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山东大学法学院工业遗产保护团队之探访“合柴1972”工业遗址

来源:山东大学法学院 作者:孙家宜

山东大学法学院工业遗产保护团队之探访“合柴1972”工业遗址

在这次的社会实践中,徐光照同学代表我们团队探访了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合柴1972”工业遗产,了解到了该工业遗产背后所蕴含的故事。

“合柴1972”是全国第一个由监狱改造成的文创园,这个以红色砖墙、老监狱楼房等组合的艺术文旅街区,就处在周围林立的高楼群中,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进入街区的大门到街区内,红砖重墙之间老楼林立,“监狱风云”的场景仍然可以从建筑群中感受到。除了监狱,这里还曾是合肥的二轮窑厂监狱附属柴油机厂,也因此这个街区在拥有特定气息的同时,还拥有着工业风的特点。

“合柴1972”的名字,很多人不解其意。其实合柴是”合肥柴油机厂”的简称,“合柴1972”位于合肥市包河区、政务区、经开区3区交界处,是一所由合肥监狱旧址改造的文创园,是一处由合肥市精心打造的供市民休闲娱乐的旅游景点。

通过这次探访,我们也了解到了这个工业遗产背后的历史。上个世纪六十年代,这里是肥西县的一座轮窑厂,据说合肥的第一块砖就是在此烧制而成;1964年,合肥监狱搬迁到这里,由于当时窑场经济效益不好,1969年监狱开始试验柴油机制造,第一台1105型号柴油机在这里试验成功。于是便在这里扩建柴油机厂,当时,柴油机厂厂房的设计和建造全都由服刑人员完成,1972合肥柴油机厂正式成立,此后,合肥柴油机厂成为机械工业部生产135型柴油机6个定点厂家之一,产品销往全国多个省市和美国、朝鲜、巴基斯坦等20多个国家,被省政府授予“出口创汇先进单位”。时光飞逝如白驹过隙,转眼半个世纪过去了,2018年,合肥柴油机厂整体从这里搬迁,如何让这片曾经承载合肥记忆的街区焕发新的生机?2019年,合肥市文旅部门决定利用合肥柴油机厂旧址规划建设“合柴1972”工业记忆小镇。经过数十位国内文化旅游界及设计领域知名专家学者的精心设计,一座融人文历史和现代生活为一体的“合柴1972”便诞生了。“合柴1972”这个名称便由此而来。

于繁华里始荒芜,于荒芜处始重生。合柴1972,是一代人的记忆,是城市发展的见证;从昔日的监狱到如今的网红打卡地,有着太多太多的故事,带给人全新的参观体验。它在留住城市历史的同时,又延续了城市的未来。开园两年多以来,合柴1972已经成为合肥这座城市的一张文化名片。

徐光照同学说,通过这次对“合柴1972”工业遗产的探访,他感受到了历史的传承,他认为:城市历史应该是循序渐进,代际传承的,要有不同时代的建筑人文气息,以及隐藏其间的人文人物和历史事迹脉络,它们是活着的流动者的地方志。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们也感受到:文化与经济从来不是对立关系,本质上没有矛盾冲突,把文化保护好,发展好,还能促进商业经济与城市品牌的提升。一个好的城市应该是既有繁华也有历史,文化让人去探寻的,而不是到处拆旧建新,把城市发展和地方文化对立起来,认为地方文化会妨碍城市发展,而“合柴1972”,则向我们彰显了文化和经济的有效交融。

撰稿|张舒媛

图片|徐光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63436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法”韵南国伴古迹:武大学子赴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时光的长卷中,文物古迹如同无声的史官,铭刻着岁月的厚重与辉煌。它们是民族记忆的载体,也是文化传承的桥梁。然而,在现代化浪潮的冲击下,这些文化瑰宝正遭受前所未有的考验,保护…… 李彦卿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韵北国护古迹:武大学子赴北方多省开展社会实践

在华夏广袤的大地上,文物古迹宛如散落在历史长河中的明珠,它们承载着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兴衰变迁。然而,在现代化建设的浪潮中,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着诸多难题。自新《文…… 邓春林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护遗迹传薪火:武大学子赴17省37市113处文物保护单位开展社会实践

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可移动文物作为文明的瑰宝,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们不仅是历史的忠实见证者,更是连接过去与未来,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桥梁。随着时代的快…… 张婧妍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法” 韵江城护古迹:武大学子探寻革命文物保护新途纪行

在历史的长河中,文物古迹是文明的忠实见证者,凝聚着岁月的深沉印记。它们承载着民族的集体记忆,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沧桑。然而,在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中,不可移动文物面临着诸多挑战…… 赵晓玲、王子希、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山东省多市开展社会实践

2025年1月10日至1月13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前往山东省多市开展了为期4天的实践调研。调研期间,队员们在济南市文物保护利用中心、淄博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淄…… 张景博 张盛伦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武汉大学“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赴湖南省茶陵县多处不可移动文物保

2025年1月15日至1月17日,武汉大学法学院“法护古迹,盾守文明”实践队聚焦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工作,前往湖南省茶陵县开展了为期三天的实践调研。期间,队员们跟随茶陵县文旅局工作人员实地考…… 黄婧怡 武汉大学法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

邢台市博物馆举办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助力当地文化宣传

2025年1月10日至1月21日,邢台市博物馆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工作人员——刚刚返回家乡的大学生们,他们利用寒假时间参加了“返家乡…

通大杏林学子:金香盈盛地,桔韵助农忙

近年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号角在华夏大地全面吹响,广西融安县依托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将金桔产业作为乡村振兴的主导产…

“百千万工程” 新传华韵突击队:深耕连山福堂,点亮壮瑶文化传承之光

2月13日至2月16日,华南师范大学“百千万工程”突击队之新传华韵队伍,在清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福堂镇开展了为期四天的实践活…

创新领航,数智赋能

在数字化转型加速与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数智化财务成为会计学、财务管理领域的前沿探索方向。为促进高校人才培…

最新发布

民族团结之花在人间飘荡
中国是个团结友爱的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着爱的民族!而我很幸运的出生在这片土地,健康快乐的成长生活在这片辽土上。这片土地聚集的不仅仅是56个民族,汇聚的更是56种热情,56种希望,56颗炽热的爱国之心…
山管学子三下乡:走进乡土深处,助力乡村助兴
为了响应“乡村振兴”战略,为助力大城市边缘地带建设、促进城乡发展协调、增强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提供专属于大学生的力量。为了进一步提升乡村环境质量,增加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2023年8月15日至8月2…
田间寻,乡村富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当地乡村振兴事业发展,了解现阶段乡村发展现状,推动乡村人才振兴,2023年7月21日,曲阜师范大学“隐入尘烟”社会实践队前往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走进乡村发现新的乡村发展策…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心系民生谋福祉,情系水利送甘霖”暑期社会实践队:助力教育 点亮未来
本次乡村支教社会实践活动是由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水资源学院在学校的指导下组织,旨在提高支教地区教育水平,改善乡村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条件。志愿者们于7月14日抵达目的地,开始了支教工作。在教学活动开始…
安徽学子三下乡:探访内蒙古二龙什台国家森林公园——大自然的宝库
我们团队有幸参观了内蒙古的二龙什台国家森林公园,这个拥有4万多亩面积的自然宝地。在这里,我目睹了山峰林立、草木茂密的壮丽景色,感受到了夏天的凉爽气候。二龙什台国家森林公园被誉为树的海洋、药的宝…
探索长沙潮宗街:一段穿越历史的旅程
7月5日下午两点,实践团抵达长沙。在安顿好各自的行囊后,团队成员们起身前往潮宗街历史文化街区。潮宗街历史文化街区位于长沙市岳麓区,是一个保存完好的古老街区。在这里,团队成员们感受到了浓郁的湖湘文…
乡村施梦见微光,新烟响起燃今夏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感悟乡村振兴政策在当代农村的落实情况和发展成果,将大学生同祖国发展紧密相连,2023年7月21日,曲阜师范大学“隐入尘烟”社会实践队前往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区韩家窝村,从青年…
安徽学子三下乡:参观二龙什台国家森林公园心得体会
二龙什台国家森林公园是一个山峰林立、草木茂密的公园。在夏天,这里绿树成荫,泉水清冽,气候凉爽。公园占地面积超过4万亩,是树木的海洋、药物的宝库和动物的乐园。公园内生长着许多珍贵的树种,如云杉、…
预调研,启动! ——关注生活与医疗政策,聚焦老人和青壮年群体
问卷探寻需求,预调研启动安徽师范大学“情系桑梓筑梦振兴”赴太湖田野文化调研团队于2023年6月29日在徐佳老师的调研培训后顺利展开第一次预调研活动。调研团队以填写问卷的方式,在安徽师范大学花津校区附近…
城与山海相拥,与你“乡约艺夏”
在乡村振兴的战略的大趋势下,要随时跟进党的脚步,上山色峪这个社区致力于发展经济建设,文旅建设齐促进,与时俱进,人民生活蒸蒸日上,村庄的精神面貌体现在每个人的笑容上。实践团到达村庄后,与当地负责…