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武汉学子三下乡:弦歌悠长,再逢盛夏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 作者:郭欣妍

中国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5日电(通讯员 郭欣妍)为改善乡村留守儿童的学习环境,减小城乡教育差距,促进当地乡村特色宣传以及为农民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长埫口长虹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开展三下乡支教以及调研活动。而这个永恒且灿烂的夏天,也让我有了全新的从未有过的生活体验。

身处广袤的田野之中,耳边萦绕风的轻唱。初次踏入这片土地,内心百感交集。有对初当老师这件充满极大不确定事件的忧虑,也有对即将见到孩子们的期待。我对长埫口的第一感觉的是温暖,遇见的村干部和主任都很随和,在能力以内满足我们的需求。街道环境卫生也很干净,能够感受到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能够看到一个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在这里的每天都有着意想不到的惊喜,被晚霞包裹的村庄,我们追赶的日落,夜幕降临的繁星满天,政府口的白色卷毛小狗每天都会摇尾巴迎接我们,还有远远就会跟我们打招呼的小朋友,在长埫口这十五天的夏日生活,足以驱散那半个月夏天的闷热。

图为仙桃市长埫口镇政府门前的落日晚霞景色。

三尺讲台,代表这很多人的向往与希望。对于我来说,我很荣幸有这样一次站在讲台的机会,从一名在校学生身份转变到站在讲台上的小老师。当真正走上讲台,看着台下坐着孩子们天真而充满对知识渴望的眼神时,这就不再是简单的一次志愿社会实践活动,更多的是责任和担当。我想短短半个月的教学或许不是普通的教了孩子什么,而是为孩子带来了什么。我们志愿者老师的短暂陪伴能否为留守孩子们打开一扇连接外界的窗子,能否通过我们让他们看见更大更广阔的天空。

在这半个月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团队成员都在认真规划着课程计划和教学安排。我们班上的二十几个孩子都是年龄段不一样的学生,最小的是四岁,最大的是十二岁。因此,课上教授什么,怎样教授成了重中之重。我们的想法是不仅要教他们学校外,课本外的知识,更多的是带给他们思想启示和价值观引领。我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于是我们每节课都在绞尽脑汁设计不同的课堂互动,思考怎样引入内容才会更加吸引小朋友们的兴趣。从《音乐走进戏曲》带领小朋友了解中国传统戏曲的相关知识;《不可思议的力-飞行的秘密》科普基本的物理力学小知识,并通过扔纸团、纸片观察不同运动轨迹等切实感受力学魅力;《国宝建筑》《认识国家旗帜》增强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和理念;《校园暴力》《做情绪的小主人》教授孩子如何保护自己,健康成长;《黏土笔筒》《趣味折纸》培养孩子们动手能力以及创造力…我认为在课堂上过程是开心的,也是圆满的。是志愿者的认真备课和孩子们的积极配合才凝结成每一节充满欢乐和收获的课堂。

图为孩子们在课堂上充满热情,绽放天真纯洁的笑容。

除了课堂上的课程,家访和调研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在乡间小路的漫步,亦如走进了人间的诗篇。在家访时我看到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听到他们无忧的欢笑,仿佛看见了生活的希望和未来。走调研时与老人们闲聊,体验他们口中的故事,智慧的火花在那深邃的眼神中熠熠生辉。他们的淳朴与善良,简单而和谐的生活,都成为我最珍贵的财富。他们身上的真挚友爱,人与人之间互帮互助,那份人间烟火气,让我重新认识了社会的多元和谐,心中充满了敬畏与尊重。在这里,我接触到了纯朴、淳厚的乡村文化,感受到了乡亲们的热情和真诚。他们虽然生活条件简陋,但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却是不亚于城市的。通过与乡村孩子们的交流,我了解到他们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这让我对于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回首三下乡的路,那份深深的体验和感动,仍如烙印般深深地烙在我心。和孩子们的朝夕相处中,我们由陌生到熟悉,分别时大家的依依惜别,都让我们倍感窝心,大家就像亲密无间的亲人,让我们有了一种回到家中的温馨,对于这次的支教活动我们感触十分深切,同时这也是我们实践团的每一位成员,在成长过程中一份宝贵的经历。在三下乡的过程中,也让我成长和锻炼了自己。在农村地区,我面临着各种挑战和困难,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适应孩子们的特点和需求。同时,我也学会了与人沟通和合作,发展了一些领导和组织能力。这些经历让我变得更加坚强、勇敢和有耐心,对自己的未来发展也有了更清晰的规划和目标。

图为仙桃市长埫口长虹社区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孩子们的集体合影。

“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很荣幸作为当代青年在此次三下乡能够用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教育尽一份力,也让我更加坚定了接下来要走的路。时间会悄悄流逝,但爱与思念不会消失,相信这段时光会化作美好的回忆留存在志愿者和孩子们的心中,小麦苗与孩子们的故事,将在下一个盛夏续写。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312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春伴夕阳,共谱爱乐章

关爱老人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提升成员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为了传递温暖与关爱,展现青年担当,增强同学们的奉献意识和道德素养,特意开展此次活动。2025年3月30日,池州学院机电工…… 陈小燕 查看全文 >>

忆改革峥嵘,逐时代新潮——改革开放纪念日

忆改革峥嵘,逐时代新潮——改革开放纪念日为了回顾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弘扬改革精神,激发人们逐梦新时代的热情,激发同学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鼓励他们为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特…… 陈小燕 池州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革命馆里话初心,奋斗路上正青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学雷锋系列活动三月的春风,带着温暖与希望,吹拂着大地,也吹响了传承雷锋精神的号角。为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

“名郡植春筑福庭”——“美化环境,共享健康” 名郡社区卫生行动

为营造整洁、卫生、健康的社区生活环境,团支部组织团员们对名郡荷塘社区环境进行了清理。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

仁心续火承先志,碧波芳草筑安康: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

为将健康知识和服务送到社区居民身边,2025年3月15日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临床医学(“5+3”一体化)2023级志愿服务队第二小分…

清明追思,大爱永存 ——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举办清明节缅怀遗体捐献者活

为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倡导遗体捐献事业的社会价值,清明节前日,皖南医学院红十字协会在皖南医学院遗体…

郑州财经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秋实班”学员赴河南省团校参观学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

最新发布

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守望历史遗迹,传承红色文化”社会实践团赴红旗渠开展暑期社会
(通讯员胡亭亭史冉图片范宜卓)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河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守望历史遗迹,传承红色文化”社会实践团前往红色教育基地红旗渠…
盎然初新实践团走访爱德曼(淄博)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
为进一步通过走访和问卷对企业的绿色环保发展情况进行调查和跟进,盎然初新实践团进行了为期五天的爱德曼氢能源装备有限公司访问之旅。据实践团了解到,在“十二五”期间,依国家产业政策,爱德曼氢能源装备…
缅怀先烈 传承红色基因——我院新章实践团走进吕梁英雄广场
2023年8月3日,我院新章实践团走进山西省交城县吕梁英雄广场进行了实地调研。这里是华国锋主席的故乡,更是当地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里地处卦山南麓,依山而建,绿树成荫,漫山的松柏成了英灵最好的归属…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 ——承乡村薪火、绽文化新韵
曲园学子暑假社会实践——乡村薪火遥相承,传统文化绽新韵为探究乡村振兴背景下乡村传统文化发展的困境及对策,促进传统文化抒发新活力,增强创造力,2023年7月21日,曲阜师范大学两创未来实践队以实地调研、…
船政学子三下乡:深入乡村振兴 观察感受发展成就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总书记2017年10月18日在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实…
湖北学子三下乡:用爱的火把点亮童年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16日电(通讯员黄泽琳)在炎炎夏日,我们湖北学子的三下乡活动如约而至。这次我们的目的地是仙桃市的一所幼儿园,那里有我们期待的社会实践和无限的自然风光。仙桃市,一个名字就充满着美丽…
童心绘未来,妙笔下生花
为推动乡村儿童全面发展,助力人才培养和乡村振兴。2023年7月20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蓓蕾”志愿服务队赴咸宁通城县北港镇龙门村开展以“我想象的未来”为主题的绘画课。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每…
西南石油大学学子三下乡:感悟大运精神,助力身心健康
青春连接世界,奉献浇筑梦想。2023年6月28日至6月30日,成都大运会已经进入到筹备关键阶段,西南石油大学土木工程与测绘学院“运动心,大运行”西柚记暑期社会实践队队员们从四面八方而来,远赴四川省简阳市平…
探索三晋之美——我院新章实践团走进卦山风景区
2023年7月25日,我们新章实践团深入山西交城县卦山旅游风景区进行实地调研。我们目睹了当地人民如何依托这里的绿水青山、深厚文化底蕴和巨大发展潜力,谱写出一部绿色发展的壮丽史诗。卦山因其群峰环绕、形状…
二师学子三下乡:共筑梦想,点亮未来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完成了一次难忘而珍贵的三下乡实践之旅。这段时间里,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孩子们的可爱与纯真,也收获了无数的喜悦与感动。在与孩子们共度的日子里,我们除了传授知识,更多的是与他们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