点的麦秆编蜈蚣状的辫子将缠好的扇把订在扇面上,最后是修剪。只有最后这一步是需要传承人自己来的。
根据走访得知,麦杆扇收入较为可观,去年一年流水就高达260万元,平均每天可达100元左右,与其它工艺的区别就是非常环保,纯手工编织,不需要任何胶水,生存现状良好。目前在新泰市政府的推动下,非遗产品麦秆扇形成以线上批发为主,有淘宝店铺和阿里巴巴等营销途道,产品供不应求,特别是过完年后到八月份之间为旺季,受众主要来自浙江、安徽和河北。
走进新泰市羊流镇三洼村,在麦秆扇非遗传承人张蓉蓉的家中,是一幅忙碌景象:许多妇女分坐在屋中,手中不停,编把、缠把、浸泡、编网、合片、绞样、沿边、上把……十几道工序有条不紊、流水制作,传承人张蓉蓉则在一旁做最后的修剪把关工序。在她们身旁,是成堆的原料、半成品和成品,高大的定制纸箱中塞满了包装好的扇子,热热闹闹,喜气洋洋,就要发往全国各地,为大江南北送去一夏清凉。若问这里的人们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制作麦秆扇的,张蓉蓉也不是很清楚。她的技艺继承于奶奶和母亲,初中时的假期,她就常与麦秆扇一起度过。开始,她只是做着玩,做好的扇子自己用或者送给邻里,后来,由于上班所赚并不多,她又想起了小时候的手工活。没想到,因为她做的麦秆扇质量好、价格低,竟然供不应求。她自己做不过来了,就带着村镇里的人一起做,如今,周围三四个镇都有妇女承接分步骤的外包工作,承包计件回收,工作量看个人,一天基本能赚20-80元左右,最熟练的妇女日收入可以到100元上下。
张蓉蓉的麦秆扇生意非常红火,适应多样的市场需求,她将扇面做成各种形状、大小,而且接受客户的定制,最简单的麦秆扇价格在25元左右,加花印制需要36元。去年,麦秆扇制作数量达到20万把,流水260万元。随着销售范围的扩大,她开始借助互联网的力量,目前麦秆扇以线上批发为主,主要途径是淘宝店铺和阿里巴巴。去年冬天,她囤货10万把,今春未过就已售空,畅销程度可见一斑。目前,麦秆扇欣欣向荣,正在惠及越来越多的当地居民。
如果不是亲眼见到,很难想象做一把扇子不需要胶水也不需要油漆,只要一片麦秆、一双巧手,就可以在缠绕和拼接之中“化腐朽为神奇”。柔韧的麦秆中藏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也诉说着人们利用自然又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朴素心愿。或许,这里的村民难以说出麦秆扇对乡村振兴的意义,但是,许许多多的人们,尤其是中老年妇女,因麦秆扇而利用起了闲暇时间,有了劳动的积极性,增加了更多收入,小扇轻摇,送来麦田里的清风,也送来技艺富民的希望。
推开另一间院落的大门,满眼黄灿,一排排麦秆扇整齐地吊在院中,它们浸润风雨也沐浴暖阳,摇曳间溢散小麦的芳香。就是在这里,张蓉蓉说希望能建成一个专门生产麦秆扇的厂房,这样的厂房应该能够提高流水作业效率,让更多人聚在一起,用双手创造财富。
千年文化底蕴,代代薪火相传,经过当地人民的传承和发掘,截至目前,包括麦秆扇制作技艺在内,新泰市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3项,省级非遗项目11项,泰安市级非遗项目71项,新泰市级非遗项目277项。它们都具有新泰本土特色,代表着新泰的风土人情,反映着新泰人民的生产生活,是新泰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都不断在保护与传承中创新,让非遗文化焕发新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26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