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重温经典文学,体悟文学底蕴 ——重访杜甫草堂,寻找诗史之魂

来源:中国矿业大学汉人文与艺术学院 作者:“重温经典文学”

弘扬人文精神,传承文学遗产。为了体悟各地文学作品的时代之风与历史精粹,增强对我国优秀历史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近日,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重温经典实践团通过探索各地优秀文学遗产,展现成员不同地域文化特色,在各地开展了为期17天的暑假社会实践活动。

千年的草堂,千年的敬仰,来杜甫草堂亲自感受诗中的意境,世间只有一个诗圣,带着朝圣的心情千里迢迢祭拜杜甫,实践团成员江慧钰同学于8月16日探访杜甫草堂,实地感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情怀。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坐落于成都市西门外的浣花溪畔,草堂完整保留着清代嘉庆重建时的格局,园林是非常独特的“混合式”中国古典园林。这里曾是唐代大诗人杜甫为躲避“安史之乱”在成都的故居。杜甫为了躲避安史之乱,带着一家人,从陇右(甘肃南部)来到成都,在好友严武的帮助下,在成都浣花溪畔修了茅屋居住。

杜甫在这里居住了四年,并创作了240余首诗歌。除《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类为大众所知的作品外,还有《蜀相》、《春夜喜雨》、《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江畔独步寻花·其六》等名篇。而在杜甫离开成都之后,草堂便被倾毁了。我们现今看到的草堂,是五代前蜀时由诗人韦庄重新修葺的,后草堂屡次经历战火,现有的建筑大都为明清时期所兴建。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步入草堂,古朴典雅的亭台与闲寂幽深的草色湖光映入眼帘,从大雅堂到茅屋,从大廨到诗史堂,每处景色都各具特色,又细致地重现了诗人故居的田园风貌,营造出浓厚的诗意氛围。置身其中,历史的厚重感与诗趣扑面而来,诗人对于时代与个人命运的起伏与新衰感慨为此处又添一份人文意趣,令成员们更深地体悟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文学精髓。

通过此次文学考察,经典文学作品中蕴涵的诗意与美感被细致展现在团队成员面前,为大家提供了一个深入探索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契机。不仅加强了我们对杜甫与诗歌文化的理解与传承,同时这种将经典文学作品与真正的实际场景相联系的思路也为课堂之外的教育提供了更多途径,有利于激发社会大众对丰富文化底蕴的挖掘与传承。

编辑:江慧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351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7月23日队长团邓颖欣心得

7月23日心得“一寸光阴一寸金/老师说过寸金难买寸光阴/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迷迷糊糊的童年”这是《童年》里的一段歌词,也是后天我们文艺汇演的一个表演节目。我觉得很荣幸,能够出现在……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后勤组陈嘉雯心得

三下乡心得7月23日早上,为了让孩子们更清楚的了解五星红旗的情况,飞粤社会实践队在7月23日开展了“五星红旗的美术课”,结合孩子们的兴趣,通过画国旗来加深他们对国旗的了解,并加强培……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阮驭锦心得(1).doc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三下乡已经到了倒数第二天,今天更是已经上完课最后一堂课。他们依然如此调皮捣蛋,但是这就是孩子的天性,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守护他们,让他们健康快乐成长。路走……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郑剑鑫心得

心得体会7月23日星期二,今日是飞粤实践队第九日三下乡,深入乡村支教,体会基层社会。今日是最后一日开课,孩子的热情依然宛如骄阳。去乡村支教,一直都是我渴望体验的事情。环境的艰辛……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队长团崔子怡心得

7月23日,副队长崔子怡又是打杂的一天,上午和美术傅老师一起给孩子们画了一些小人物,然后把孩子们的画剪下来,贴在了好看的只纸盘子上,还给他们写了寄语,因为怕孩子们开了学,收不回……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李秋漫心得

短短支教生活将要结束,今天已是7月23号,是我们支教组结课的一天。明天就是我们期待已久的趣味运动。今天是最特殊的日子,小朋友们今天也格外的认真。他们可能知道这是我们最后一天给他……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支教组何丽曼心得

匆匆忙忙,到了支教的第九天了。我依然清晰的记得大巴车第一次开进芷寮村时,被这条村的富有震撼到;清晰的记得第一次看到芷寮小学,那时的我,惊叹于它的设备齐全,简直比我家乡镇上的……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7月23日新宣组钟琪琪心得

时间飞快流逝,转眼间,我们“飞粤”实践队来芷寮小学的三下乡暑期支教活动已经过去了九天。今天,是我们给这里的学生上的最后一天课。明天是趣味运动会和文艺汇演彩排,后天文艺汇演结…… 默默 岭南师范学院飞粤实践队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青春暖夕阳,大学生养老院社会实践故事

青春暖夕阳为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28实践团”7名学生志愿者于2025年2月1号-2025年2月6号…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大连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辽宁省大连市

红色基因,薪火相传党的二十大及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是我们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为了深入贯彻和落实这…

舞动东方芭蕾,青春续写灯韵——安财学子解码花鼓灯非遗传承密码

花鼓灯作为淮河流域孕育的传统民间舞蹈,因兼具灵动舞姿与深厚底蕴,素有“东方芭蕾”之誉。这一艺术形式历经百年传承,始终…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最新发布

同仇敌忾
红星闪闪实践队队员们在参观台儿庄战役纪念馆过程中,在队长的指引下,共同回忆了台儿庄战役:八十五年前,中国军队在台儿庄以牺牲三万将士的代价取得了震惊中外的台儿庄大战的胜利,是自卢沟桥事变之后,中…
新时代乡村教育现状及发展路径探究 ——学习“振华精神”,延续思想脉搏
新时代乡村教育现状及发展路径探究——学习“振华精神”,延续思想脉搏摘要:党的十八大确立了教育的优先发展战略地位,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农村教育成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步骤。教育是全国的…
“科创赋能促发展,青春奋进展担当”暑期社会实践感悟
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高校课堂教育的有益补充,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接触社会,进一步认识国情,加强爱国主义建设,弘扬民族精神和文化。社会实践是引导我们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支教花开颍上
中国青年网阜阳7月17日电(通讯员王杰敏)为使广大同学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服务奉献于社会,推动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多方面教育,提高自身能力,为社会做出贡献。酷暑的七月,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
安徽师大学子三下乡:用爱助成长
中国青年网阜阳7月17日电(通讯员王杰敏)用知识拨开风浪,让梦想乘风飞扬。连日来,安徽师范大学本科生助学成才家园筑梦实践队走进颍上县六十铺镇中心学校开展开展暑期爱心支教活动,以志愿之心、筑青春之梦…
教育助农:广陵学子走进头桥镇,促进农村教育人培养
党的二十大强调了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性。其中包括加大投入力度,改善卫生、食堂等基础设施条件,提高农村学校教师队伍素质,确保农村学生享受到公平、优质的教育资源。党的二十大强调了乡村人才培养的重…
重温经典文学,传承人文精神 ——读《避暑山庄》,忆盛世荣光
一座山庄,半部清史。避暑山庄坐落在“承天地皇恩之德泽,集九州山川之秀美”的承德。炎炎夏日,暑期实践也如期将至,来自中国矿业大学人文与艺术学院的“重温经典实践团”也开始了社会实践。而我作为实践团…
新时代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现状及发展路径探究 ————-以沂南县燕崖镇为例
新时代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现状及发展路径探究————-以沂南县燕崖镇为例摘要:胸怀千秋伟业,恰是百年风华。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
武汉学子三下乡:山遥水阔,因你成歌-结课仪式
大学生网报仙桃8月2日电(通讯员张雯)夏以至此日渐高,人生至此须情深。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赴仙桃市“麦田守望者”志愿服务队于8月31日在仙桃市村剅河镇范关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开展了结课仪式。两方教室里,纸…
保护运河文化遗址,青年人在行动
“运河通,朝代兴;运河断,朝代亡。”扬州是一座与大运河血脉相连的城市,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扬州考察调研时指出:“千百年来,运河滋养两岸城市和人民,是运河两岸人民的致富河、幸福河。”2023年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