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中国非遗的传承发展到了一个重要的时期,面临三大问题:一是全球化、现代化对传统技艺的重大冲击;二是城镇化快速发展对农耕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冲击;三是市场经济潮流引发的非遗传承趋利化。为了探寻非遗手工工艺的未来走向,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我们选取滁州琅琊酥糖作为本次实践的内容。
我们首先通过网络和书籍了解了琅琊酥糖的历史渊源、制作工艺等,在做足充分知识储备的前提下,我们以滁州市文化馆为主,见到了有关于琅琊酥糖工艺的历史记载、知识科普以及模型展示。观看过程中,团队成员井然有序,有意识地利用电子设备记录资料内容,同时学会在馆内查询数字馆藏。通过多样化、多渠道地了解,我们基本认识到了琅琊酥糖制糖工艺的不易和手工艺者的坚守与工匠精神,这是令人十分倾佩的。带着这样的倾佩与好奇,我们向工作人员请教了制作琅琊酥糖的有关材料,并希望联系到有关手工艺者,向他们学习制作琅琊酥糖。
安徽滁州市名产琅琊酥糖,原名"面糖"、"董糖",起源于明朝末年。它是用纯白芝麻、白糖粉、富强粉、麦芽糖等为原料。生产出的糖块厚薄均匀,骨薄如纸,剖面层次清晰,呈螺旋体,色泽为乳白色;入口酥软,细腻无杂质,香味浓郁,甜而不腻,文人墨客赞之日:"香召云外客,味引洞中仙",营养丰富,老少皆宜。因琅琊山而名,系滁州传统名优糕点。其"味甜而不腻,糯而不粘、酥而不碎",老少咸宜,深受群众喜爱。 酥糖亦称"面糖"、"秦尤酥糖"、"董糖"。明末,滁州作坊开始以麦面、芝麻、糖为原料,经焙炒、加工而成,俗称"面糖"(小包糖)。清初,有秦、尤姓两位师傅将面糖用糯米稀骨作包衣,进行改制而成,故又称之为"秦尤酥糖"。后一位董姓师傅又将秦尤酥糖精心改制,将糯米稀骨多层次与面糖折叠,即谓之"董糖"。又有文人撰写一说:"明崇祯年间,江南名艺妓董小宛,擅长烹饪,精于制作花露,巧手会做糖食糕点。一次才子冒襄(字辟疆)生病,董小宛独出心裁以芝麻、白糖、炒面、糖稀、香油等原料,精心制作方块酥糖,给冒襄食之。"其糖"酥脆香甜、开胃心爽"。后经民间流传,人们即称此糖为"董糖"。《崇川咫闻录》也记载:"董糖,系冒巢民(冒襄之号)妾董小宛所造。" 民国初年,滁城多有前店后坊,制作糕点。"章三益"、"卞源昌"、"曹恒兴"等店号制作的酥糖(亦名董糖),远近闻名。
不得不说广大人民是充满智慧的,他们在苦难中创造甜蜜,在粗茶淡饭中琢磨食文化,才有了今天精妙的制糖工艺。通过走访当地手工艺者我们了解到它的制作过程。琅琊酥糖,原名“面糖”、“董糖”,起源于明朝末年。它是用纯白芝麻、白糖粉、富强粉、麦芽糖等为原料。生产出的糖块厚薄均匀,骨薄如纸,剖面层次清晰,呈螺旋体,色泽为乳白色;入口酥软,细腻无杂质,香味浓郁,甜而不腻,文人墨客赞之日:“香召云外客,味引洞中仙”,营养丰富,老少皆宜。因琅琊山而名,系滁州传统名优糕点。
通过此次“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充实了我们的非遗知识储备、增加了多彩的社会见闻,同时作为新一代非遗文化的传承主力军,我们更要发挥自己的力量和新媒体的优势,使得更多人对非遗手工艺产生浓厚的兴趣,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无限价值。“民以食为天”,充满智慧又多姿多彩的传统手工艺以及食文化是由人民创造的,在当今依然由人民发扬光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275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