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仁菊是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草席编织代表性传承人,编织草席有60余年,主要编织白麻筋草席。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的“习廉风之古,育新业之林”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3日前往仲一村访问非遗传承人,学习手艺编织技艺。
通过深入学习了解,手工编织草席的第一道工艺是拔草,用手工方法,按草茎长度分档拔取,拔草前要先剪去根部泥块、乱草、碎屑;脱草壳,去掉草茎基部的叶鞘,俗称脱草壳;拣草,拣去黄草、哑草、病草、扁草;漂草,将编织作黄草、白草品种用的席草基部约20—25公分,铺成扇形,于日光下进行“漂白”;浸草,将配置好的干草茎全部放在河浜或温草缸里浸润,使其软化;刨麻头,将苎麻或黄麻的皮刨去,梳成麻丝状,以便打成席筋;打席筋,将麻丝编纺称麻筋,麻筋粗约1.5—1.8mm;搓边生,分草编、麻边两类,常用手工将麻筋头或草茎搓成绳,绳粗约3—5mm;整席筋,按照草席规格要求,将麻筋安装在木机上作经线,装机时,一般一人串席筋,一人攀席筋;拷紧机门,将席机枕塞入下梁的上端空隙内,用榔头拷紧机门,使经线蹦紧;敷水上油,促使席筋和筘眼润滑,减轻劳动强度,又可减少断筋及断草的出现;添草落筘,这是织席的最基本动作,一般男的握筘,女的持鞭插草;喂边,由握筘人负责折草喂边,使席边紧密固定;割边,一条席子织成中分为三移,待第三移上到顶时才结束,再用下脚草做排塞,然后用席机刀割去毛草边;落席,用席机刀割去多余的席筋,将整条草席从席机上取下,才算完工。
实践团队通过访问草席非遗传承人、亲身体验草席制作,深入探寻黄古林草席的编织技艺,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力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333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