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二师学子三下乡: 感悟中共历史,传承先辈精神

来源: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建筑与材料工程学院 作者:陈明婷

2023年7月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匠心社会实践队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在探寻红色记忆的道路上。北山街44-49号,面朝西湖的一个安静小院,院内建筑中西合璧,内部曲径回廊、古木葱茏,留有吴昌硕等诸多历史文化名人的楹联匾额和吉祥图腾。这里是始建于1926年的菩提精舍,是杭州市第一批历史保护建筑,也是会所转型的典型,更是杭州广大党员群众“重温党史、不忘初心”的圣地。这里就是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在这里,千年的西湖美景、百年的历史建筑和中共杭州地方党史的独特韵味,三者交相辉映、绽放光彩。

踏进第一展厅,巨大的白色梦幻光纤灯从屋顶垂落,如同一块电影银幕,杭州90多年的重大历史事件经过投影后,一一显示。展陈由此开始,按照历史脉络和时间顺序,以道路、信念为主题,用故事说话、用实物说话。一张张照片、一块块展板、一件件实物,无不反映杭州人民在党的领导下,敢为人先,追求卓越,为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立下的功勋以及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90余年的艰辛历程。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烈士纪念馆内陈列的烈士遗物、珍贵图片、文献资料和模拟当时烈士们住过的监狱、刑室等令人无法想象的场景。通过观看理想信念、实事求是、求真务实、联系群众、廉洁从政等五个部分的革命先烈事迹,介绍了恽代英、邓中夏等一百多位烈士的英勇事迹。从一张张黑白的照片上我们看到了破碎的山河、家破人亡、妻离子散的老百姓和烈士坚定的眼神。仿佛让我们听到了同胞坚强的呐喊“还我山河、还我家园”,看到了烈士奋勇抗战的场面“硝烟弥漫,解放军正以排山倒海、不可阻挡之势,让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祖国大地上高高飘扬。”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静立在烈士们的遗像前,读着熟悉的诗,使我们深深地感到,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的来之不易。成千上万的中华优秀儿女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了新中国的诞生,抛头颅洒热血,在雨花台献出了宝贵年轻的生命,用鲜血书写了雨花台历史上最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篇章,奏响了一曲悲壮的革命先驱者之歌。

“我们党史馆是杭州红色资源宣传教育引领者。”党史馆书记、馆长柳竹慧对此尤为自豪,“它是杭州市红色场馆的牵头单位,是杭州市红色文化和红色藏品最完整最详细的孕育地、储存库,是杭州市唯一一处全面展示中共杭州地方党史的公益性场馆,是广大党员领导干部、青少年学生、市民群众接受红色教育的实践基地。”

正如党史馆留言簿里2019年5月19日的一条留言所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学到很多,收获很多,带着梦想与初心继续前行。”这应该是每一个参观者共同的感受,也是我们每个队员最深刻的感悟。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40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与启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社会实践之旅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色千里行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触历史之殇,探访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最新发布

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奋斗
“一朵鲜花衬托不出春天,百花争艳才能灿烂夺目”,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不仅仅靠的是祖国高速发展、蒸蒸日上,更依靠的是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奋斗。2023年7月7日,安徽工业大学“石榴籽”民族团结…
巢院学子三下乡——在汤沟镇,品当地红,传红色精神
中国青年网巢湖8月9日电(通讯员马超越)汤沟镇是一块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铭记光荣历史,发扬革命传统,是为了永葆先进本色,开创美好未来。在8月9日,新四军记忆追溯小队不畏夏日炎热来到了汤沟镇…
安徽大学寻迹绩溪实践队前往绩溪县汪氏宗祠进行实践
为深入了解绩溪县的红色文化,感悟绩溪县的红色历史韵味,7月23日,实践队来到了绩溪县伏岭镇德锦村村中央的汪氏宗祠。坐落在德锦村的德锦汪氏宗祠,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砖木结构,粉墙黛瓦,是典型徽派建筑,…
防治肺结核宣传:我们共同行动,守护健康未来
近年来,肺结核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公共卫生问题,特别是在一些欠发达地区。为了加强对肺结核的防治宣传,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在2023年7月西安培华学院青歌志愿服务队青年大学生积极响应号召,走进宝鸡市…
各族人民肩并肩,心连心
中国是个团结友爱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着爱的民族!而我很幸运的出生在这片土地,健康快乐的成长生活在这片辽土上。这片土地聚集的不仅仅是56个民族,汇聚的更是56种热情,56种希望,56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巍巍银屏功勋永著,光辉先烈英名长存
盛夏的正午,实践团来到了一处绿茵密布之地共享一片清凉。微风习习,暑期的燥热慢慢消散。路上偶有鸟鸣入耳,行人轻谈,气氛愈发静谧……十几分钟后,队员们驻足,终于到达了此次的目的地—银屏山。首先去参…
重庆三峡学院学子三下乡:宣扬红色文化、身临其境务农
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新时代的中国青年学生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与时代使命。为贯彻落实《关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的意见》文件精神,深入贯彻学史明理、学史增信…
湖北学子三下乡:品味诗歌之美
王湾作为唐代开元初年的北方诗人,一生中“尝往来吴楚间”,被江南清丽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这首《次北固山下》就是其中的一篇。这首五律最早见于…
安徽学子三下乡:民族团结一家亲
安徽学子三下乡:各族人民一家亲,民族精神代代传“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正如这首歌所说,从古至今,生活在中华大地的五十六个民族都是一家亲。中华民族能够创造现在的辉煌历…
助力乡村振兴,挥洒青春力量
响应政策号召,助力乡村振兴,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希望之星”志愿服务队积蓄青春力量,来到基层一线,赴京山市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建设“希望家园”,开办希望课堂,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的支持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