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科技助力猕猴桃产业,乡村振兴创新篇章

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国际商学院 作者:刘秦韬

中国青年网成都7月8日电(通讯员 李蔚坤)7月1日至7月5日,西南财经大学暑假三下乡“天赐猕源”实践队在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玉堂镇,开展为期5天的“寻猕源馥郁,谱裕民新章”主题实践活动。实践队深入田野,采访猕猴桃协会唐主任、申主任,玉堂镇猕猴桃基地余主任和当地农户,了解猕猴桃产业如何利用数字技术使乡村振兴更上一层楼。

特色猕猴桃——都江堰乡村振兴的“密码”

步入种植园“鲜果寨”,园区内一颗颗饱满的猕猴桃挂在枝头,琳琅满目,果香扑鼻。“都江堰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源远流长的历史和家喻户晓的品牌度是都江堰猕猴桃取得成功的三大支柱。”申主任向成员们介绍都江堰猕猴桃成为“好果”和“名果”的关键因素。

据了解,都江堰猕猴桃之所以具有晶莹剔透、香甜可口的特点,离不开都江堰适宜的气候、纯净的农田环境和充足的水源。追溯都江堰猕猴桃种植史,古有“诗圣”杜甫称赞猕猴桃酒:山瓶乳酒下青城,气味浓香幸见分;今从1981年都江堰在全国范围内率先人工栽培猕猴桃到当下万亩猕猴桃田野,其逐步形成了三大地标: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全国互联网地标产品,打响了都江堰猕猴桃品牌。“都江堰猕猴桃产业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将进一步打造品牌,匠心培育,把猕猴桃产业做大做强。”申主任对未来都江堰猕猴桃产业的发展充满信心。

图为实践队成员采访都江堰猕猴桃协会申主任。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雷颖茜 摄

数字化技术——猕猴桃产销背后的“隐形英雄”

都江堰猕猴鲜果产量高达4万余吨,拥有种植基地10万余亩,年出口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达5千余吨。巨大数字的背后,科技的力量不可小觑。

步入猕猴桃种植园,随处可见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种植棚内可见电子屏显示当日湿度、温度、光照强度和风速等信息,据了解,通过智能化农业管理系统,农民能够实时监测影响猕猴桃种植的关键因素,从而合理调节灌溉和施肥,提高猕猴桃产量和品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猕猴桃的生长环境和生产过程得到精准监控,农民能够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减少损失。

实践队来到包装厂,猕猴桃自动分拣线映入眼帘。“从播种到收获,猕猴桃的生长离不开数字技术的帮助,特别是在猕猴桃包装和运输阶段。数字化技术为猕猴桃的包装和运输提供了更高效、更精确的解决方案,确保产品的新鲜度和安全性。”唐主任指着机器向实践队成员们介绍,“只需调节相应参数,不同重量的猕猴桃就能分类到对应的篮框里。”

实践队在唐主任的带领下参观了某电商代表农户,其内设备齐全,工作人员经验丰富。“从以前的被动的等待收购,到现在主动的平台直播带货,电商极大地推动了猕猴桃产销模式的发展。”唐主任解释道,“电商平台不仅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销售渠道,消费者可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购买猕猴桃,也提供了丰富的营销手段,通过大数据精准推广和个性化营销,都江堰猕猴桃知名度和销量大大提升。”

图为猕猴桃种植园的智能监控屏。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汪早 摄

图为包装厂内的猕猴桃自动分拣机。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雷颖茜 摄

政府扶持——猕猴桃丰收的“好帮手”

余主任带领实践队参观猕猴桃种植园,时临猕猴桃成熟季节,果园内猕猴桃种植户正为猕猴桃浇水、套袋,一派繁忙。据悉,近年来,猕猴桃深受病虫害影响,品质和产量下降,都江堰猕猴桃产业发展受到了制约。“幸亏政府及时发现问题,在田野间搭起科研平台,成立科研小院,都江堰猕猴桃病害防护能力得到极大提升,农户脸上的愁容也渐渐转变成为了笑容。”

“政府好呀!社长负责呀!”当被问及政府对都江堰猕猴桃产业的扶持效果如何时,农户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道。都江堰市政府积极投入到乡村振兴当中,弘扬工匠精神,引领都江堰猕猴桃产业再上新台阶,越来越多的农民勤劳致富。

图为实践队成员采访猕猴桃种植户。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雷颖茜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377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溯源问道,传承创新

为庆祝曲阜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师德师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此,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走进坐落于济宁市曲阜师范大…… 张恒瑜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以文化之魂,铸创新之基

为探寻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激发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创新思考,2025年1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来到了济宁市曲阜市孔子博物馆进行参观学习,了…… 张恒瑜 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 情系曲园人”校友会实践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楷”启木雕盛会 “刻”绘传承新篇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1月19日电(通讯员张欣)为进一步推动曲阜楷木雕刻文化在新时代的传播、交流与创新发展,激发民众的传承…

溯源问道,传承创新

为庆祝曲阜师范大学建校70周年,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师德师风,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为此,曲阜师范大学“七秩…

以问卷之力 展开楷木雕刻调研之旅

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1月19日电(通讯员张欣)。为全面了解楷木雕刻这一传统技艺的传承现状、认知程度、发展困境及其它相关信…

以文化之魂,铸创新之基

为探寻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激发当代青年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创新思考,2025年1月11日,曲阜师范大学“七秩师大路,情系曲园人…

中国教师博物馆:师道传承的精神家园

中国教师博物馆,作为我国唯一以教师文化为主题的国家级博物馆,承载着教育的厚重历史与崇高使命。博物馆以“民族文化记忆、…

最新发布

重人科学子三下乡:“走近牌坊村,寻找遇乡村”
(通讯员黄议月徐红利)夕阳红晕,夹杂着青草和稻田的气息,此起彼伏的蛙声,玉米叶下的光影映衬此行队员的身影,旗帜在风中,少年在路上,聚焦国情感受时代脉搏,走到乡村小路上,更加体会淳朴的气息,为深…
滁州学院学子:掬爱同尘拾香满衣——志愿服务调查计划
依托拟推校级大学生创新立项及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平台,开展滁州市的实践调研,深入调查滁州市青年志愿服务意愿,全面了解该地区志愿服务发展现状。实地了解情况和本地志愿服务状况,总结安徽省青年对于本省…
湖北学子三下乡:以史为引,共筑民族希望
为了激发小朋友对历史的兴趣,让小朋友了解到更多世界历史知识,提高小朋友的民族自豪和文化自信,湖北第二师范学院星野志愿服务队赴鄂州市花园小区第四教学小组组织了趣味历史的教学活动。志愿者们通过对历…
山科三下乡:寻脉非遗实践感悟
“非遗藏穴龙山宝,寻脉传承黛黑陶”暑期三下乡实践感悟:时间的如椽巨笔,绘写了雄浑壮美的文化篇章。这次,我们相约盛夏,相约在中国龙山——黑陶的起源地,青年一辈,将在新时代传承非遗文化,讲好新时代…
安徽学子三下乡:踏青阳宝地,看乡村振新
大学生网报六安8月20日电(通讯员王康伟)乡村振新一直是党强调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乡村振新,推动乡村经济发展,促成民众幸福感。7月11日至7月15日,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赴青阳实践”团队…
滁州学院学子:掬爱同尘拾香满衣——志愿服务调查
(2023年6月20号)在做了充分的分析与策划的基础上我们提前前往了我们的实践地点,熟悉当地的交通、基础设施及志愿服务情况,为正式实践活动做好前期工作,以减少实践活动中突发状况的发生。通过问卷调查和采…
炎炎夏日,二师学子为爱出发
咸宁8月19号电(通讯员严宏洋)关爱留守儿童,从来都不只是一句口号。为帮助农村孩童健康快乐成长,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蓓蕾”志愿服务队赴往湖北省咸宁市通城县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支教活动,守护…
学习池州传统文化
暑期我们前往安徽省的池州市青阳县的酉华镇进行暑期社会实践。池州的文化丰富,吸引到我。比如说,池州傩戏是一种古老的地方戏曲剧种,被誉为戏曲活化石。以其古朴淳厚的魅力打动人心。还有青阳折扇,又称“…
讲述红色故事,延续红色血脉
为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
留守儿童帮扶hz
留守儿童一对--帮扶方案2一、指导思想为了树立留守儿童自强自立的精神,激励留守儿童不畏困难,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我校将把帮扶活动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