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2日安徽工业大学“多彩贵州”专项“皖子黔红”实践队举行“长征徒步”沿赤水河10km重走长征路活动,挖掘赤水河的红色故事以及长征精神,深入探索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时期的伟大成就,深刻学习党的历史。
8月12日,调研小队到达赤水河。89年前中国工农红军就是在这里开始长征壮举,擎起了熊熊的革命火炬,一直在世人的心目中炽烈地燃烧着,随着历史的行进放射出更加耀眼的光芒,也一直吸引和召唤着后来人,许许多多的中国人、外国人,都曾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探寻红军的足迹和长征的精神。
小队先走过了一段山路,回望沿途曲折蜿蜒的山路,眺望眼前波涛起伏的竹林,一阵风吹过,竹林沙沙作响。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景,仿佛让人又回到了那个为民族存亡、国家命运奋起抗争的时光,感受到那段“四度赤水出奇兵”的峥嵘岁月。
图为馆前山路
随后小队成员们便来到了四渡赤水纪念馆的史料陈列厅学习,馆内还珍藏着革命时期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介绍了红军长征突围的全过程,记载了四渡赤水的丰功伟绩,给队员补上了一段历史知识。四渡赤水战役是世界战争史上以弱胜强、变被动为主动的运动战典范。通过纪念馆内的雕塑、油画、图片、文字、实物各种史料相结合,各种声、光、电等技术手段,生动再现了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及其战友率领中央红军3万余人四次飞渡赤水河,摆脱国民党40万大军围追堵截,实现战略转移伟大胜利的历史画面,诠释了毛泽东军事生涯的得意之笔。
图为馆内资料展示
之后便是下一个篇章,关于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重走长征路,是为了继承长征精神。
小队跟随同行的老师在路上采访了部分前来参观学习的游客,一名相同年级的大学生,是从福建出发重走长征路。老师问他,你知道福建也是长征出发地之一吗?他回答不知道。老师的回答让他震撼:“不知道也正常,因为从那里出发的红军基本都牺牲了。”队员们突然觉得迈出的每一步都很沉很沉。沿着赤水边,大多数宁化红军的牺牲地。这些年轻人,在那里哭了,因为长征。如果要罗列,重走长征路的人还有很多很多,上至花甲老人,下至青葱少年,他们的故事不尽相同,他们选择重走的理由也五花八门。可与中国人13亿多的庞大数目相比,重走者的数量又显得微不足道。但正是因为有他们这样的人,更多的人才在一次次疑问中渐渐发现:原来,80多年前那些翻山越岭的人,还在影响着这个时代,80多年后的人也有他们的崇山峻岭需要跨越。斗争,从未离去,长征,需要继续。
宽阔而略显浑浊的赤水河上横跨一座铁索桥,连接着两岸的1915广场和四渡赤水纪念园。这是为纪念当年红军四渡赤水而建,所以取名红军桥。因为桥栏上缀挂了很多红五星,人们又叫它红星桥。迈步在氤氲着水雾的红星桥上,回味着斯诺所说:“它过去是激动人心的,现在它仍会引起世界各国人民的钦佩和激情。”
图为红星桥
在小队调研完成总结后,小队人员表示沿途的文物保护的十分到位,不论是江边的自然风景还是史料陈列厅中从一开始的惊现带入到战后复盘的身临其境,都让人感触颇深。
长征,历史是表,精神是核。有人说,物质和精神的关系,好比一个人的血肉和灵魂。人不能没有血肉,也不能没有灵魂。国家也一样,大到住宅、道路,小到螺丝、锤子等物质是一个国家不可或缺的血肉,而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是一个国家的脊梁灵魂。今天的人们,无需再去啃树皮、吃野菜,无需再徒步两万五千里。但我们前进的道路上,依然是荆棘与鲜花并存。要前进,每一步都可能碰壁,每一步都可能流血。长征,往大了说,是一个民族的精神所在;往小了说,就是一个人决不向困难低头的气概。
回望长征路,不是重复过去,而是面对今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395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