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如何让古老的非遗焕发新时代的光彩,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成为非遗传承和发展的重要任务。8月7日,重庆人文科技学院“榕叶满庭”非遗文化传承与创新社会实践团前往福州市晋安区西园村,开展了调研参观福州软木画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其发展历程及传承创新。
图为 西园软木画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 供图:曾诗怡
位于软木画发源地福州市西园村一座600多平方米软木画“冰工厂” 福州西园软木画展示馆,已经成为了福州软木画传承、生产、创作、培训基地。
软木画代表性传承人陈君锟提到软木画是西园的产业,创始人是吴启棋。软木画起源于1914年,福建巡按使许世英从国外带回一张木质贺年卡片,福州木雕技师吴启棋等人受其启发,将栓树皮削成薄片,按传统中国画的构图和造型方式,以刀代笔,雕出颇具中式审美韵味的花草树木、亭台楼阁等,再将这些元素按中国园林的造景方式粘贴起来,软木画由此产生。经过西园软木画简史的学习,实践团成员们对软木画的发源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图为 西园软木画简史 供图:袁秋霖
福州软木画问世起至今超过百年历史。20世纪三十年代,软木画逐步从短小简易的平面卡片发展到多层次的讲究透视的大小不同的半立体挂框;到了六十年代,福州市木画行业老艺人们,创作出结构严谨、空间感强、前后观赏的立体插屏,开拓了又一个木画艺术新天地;到了八十年代,软木画就一跃而上,成为世界瞩目的工艺品之一;然而九十年代,各地县木画厂也相继倒闭,木画从业人员下岗择业。健在的名艺人许多都已是七老八十的高龄老者,木画的技艺传承出现了严重的人才断层。红极一时的手工艺精品软木画,短短十年间,衰败到濒临绝迹的地步;2014年,西园村仍从事软木画手艺的人家不足5家;软木画的盛极而终,缘于上世纪70年代西园村人对软木画工艺的二次革新。
图为 半立体式软木画作品 供图:吴梦瑶
软木画历经百年沧桑,从小纸片华丽转身为精美的摆件。陈君锟向实践团成员们介绍了软木画百年的蜕变,而早期软木画与生活相契合,可以是首饰盒、果盒、相框的装饰。在现代以青年喜闻乐见的方式发展,致力于迎合年轻人的需要,吸引更多年轻人的兴趣,未来他们也更愿意去传承与发展。
浓郁的书卷气,是福建传统手工艺的特色之一,尽显闽地造物独特的文人审美风尚。软木画的历史悠久,工艺复杂,巨幅软木画制作工序繁复,工时冗长。在了解软木画发展历程后,实践团队员深入工作室观摩软木画的制作过程,感悟每一件精美软木画作品背后付出的努力。
图为 软木画树枝制作过程 供图:周雨歆
在陈君锟老师的讲解下,实践团成员们得知软木画于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18年5月,软木画入选第一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2019年11月,软木画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实属在兴衰交替中,濒危的技艺终于重绽光彩。
图为 西园软木画作品所获得的奖项 供图:康俊豪
方寸软木画,虽只反映锦绣山河中的一朵浪花,却可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工艺之精美、镂刻之巧妙……其传承者们正用无悔的执着与付出,向我们讲述着这门技艺的起起落落和百年坚守,更展现新时代软木画的传承与新生。通过软木画传承人陈君锟对软木画历史沿承、传承创新的详细介绍,实践团成员深刻感受了福州非物质文化遗产软木画的独特魅力,更想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无限的青春力量。
供稿人:尹立芸 田琳琳 李湘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42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