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川渝校地共建 传承文化根脉

来源: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建筑与材料学院 作者:张家瑞 万庆

中国青年网重庆8月20日电(通讯员 张家瑞 万庆)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讲话重要精神,加强成渝联动,川渝两地共建社会实践基地,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建筑与材料学院与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共同组建了一支由5名指导老师,13名青年志愿者组成的“晨曦”青年志愿服务支队,奔赴四川省什邡市湔氐镇开展暑期“圆梦工程”社会实践活动。

签订三方合作协议,共助成渝经济圈。

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什邡校区党总支书记凌煜杰、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建筑与材料学院党总支副书记袁玉刚与什邡市文保所(博物馆)所长杨剑共同签订“川渝校地共建‘三下乡’”三方合作协议,三方将各自发挥优势,“校地”、“校校”资源贡献,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向纵深推进。三方的密切合作是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翠云廊古蜀道、三星堆博物馆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了解历史文化、传承优秀文化,让优质文化资源“活起来”“火起来”,在建设文化强国道路上不断贡献青春力量。今后三方将全方位、多形式、多专业进行交流沟通融合,共同携手传承历史,保护文物。

图为三方代表签订完成,进行握手

在三方协议签订完成后,杨馆长带领志愿服务团队观摩古建筑,从外至内,从古至今,为师生进行讲解。首先带领团队从古建筑的大门开始,将古建筑房屋命名的由来,背景故事娓娓道来。进入大门,满屋的古老文化,墙壁都刻满了壁画,杨馆长边走边讲,将每一个建筑的构造、由来为师生团队详细介绍。其中花蕊夫人的故事颇为精彩,花蕊夫人,自幼能文,尤其擅长写宫体词,共一百五十余首,“法云寺里中元节,又是官家降诞日”正是她的著作之一,这句诗为庆祝皇帝生日而作。今传《花蕊夫人宫词》一卷,收诗百首,有明黄鲁曾辑《编选四家宫词》、汲古阁刻《三家宫词》等等,清康熙刻《宋诗钞初集》,题《花蕊诗钞》一卷也在其中。不仅如此,还留下了“芙蓉之城”、“送子之神”典故。

图为杨馆长为“晨曦”青年志愿服务支队讲解花蕊夫人的故事

在实地参观中看文物、学文化,志愿者产生了许多问题,与文史学家杨馆长进行沟通交流。为何古建筑处了地震带还能屹立不倒存在这么久?地震以后古建筑的地基是否会受影响?古代建筑这么稳定是否能将现代建筑改用古代建筑的方式建造等许多疑惑,面对问题,杨馆长进行深入交流,答其所问,解其所惑。

在志愿者团队发挥专业优势,以古建筑保护为主题,与湔底中学师生进行深入交流,开展了一系列的古建筑保护活动。志愿者从古建筑的起源开始,讲述中国传统古建筑的故事。志愿者以现代科技与古建筑保护相结合,通过无人机测绘、VR技术等,让青少年从多种角度了解认识古建筑。

图为志愿者带领青少年通过VR与古建筑零接触

在学习传统文化——剪纸课程中,胡嶸钰老师带领志愿者们一起与青少年互动交流。在胡老师的示范指导下,剪纸在每一位青少年手中活了起来,师生互动制作的作品栩栩如生。完成自己的剪纸作品后,胡老师鼓励大家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讲述作品的内涵。在志愿者的带领下,湔氐中学的同学们一个接一个的敢于展现自己的作品,讲述出自己作品的意义。

图为志愿者带领青少年进行剪纸工艺

图为志愿者与青少年进行学习交流

志愿者们与青少年一起进行互动交流。志愿者代表徐海燕和万庆分享了自己的求学历程和大学生活,指导湔底中学青少年进行学业规划。交流过程中,湔底中学同学对志愿者和指导老师进行提问,师生一起对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茶艺至美,茶道支心。茶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文,志愿者邀请了茶艺大师柳潇潇为志愿者师生和湔底中学同学进行茶文化宣讲。柳潇潇老师为志愿者与青少年概述了茶文化的发展历史,带领志愿者和青少年一起感受茶文化的魅力。柳潇潇老师带领大家一起泡茶、品茶,与大家一起静下心来,耐心品茶、感受茶、学习茶。

图为柳潇潇老师与志愿者和青少年进行茶文化宣讲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王甜博士在龙居山房开展了一场古建筑保护专题讲座。王老师从古建筑的起源开始,化繁为简,从浅到深,将古建筑的理论与法式相结合,在古建筑的不同层面展现在志愿者与青少年眼前,其中最经典的就是木构架技术,在房屋建筑中,它的作用非常大,其优点具抗震性、隔热性、绝缘性等,缺点顾名思义,木怕火,也就是防火性能差。对于古建筑保护来说,更多的是文化的传承与延续。王老师还为青少年列举了多个朝代中不同房屋的构造形式,以及用材用料的不同,让青少年从多个角度欣赏、感受古建筑带来的独特的魅力。在老师的细致入微的阐释下,志愿者和青少年不仅体会到了古建筑的精神魅力、文化魅力,体会到古人非凡的智慧。

图为王甜老师为青少年进行古建筑宣讲

图为“晨曦”青年志愿服务支队和青少年合影留恋

本次“圆梦工程”社会实践活动,以服务青少年为目的,带领青少年了解中国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晨曦”青年志愿服务支队将持续开展古建保护和古建修复志愿服务,围绕古建历史文化、数字化建模、科普宣讲等内容,进一步开展主题多样,内容鲜明的活动。宣传好、发扬好、保护好中国传统古建筑,讲好中国故事,让更多人能走进古建、了解古建筑,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40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科大青岛社区居民生鲜调研团展开实践

2020年是特殊的一年,疫情影响之下,生鲜也成为了一类特殊产品。然而由于生鲜具有刚需特性,生鲜行业又会受到怎样的影响呢,生鲜行业又如何恢复活力继续发展,因此青岛科技大学线上对青岛…… 赵宜政、张培瑶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青科大青岛社区居民生鲜调研团问卷收集工作完成

为了充分调查青岛社区生鲜的消费情况,尽可能的全面了解目前社区生鲜现状。青岛科技大学线上对青岛社区生鲜消费调查分析与市场机会挖掘调研团对青岛社区设置抽样框,进行问卷调查。由目…… 张培瑶、赵宜政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青科大生鲜调研团取得初步成效

青岛科技大学线上对青岛社区居民生鲜消费的调查分析与市场机会挖掘调研团的各位成员由目前在青岛的两位成员获取线下的社区人群资源,通过线上发放问卷的方式,目前已经初见效果。截止到…… 赵宜政、张培瑶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青科大青岛社区居民生鲜消费调查—准备完善,开启征程

2020年8月9日早上九点,为了尽快展开调研活动,各位队员一大早就开始准备。在队长赵宜政的带领下,按照昨天会议的要求,为每一个队员分配了任务。他表示:想要在一周内达到问卷调查的要求…… 张培瑶 赵宜政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青科大青岛社区居民生鲜消费的调查分析与市场机会挖掘调研团今日启程

2019年中国生鲜市场交易规模达2.04万亿元,同比增长6.8%。生鲜消费存在刚需、高频特点,国内市场规模广阔且仍然保持增长。社区生鲜业态贴近社区,生鲜品类占比高,并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消费…… 赵宜政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悟村庄之型,传红色文化”调研团总结篇(六)

2019年7月,我们调研团在王玉英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以“悟村庄之型,传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炎暑时节,烈日当头酷暑难耐,但阻挡不了我们求索真知的心。我们冒着熊熊的烈…… 葛雁飞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悟村庄之型,传红色文化”调研团总结篇(五)

2019年7月,我们调研团在王玉英老师的带领下,参加了以“悟村庄之型,传红色文化”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虽然天气炎热,酷暑难耐,但我们还是顶着烈日出发去了临沂。上午经过一个小时…… 鹿淇翔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青岛科技大学“悟村庄之型,传红色文化”调研团感悟篇(四)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火热的七月,抵挡不住我们的脚步。从课堂到基层,从理论到实践,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六个来自不同专业的我们集合成一支队伍,我们走出象牙塔,深入农…… 聂天楚 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我院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开展首轮授课活动

(通讯员周新奕杨紫英文禾君)为提高师范生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实现从“模拟训练”迈向“真实讲台”的关键突破,4月3日,我…

湖南师大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赴长雅中学实习队开展第一次评课会

(通讯员李江容文禾君杨紫英)4月8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思政系赴长雅中学实习队于长雅中学行政楼四楼教师阅览室开展第…

山东女子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追“锋”行动,“益”起向未来

一、【活动主题】为构建和谐社会注入青春正能量,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山东女子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开展了“追“锋’行动,…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召开新一学期学生社团工作会议

为明确新学期社团工作目标,进一步提升社团管理水平与活动效能,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于3月12日中午在闽南科技学院创新创业学院…

闽南科技学院校青马工程召开培训会

为增强民族认同感与归属感,铸牢中华民族团结统一的思想基础,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最新发布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三下乡:实地考察,进入纪念馆一探究竟
中国青年网7月3日电(通讯员李子豪)2023年7月3日下午,星火燎原队武汉分队来到了二七纪念馆的大门口,不仅仅是为了祭奠先烈,更是为了真正的做到零距离的与历史厚重的文化接触。京汉铁路是旧中国重要的交通命…
安庆师大学子返家乡:深入乡村基层,挥洒青春汗水
乡村振兴进基层,青春聚力正当时。7月20日起,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意识形态工作体系构建,安庆师范大学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返回家乡开展了为期五天的暑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
华北理工大学学子三下乡:医路同行,爱满乡村
华理学子三下乡:医路同行,爱满乡村中国青年网唐山8月13日电(通讯员:王会韩梦雪刘名卓罗明泽):华北理工大学基础医学院“医路同行,爱满乡村”暑期社会实践团队为响应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号召,…
重外学子返家乡:返家乡看变化,下基层看发展
(通讯员杨斯砚)又到了一年播洒汗水、收获硕果的季节,大学生们收拾好行囊、反哺家乡、融入社会、扎根祖国的天南地北。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国际传媒学院的“乡约磨子·走进乡村看发展”实践调研团于2023年7月15日…
歙县:追溯传统的灯之韵——揭秘鱼灯非遗继承之旅
歙县:追溯传统的灯之韵——揭秘鱼灯非遗继承之旅8月10日,安徽理工大学人工智能学院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安徽省歙县,参观了当地一家名为”一盏鱼灯“的鱼灯鱼馆。这座鱼馆以其精致绝伦的鱼灯工艺而闻名,在此…
华北理工大学学子三下乡:何须千秋不老,但愿百病莫生
华北理工大学学子三下乡:何须千秋不老,但愿百病莫生中国青年网唐山8月13日电(通讯员王会罗明泽刘名卓韩梦雪)华北理工大学基础医学院“医路同行,爱满乡村”实践团于8月11日至8月13日走进了河北省唐山市王兰…
巢湖学院学子三下乡:医药科普进乡村,护航安康耀青春
为引导青年学生深入了解乡村发展状况、立足专业所学服务乡村振兴战略,提高老年人安全用药水平。7月7日上午,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实践团一行7人走进东兴村,以“用药科普暖民心,助力乡村振兴行”为主…
起地理之航,观世界之大
7.12日星野志愿服务队第五小队在樊口社区开展了趣味地理课程。带领学生一同体会地理知识中的乐趣,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拓宽学生地理知识面。课堂上同学们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课堂氛围十分活跃。课…
【薪火传承——探寻中医药发展与文化传播】薪火实践团益童成长队走进重庆开展中医趣味课堂
中医药文化是传统文化的瑰宝,为深入推进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让中医药文化在幼儿心中萌芽,培养幼儿对中医药文化的喜爱和认同感,将中医药知识融入幼儿健康科普工作中,2023年7月10日上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
探寻小岗村:三产融合引领乡村振兴之路
为探索三产对乡村振兴的影响,安徽财经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的“小岗梦想家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在安徽财经大学团委的的组织领导下,前往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围绕当地三产发展情况和乡村振兴事业发展进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